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桂自古以来是广西的文化之邦,享有“状元县”、“将军县”、“冠军县”的美誉。在中国古代广西籍的10位状元中,临桂人占了5位。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广西人在中央政府中任职最高的陈宏谋和李宗仕均是临桂人。自唐朝至民国初,临桂人著述结集出版的达200种,居广西之首位。临桂人聪明勤劳,开拓进取,敢于争先。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年代,临桂县先后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结合参加编修两届《广西通志.邮电志》的实践与体会,认为提高新方志编纂质量的较好的途径是:1.加强方志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用以指导修志。2.强化志书是综合性著述的观念,用综合性著述方法开展修志。3.领导审稿、修志业务主管部门审稿和修志人员三者有效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3.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地方志办公室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主动作为、开拓奋进、改革创新,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高质量完成《临桂县志(1991—2012)》编纂出版任务,并着手为新一轮修志工作做准备。实践表明,要做好新方志的编纂工作,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主动作为的意识;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破除千志一面的格局,树立地方特色意识;破解人才培养的难题,树立队伍建设意识;破除临时抱佛脚的习惯,树立用功于经常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县级第二轮志书编修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与首轮修志相比,无论在资金方面,还是经验方面都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在资料搜集、内容编纂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解决修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修志工作者应当摆脱首轮修志的影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设计第二轮志书篇目,要用新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志书的质量,力争编纂精品佳志.  相似文献   

5.
<正>志书的成败是质量,质量的优劣在于人。修志管理与修志实践告诉我们,人员素质是志书质量的保障,提高志书质量首先要提升修志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史志研究和修志实践中,方志业务班子的整体素质建设和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用科学发展理念看,提升素质的切入点主要在培养基本素质、修炼基本技能、打造修志环境三方面。一、培养修志人员的基本素质1.志德。志德是修志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董一博说:"志德就是忠于事实、忠于历史的史德。"章学诚认为志德  相似文献   

6.
一清代广西临桂陈氏家族和陈继昌生平简介 讲到桂学,离不开对清代以临桂为中心的一批学人的述的研究;而清代临桂的学术,又离不开对当时临桂声名最显赫,在全国具有极大影响的横山陈氏家族的学术和思想的研究。陈继昌就是临桂横山陈氏家族当中做出显成绩的最后一人。  相似文献   

7.
修志要不要用志,怎样利用志书为现实服务,这是志书编纂人员和领导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坚持修志要用志,使各类志书尽早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所修志书的性质、意义和功能决定的,是修志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修志人员的用志意识和领导者素质的体现.如果修志忽视应用,或者领导人不注意利用志书资料,那么所修的志书只能存史备查.成为“死”档案,起不到资政服务的现实效果.《图强林业局志》编志用志的实践探索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2003年4月全面启动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之后,能否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完成修志任务的关键一年.而能否顺利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关键在于能否保证志书质量.因此,把2006年确定为全省修志工作质量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9.
提高军事志质量,是全军各级修志部门和全体修志人员普遍关注并努力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开展的第二轮修志工作中,大部分地市以上单位的军事志编纂工作,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长编进入编写初稿阶段.  相似文献   

10.
1997年5月19日,中共临佳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桂林金桂饭店举行《临桂县志》首发式。参加首发式的来宾有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原广西通志馆馆长沈光位,桂林市人大副主任、原中共临桂县委书记王林,桂林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李文杰,原中共临桂县委书记、原桂林地区行署副  相似文献   

11.
新编《呼兰县志》业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现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并得到各界的较高评价.回顾《呼兰县志》的编纂过程和取得的点滴成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方面是领导重视.地方志在历史上被称为“官书”、“政书”,历来都是由地方官主持编修的,本届修志也是如此.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与否?往往关系到修志的成败.呼兰的修志机构,自1980年春成立以来,尽管走了一些弯路,却一直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虽然县委书记换了4位,县长换了3位,但对修志工作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为了推动全县的修志工作,县委常委和县志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修志工作的落实情况和编纂情况,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全县各部委办局和乡镇要把修志工作纳入工作日程.1984年县委副书记孙茂山从县编委争取到编制,把县志办原临时借调的人员变成正式工作人员,从而稳定了人心.孙副书记还到各单位挖掘人才,并推荐了公平正直,既能埋头苦干,又有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的修志工作已进行十多年了.当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即将完成之际,省志编委会提出,各修志单位应对所编纂的志书进行自查和互查,在此基础上从各方面认真总结修志经验、教训,并提出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索,以提高修志战线的认识水平,促进今后的修志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资料的搜集是编纂志书的基础.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前要对已有的资料进行考订,加强管理,发挥资料的作用.第二轮修志的另一个基础是编辑资料专题、图片集和乡镇场志及年鉴.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知识渊博,秉笔真书,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为历代史学工作者敬佩.本文对现代修志工作者要以司马迁为榜样,如何提高修志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几点体会,以适应现代修志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志书重修是由方志的特征和属性决定的,它是我国修志的传统形式,是一地志书再修时采用的方式之一.重修的志书是对前志的升华和提高,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并且便于读者使用.第二轮修志应继承这种传统的修志形式,提倡和鼓励志书重修.  相似文献   

16.
三、充分认识续修模式在修志中的地位 从近几年方志界的争论可以看出,关键的问题不单是修志的几种模式和相关的概念如何确定,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各种模式的地位和选择修志模式的问题.由于创修只有一次,所以如同余绍宋、刘盼遂等学者分析过的那样,修志模式的选择主要还是对续修、重修两种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杨军仕 《沧桑》2015,(2):110-114
明代地方修志大多需要聘请修志人员、安排修志场所、提供日常饮食、购置纸张笔墨和志书印制材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修志费用。明代修志费用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其次为地方官员和士绅捐俸捐资。修志经费短缺是历代修志遇到的一个难题,明代解决经费困难的模式尤其是官员阶层和乡贤名士捐俸捐资,折射出当时统治者阶层和知识阶层的浓厚修志意识和浓郁乡土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修志前期准备工作的调研座谈、查阅首届修志档案资料和对比第二轮修志工作总体部署的内容.并在具体的修志工作实践中,反复比较分析和思考,首届修志工作与第二轮修志工作有五个不同之处。一是修志的时代背景不同。首届修志工作大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那时正处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殿学 《黑龙江史志》2006,(10):35-37,41
修志人员的素质,是制约军事志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年的修志实践锻炼,在修志战线上,基本形成了一支以聘用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与少数现役干部参与相结合的军事志编纂队伍,他们为军事志续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比较方法对2000多年我国中央政府的修志命令,包括封建社会的诏令,民国政府的《训令》、《概要》、《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至首轮修志国务院的《通知》、中指组的《规定》,再至新近由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进行分析,认为相互间具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继承创新包括文化传承与社会管理两个方面.认为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的修志命令开创了官修的先河,确立了方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初步建立了中央政府对地方修志较为松散的管理.民国年间中央政府的修志命令,使地方志管理进一步系统和规范,增加了方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国务院《通知》和中指组《规定》,仍属行政命令和准行政命令组织修志,自90年代后期开始已逐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机制.作者认为《地方志工作条例》是方志编纂里程碑式的文件,由原来的依靠行政命令组织修志转入依法修志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