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实行的两税法 ,作为一场赋役制度变革 ,从酝酿到实施历时不过半年左右 ,却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其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 ,是 2 0世纪众多学者瞩目的重大课题。192 0年 ,胡钧《中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 ,192 0年 )首次从财政学的角度评述两税法的五大优点 ,开本世纪研究两税法之先声。此后 ,研究成果迭出。1933年庄心在首先以《杨炎及其两税法》(《新中华》第 1卷第 2 4期 )为题发表专文。 5 0— 6 0年代 ,日野开三郎发表一系列论文 ,后收入《日野开三郎东洋史论集》第 3卷《唐代两税法研究·前篇》与第 4卷《唐…  相似文献   

2.
正一、缘起唐德宗采纳杨炎的建议,于建中元年推行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此,从德宗朝开始就有不同的评论,入宋之后议论者明显增多,毁誉不一,争论余响,流及明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税收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东传,学者们在传承传统观点的同时,也运用新的理论和概念,对两税法进行更多角度的观察,对其历史意义和历史影响有不少崭新的评论。对此,笔者曾撰文《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0期)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系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体系。本文从唐代科举制度确立入手,研究分析了唐代随着科举考试在考生来源、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等诸多发展变化,由此带来的对唐代社会人才选拔、文化繁荣、教育发展,以及对后世考试制度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系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体系。本文从唐代科举制度确立入手,研究分析了唐代随着科举考试在考生来源、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等诸多发展变化,由此带来的对唐代社会人才选拔、文化繁荣、教育发展,以及对后世考试制度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代桑税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国 《史学月刊》2006,(11):31-35
宋代桑税肇端于晚唐和五代十国时期,除与桑蚕业、丝织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以外,唐宋之际两税法制度的变迁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宋代赋税体系内,桑税是国家正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税方式北方以桑功计量,南方则依据桑地征收。桑税的出现是土地作为征税对象进一步细化的结果,也是宋代两税区别于唐代两税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央、地方的矛盾与长安三年括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户口及其机制事关国家命脉。从宇文融括户到杨炎两税法实施 ,唐朝的历史与制度的演进重大而鲜明。这个历史过程的某些重要因子应该从武则天时期开始 ,而经常被忽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括户本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但长安三年武则天政府却越过地方由中央派使括户 ,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是基本背景。而地方政府的不配合正是促使这次行动流产的重要原因。大谷文书 2 83 5号这一地方政府方面的资料 ,为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潘明福 《文献》2006,(2):95-100
唐代墓志保存了大量唐人、唐代社会和唐代文化等方面的真实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近年来,随着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学术界对唐代墓志的研究广泛展开,唐代墓志在文献辑佚、校勘、考定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利用唐代墓志,作了许多积极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程章灿先生《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发表于《文献》1996年第1期)一文就是其中一项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福建人民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纷纷出洋,其中有不少佛教僧侣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弘讲佛法、监造佛寺、培养门徒,或是传播医术、文学、雕刻艺术等,把中华民族文化卓有成效地传播到日本,对日本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自唐代鉴真东渡以来又一次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本文试图就这一时期福建籍僧侣在日本弘法的情况及其对日本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福建人民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到国外定居的人很多。其中有不少佛教僧侣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弘讲佛法、监造佛寺、培养门徒,或是传播医术、汉文学、雕刻艺术等,把中华民族文化卓有成效地传播到日本,对日本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自唐代鉴真东渡以来又一次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本文试就这一时期福建籍僧侣在日本弘法的情况及其对日本宗教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唐朝社会历史近三百年(618—907),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局势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繁荣,对当时亚州各国及宋、元以后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引人瞩目的唐代文化,在继承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唐代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采,故而享名于中外,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唐代的文献典籍只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数量之浩繁,体裁之齐备,内容之广博,却远远超过了前代。唐代文献典籍的门类极为广泛,主要包括有文学、历史、哲学、财经、政法、文教、科技、宗教以及知识密集型的字书、韵书和类书等等。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重大发展时期,在唐代社会的高度重视下,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极其繁荣,这对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历史教育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借鉴,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治国人才,对于推动史学的繁荣与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对唐朝历史教育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咸阳市底张镇龙枣村一座基葬出土的10件唐代瓷俑的基本形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继而又对这组瓷俑从瓷俑种类、该基的墓主身份以及瓷俑所属的瓷窑系这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说明了这组瓷俑是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为研究唐代瓷器制作工艺、墓葬制度、唐代服饰和当时文化发展、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试论唐代帝陵的陪葬墓姜宝莲帝陵有陪葬墓,不始于唐代,但唐代却是把它推向兴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则,帝陵陪葬墓明显的制度化倾向和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地反映了唐代上层社会葬礼文化的诸多特点,因而对它的研究应显示多重学术意义。近年来,随着考古调查和发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治理关系密切。唐代是赋役制度的重要转折时期,唐后期赋役制度变迁亦开启了乡村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调整。对此,学术界已经在乡官到乡役的变化以及两税法与乡村制形成上取得了诸多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参考了大量权威的历史资料、文献及相关的书籍刊物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对唐代音乐的历史价值作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论述和阐释。通过大量收集、阅读、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唐代音乐的历史价值进行研究。一、来之不易——唐代音乐的繁荣经历了一个比较缓慢的积累过程众所周知,一个音乐盛世的产生需要长期的历史准备,包括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然而唐代的音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的人认为,一手导演了唐代音乐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唐代实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正式开始的实录修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多年来,人们对唐代实录的研究重视不够,许多史学史论著只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对唐代实录的评述,似乎对唐代实录已经研究的清清楚楚。笔者在对唐代实录钩辑整理研究时,感到不少问题存在疑点,有重新探讨的必要。姑且不揣卑陋,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唐代修实录是不是为修国史作准备 元苏天爵说:“天子动静则有起居注,百司执事则具于日历,合而修之曰实录,有实录方可为国史。”苏氏的说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行国内的中国史学史论著几乎无一不认为实录由起居注、日历成,国史从实录撰。流风所及,国外的某些学者也认为修实录是为修国史作  相似文献   

17.
唐代长安城,向来以其规模宏大而成为都市史研究的阐注重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念最盛。唐朝政权的新贵在长安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甲第。长安甲第大多数靠近宫城,外观高大、宽广,庭园内部奢华。甲第反映了一种城市观念的兴起,有了甲第,城市就复得像一座雄伟壮观的城市了。长安是当时东亚,乃至中亚、南亚、西亚人物精英的荟萃之都,也是各国物质文化的集中之地。甲第宏伟,使得许多物质文化的精品汇聚其中。甲第的山池、庭园,成为文人聚会场所.诗人在长安城里可以找到兰亭那样的景致,产生一组组优美的诗歌等文学作品。甲第的营造,也带动了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牡丹从唐代开始被大量栽培。因其花大而美丽,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唐代形成一股牡丹热潮。这种热潮的形成与唐代牡丹栽培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牡丹栽培技术进步除了农业发展的原因之外,也受到了唐代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力图从栽培技术角度研究唐代牡丹,并探讨促进牡丹栽培技术进步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9,(12)
<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发达的时代,其政治开明、经济繁盛,为壮丽辉煌的大唐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其中书法艺术尤为得到唐代帝王的重视,君臣论书,经世济用,也在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唐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与艺术精神也都深刻地影响着唐代书法艺术,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继六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达,制瓷手工业也相应地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全国各地烧造瓷器的瓷窑作坊蓬勃兴起,制瓷工艺技术与造型装饰艺术不断创新和提高;陶瓷器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中,日愈受到普遍喜爱和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商业贸易、中外友好交往中,瓷器已成为大宗商品或馈赠礼品。唐代的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利用考古发掘的新资料,结合有关史籍文献,综合分析研究唐代制瓷业的发展与成就,以及促进制瓷业大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唐代制瓷业对海外的影响等,不仅对研究我国陶瓷史具有意义,而且对深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