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通史·远古时代>一书书稿的完成,为苏秉琦正式提出重建中国史前史创造了条件.他将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作为研究史前史的一把"金钥匙",以实现他重建中国史前史的目的,着重解决中国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出现的历史.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文化传统组合与重组等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同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一重要的学术观点.他还针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高涨而史前史研究低落的现状,解释"文明起源"的确切含义,就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2.
苏秉琦在1986年全面投入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与1985年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的召开、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在国内公开发表、晋文化研究会和仰韶文化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等四项学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苏秉琦在1985年形成的"古文化古城古国"概念,阐明的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发展交往的形式与作用,以及陶寺文化形成的机制与意义,为他后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文化与文明>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3篇论文,分别代表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三个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探索文明的起源来研究文献以前的历史.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宏观上描述了中原地区原始文化与辽西地区原始文化的发展交往,迸发文明"火花";并围绕陶寺文化的形成及对后来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三阶段的思想,为创建他的学说体系,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阶段的三部曲和发展模式的三类型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秉琦晚年围绕"国家起源和民族文化传统"这一研究探索的核心内容,创建起一个有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全新的学术体系。这始自1979年苏先生布局在张家口一带进行的考古探索,初衷是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五帝时代前期黄帝时期的史实,后却在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晚期获得突破。然而1989年之后有悖中国古史传统的文明起源研究到处漫延,对此苏先生向大家悉心提醒与告诫,最终发出了学科发展方向"转轨"的要求。苏秉琦晚年进行的考古学研究与探索,始终围绕着与探索国家起源有关的中国古史。这是苏秉琦晚年考古学研究探索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瓷器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陶与瓷的各种关系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用现代的科学解释、研究陶瓷;有的人用考古学的观点解释陶瓷。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陶瓷粗浅的研究得出釉陶是中国最早的瓷器,出现在夏朝,南方地区烧制。  相似文献   

6.
王健 《东南文化》2002,(1):45-47
中国明是汤因比研究比较的非西方明中的重要明形态,他在《历史研究》中多次涉及并作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汤氏重视研究非西方明重要价值,也有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7.
尹宏兵 《华夏考古》2007,(2):135-141
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应从中国历史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式。不能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历史。必须区分文明的起源与文明的正式形成,并从中国历史中提炼出中国文明起源的诸要素。  相似文献   

8.
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的探求,是文明探源工程的首要任务。探源前应需冲破西方文明理念的束缚,需突破文献学怀疑论的局限,应对人文地理观照下的历史文化区系有所认识。这应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进行正确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新石器时代即为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通过各自途径与诸种模式,出现了"满天星斗"式的文明王国,构成了中华文明早期史。  相似文献   

9.
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的,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的热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进展与新问题阶段,2000-2011年。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开展文明起源研究的主力军只能是考古学,田野考古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国外考古学研究文明起源的成果缺乏深度了解也阻碍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进行。目前已有学者自觉地认识到要主动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探源工程,相对而言在专项研究上,容易得出新的认识,可是在宏观上做总结性的概括则有待不断地解读、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从考古学角度研究中国古史,是苏秉琦晚年学术研究的主要奋斗目标,但明确提出考古学研究要直接面对中国古史,则是在他论述了重建中国史前史之后.1992年9月苏秉琦在<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一文中全面阐发了构建中国古史框架的重要学术思想,提出了中国国家起源发展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阶段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宏观认识,肯定玉器的出现作为"上万年的文明启步",辽西地区由民族向国家发展的转折点的时间在距今七八千年,开始将红山文化"坛、庙、冢"等遗存的文化性质确定为早期城邦式原始国家,即古国,并将陶寺文化的社会定位于方国进而又改定为古国.  相似文献   

11.
12.
古道西行     
马丽华 《华夏地理》2002,(12):10-27
千余年来,以"茶马互市"而闻名的古道,由成都盆地的边缘、云南的热带雨林深处通往青藏高原,为藏地源源不断输入了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叶,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艰险的通商网路和文化交流通道.2002年6月,两支考察队分别沿着昔日茶马古道的两条路线重走古道,作者的这支队伍走川藏线入西藏,途经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以生动的见闻印证了古道上密集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13.
《史记》在唐宋古文运动的背景下,成为古文创作的典范,受到古文作家的普遍推崇。然而,陈师道、黄庭坚却提出苏轼不好《史记》,并对之表示不解。实际上,苏轼与《史记》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微妙的渊源关系,而且对《史记》深有研究:他首次比较详细地解释了《史记》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的深意,从而使道法两家的关系,成为后人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起点;又首次明确提出了庄子对孔子阳挤而阴助之的关系,开启了后世儒道互补的研究课题;另外,他对《史记》的史实记载,也有一些很有价值的考证和见解。苏轼的《史记》研究,理应在《史记》研究史上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way in which Canadian author Joan Barfoot's novel Exit Lines draws upon the pastoral tradition in its representation of old age. Pastoral literature has traditionally encoded ideologies of age, and it is the inclusion of pastoral tropes that structures Barfoot's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population aging currently taking place across disciplines and in the popular media. Pastoral writing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cceptance of vulnerability and loss, and this provides Barfoot with an effective counterpoint to a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positive” aging founded on an ethic of bodily control that alternately stigmatizes and masks the existence of decline and dependency in late life. The novel questions the way in which the rhetoric of crisis that characterizes discussions of population aging threatens to generate resentment against the dependent elderly, whom the novel depicts as vulnerable to exploitation by those who stand to profit from this “crisis.”  相似文献   

15.
The Teach-ins: Anti-war protest in the Old Stoned 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largely personal as well as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 60s teach-in movement, delivered in a 2008 AAA Sess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Radical Anthropologists, with a view toward reminding us of the differences to the current 'structure of the conjuncture' with regard to the Iraq war.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旦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启动 ,主战场将在河南。为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成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术委员会。所长孙新民任主任 ,副所长秦文生、张志清为副主任 ,张志清兼任秘书长。成员有郝本性、杨育彬、杨肇清、曹桂岑、蔡全法、方燕明、赵清、袁广阔、宋国定、贾连敏。2 0 0 1年 9月 2 0日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术委员会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 ,委员们对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flects on processes of memory- and history-making at the Elihu Akin House, a historic site in a New England coastal village. Since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e house has been a place of dwelling and deliberate recollection. Recent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 1922 silent movie, and an Akin son’s 1778 letter represent multiple media, periods, and perspectives, for which the house serves as a touchstone. These three occasions comprise an archive of nostalgia. Remembrance is repeatedly filtered through and entangled with in-process experiences. The material and emotional are mutually constituted as the house is reinvested with significance. Understanding these processes has implications as the site is developed into a heritage center striving to present not only local and regional history, but also the methods and challenges of heritag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