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4年11月8日,在第二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隆重举行的日子里,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召开中国航海节申办座谈会,我们感到万分的荣幸。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指导思想,积极利用太仓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从2002年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太仓市郑和研究会积极发挥在郑和研究、太仓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抓住有利时机,宣传郑和与郑和精神,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扩大太仓和太仓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太仓市郑和研究会秘书长,市史志办主任汪放与上海大学郑闰教授抓住2008年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在太仓举办的有利时机,在太仓市史志办的支持下,精心编撰,赶在今年航海日活动前夕出版了《太仓港史话》一书。作为向2008航海日活动献礼的图书,在航海日活动期间广泛分发,受到了与会嘉宾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双凤“维新遗址”考古显示,太仓文化的源头已经前伸至4500年前。当今郑和航海文化在太仓,已被视为太仓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与郑和航海关系密切的妈祖文化在太仓,至今尚未被认识到同样是太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浏河天妃宫为核心代表的太仓妈祖文化,应该而且无疑是太仓市文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如何认识并演好这部大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点活动地区。为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太仓市从2003年起,就充分利用和发挥太仓是郑和下西洋起锚地的独特优势,按照中央提出的“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郑和纪念活动指导思想,以“太仓走向世界”为主题,连续三年举办了以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为重点的一系列郑和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5.
朱魏 《郑和研究》2006,(1):134-134
笔者从2006年1月25日在太仓召开的郑和航海博物馆布展说明会上获悉,太仓郑和航海博物馆将于今年中国航海日(7月11日)之际建成开放。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8日,首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暨经贸洽谈会在太仓隆重开幕。这是太仓首次将纪念郑和与招商引资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盛会,在大力弘扬郑和勇于探索、积极开拓精神的向时,又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与内资。  相似文献   

7.
7月11日,2008年中国航海日主要庆祝活动在太仓成功举行。这是中国航海事业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也是太仓承办的最大一次全国性活动。航海日活动期间,举办了大型的庆祝大会,召开了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港口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和科技兴港论坛。与会嘉宾参观了新落成的郑和公园,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的领导、江苏省市的领导培植了郑和林,还为“郑和研究会”揭了牌,颁发了“航海终身贡献奖”。  相似文献   

8.
朱巍 《郑和研究》2006,(4):67-70
位于长江口东海之滨的江苏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开放的外贸政策使其曾有“六国码头”之誉。在明代郑和下西洋的28年中,太仓又成为郑和船队的起锚地和归舶港。在郑和航海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第二个“中国航海日”前夕,在太仓港,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船长和“重走郑和路”的凤凰号船长的相聚,成为当地航海日活动中传出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0.
《郑和研究》2007,(4):70-72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郑和精神。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充分展现苏州太仓港取得的巨大成绩,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加快推进苏州太仓港口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宣传太仓城市精神,极力营造人文和谐太仓的浓烈氛围。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郑和精神、发展航海经济。  相似文献   

11.
继郑和故乡云南晋宁赠送的首批7棵柏树落户太仓郑和林后,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决定向太仓郑和林赠送28棵南京雪松。南京雪松是南京市市树,它挺拔雄伟、品格刚毅,耐严寒和抗酷暑,深为人们喜爱。南京雪松在城市绿化中广泛种植,易于成活,能够适宜太仓自然条件生长。28棵南京雪松象征着郑和在公元1405年至1433年这28年期间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雪松与在这之前云南赠送的7棵柏树相伴,寓意郑和精神似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相似文献   

12.
“弘扬郑和精神,建功万里海疆”。6月3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8级航海指挥专业124名学员主题教育及毕业宣誓在江苏太仓郑和公园郑和塑像前隆重举行。参加宣誓仪式的还有郑和舰官兵和太仓市党政领导等2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在太仓第三届郑和航海节正式开幕之际,太仓市政协的陆静波经过五年的多方收集资料,研究、梳理,写出了26万字的专著《郑和下西洋》,2005年7月由古吴轩出版社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4.
海涛 《郑和研究》2006,(1):59-59
2006年4月12日下午太仓市政府在市花园宾馆召开“郑和航海博物馆”布展内容设计论证会。会议由太仓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副书记孙耀明、副市长盛蕾参加会议,郝和研究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太仓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黄友良局长主持,首先听取了上海海事大学时平教授编制《郑和航海博物馆布展内容设计书》、上海汉图制作中心提供的展览设计方案的汇报。到会专家、学者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设计方案有超前理念,大量应用高科技手段展现600年前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仓的壮观场景,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太仓港古称刘家港,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太仓港濒江临海,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实,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早在宋元时期,就已是江浙一带的漕粮枢纽,海运中转基地;在元代因漕运发达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明朝郑和下西洋,数次从太仓港出发开创了中国古代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的一个壮举。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太仓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正越来越引起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成为研究领域一个日渐耀眼的热点。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江苏太仓港的兴衰是很值得我们回顾和展望的。  相似文献   

16.
汪放 《郑和研究》2007,(4):68-69
众所周知,太仓是我国郑和研究较早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国郑和文化传播的积极倡导者。早在1985年,太仓就成功举办了郑和下两洋580周年纪念大会,开设了郑和纪念馆,对推动国内外郑和研究、郑和纪念活动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1990年、1998年,太仓又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次郑和研究学术会议。1998年,在市主要领导的关心和在省郑和研究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动和组织了本地的有关领导和文史工作者成立了太仓市郑和研究会。  相似文献   

17.
《郑和研究》2007,(4):58-59
郑和精神,检察文化,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却因地域的机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2007年10月10日,太仓市人民检察院在本院主办了“郑和精神与太检文化专题研讨会”,成功地演绎了“郑和精神在检察工作中的诠释与运用”这一命题.为深入推进太仓检察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特邀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有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理事长范金民.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名誉常务理事罗荣真,原南京交通学校校长、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秘书长黄荣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和研究》主编王健研究员,《清风苑》杂志副总编殷方女士,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赞,郑和研究学者、原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原主任谭金土,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真扬,郑和研究学者、太仓史志办主任汪放,太仓市文联主席陆静波,太仓地方文史专家张炎中.太仓检察院的干警代表。  相似文献   

18.
“我宣布:首届中国太仓旅游文化节开幕暨郑和公园开园!”随着中共太仓市委书记浦荣皋一声令下,苏州市副市长朱建胜、江苏省旅游局代表唐建国、上海世博局国内参展顾问黄耀诚、苏州市旅游局局长沈文娟等领导共同启动“航海舵”。  相似文献   

19.
宋祖荫 《郑和研究》2006,(1):135-136
这是2005年7月6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第三届中国江苏太仓郑和航海节上出现的动人一幕:著名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肯尼亚一个叫做拉姆群岛的地方,他们说600年前有一支中国船队到了那里,后来有些船员留了下来。在那里有了后代。600年来这个传说一直没有真正地被证实过,但是,凤凰号下西洋之后,我们试着追寻郑和的足迹,试着找寻这个“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郑和航海精神和文化,是中国古代海洋精神和文化的巅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习郑和航海精神,树立现代海洋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使我们在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迎来新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国家海洋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