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塘 《风景名胜》2008,(8):84-85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这一显著的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注定了西塘的老弄堂与桥、廊棚之间的密切关系。弄中有桥,桥连着弄,弄连着廊棚,而廊棚内又有着许多隐秘的老弄堂,这就是西塘古镇老弄堂与众不同之处。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一样,虽然西塘的老弄堂,也分宅弄、连街弄及水弄三类。但由于镇内河道纵横交错,家家临水影,户户枕溪纱。因此,在许多时候,老弄堂的分类是非常模糊的。有时候,明明是一条连街弄,但行之尽头,却是一个石埠头。连街弄与水弄的概念,顿时被小河里的波光所迷离。最让人感到迷惑的是一条老弄堂内,连街弄、宅弄、水弄三元素齐全:一头是宅弄、一头是水弄,中间是连街弄。因此,在古镇西塘要分清楚每一弄堂的特性类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幸的是,不管是曲折的,还是坦荡的,每一条老弄堂都能"通幽",且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2.
卜桂林 《世纪》2020,(1):84-87
浙江嘉兴老市区中心的勤俭路上有一条椿树弄,弄的东面是嘉兴妇婴保健院的大院。就在这条一百多米长只有几十户住民的小弄堂里,几十年前并肩走出了三位大师——王蘧常(1900-1989)、唐兰(1901-1979)、谭其骧(1911-1992)。勤俭路与椿树弄拐弯角上的二层高、三间宽、前后院的街面房是谭其骧的家。  相似文献   

3.
芒果姑娘     
在古老的勐版朗纳西,有一个很富有的沙铁。沙铁讨了两个妻子,一个叫米弄,一个叫米婼。米弄比米婼大两岁,她勤劳朴实又能干,纺出的纱象天上的云彩一样白,织出的统裙象天边的云霞一样美。米婼好吃好穿又懒惰,整天对镜画眉又擦粉,装一副妖样逗沙铁喜欢。后来,米弄和米婼各生了一个姑娘。米弄生的姑娘名叫婻玉多,米婼生的姑娘名叫婻格端。  相似文献   

4.
秋子 《风景名胜》2008,(8):80-81
在苏州,有雨的日子总能营造出一份别样的恋情。一把油纸伞,一条湿淋淋的青石老弄,我的梦便沉浸在苏州老弄堂里了。在苏州诸多的老弄堂中,太监弄是一条充满诱惑的美食之弄。所谓"天堂是苏州,吃煞太监弄",说的就是太监弄的美食。  相似文献   

5.
位于福泉县城西北32公里的仙桥乡境内,有一片约12平方公里的石林,称为石兵阵。距石兵阵百余米有条深河,河两岸悬崖峭壁,高不可攀。一天然巨石横跨深河之上,形成一座鬼斧神工的天生桥,当地人称为仙桥。桥  相似文献   

6.
我们普米族哟,好象一棵树,起根发芽有来历。我们普米族哟,好象一条河,各个家支有源头。我们普米族哟,家家要供宗巴拉。宗巴拉是树根根,宗巴拉是源头水。巴弄明和巴弄姆就是我们的娜斯卡。树叶落下铺根旁,小雀归来找旧窝,娜斯卡的子子孙孙哟,忘不了娜斯卡。把娜斯卡编成《娜嘎达米》,让后代儿孙世代传唱。  相似文献   

7.
关下第一弄     
七百弄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有海拔800至1 000米的高峰丛深洼地的典型发育区,是我国著名的和世界上罕见的喀斯特景观。在七百弄251平方公里面积的石山中,便有大小弄场1300个;单就25平方公里面积的计量而言,便有192个千姿百态的山峰和94个形态各异的洼地,其中最大峰丘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个,洼地平均深达105米,最深处竟达300多米,国内外著名的地质专家们评论:七百弄"山峦叠嶂,险峻陡峭,巍峨耸立,峰丛洼地层层相叠,洼上有洼,规模宏大,千姿百态";"塑造了一个形态优美,类型复杂的热带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8.
1984年,临汝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13座明代桥梁。这些桥梁均为石质,拱形,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现简介如下:1、单孔桥。共7座,外观大同小异。〈1〉玉虎桥位于县城东部,在南关与二里店之间的一条小河上。桥面长5.3米,宽5米。拱作圆弧形,宽3.1米,高1.90米,采用长1.10米、宽0.80米,厚0.25米的长方形微弧条石横置砌成。拱两端用外弧长0.66米,内弧0.55米、宽0.40米,厚0.25米的短弧形条石镶边,两石  相似文献   

9.
"石"是秦及西汉谷物管理中常见的容量单位和量器,王莽以后才基本被"斛"所取代。"石"作为最高容量单位在当时是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量单位"桶"并行使用的。容量"石"来自于10斗米与重量1石()之禾价值相等的规律,故10斗米可称为1石"标准米"。"标准米"在定义容量单位、建立谷物管理系统中起了关键作用。"大小石"不仅出于粟与米之间5∶3的大小单位的比例关系,而且是官粮管理中的两种量器。秦、西汉已存在一种既非重量又非容量的绝对价值单位"石"。只有标准米的价值单位与其容量单位数值相合,而其他状态谷物的价值单位"石"则须用大小不同的量器测量,或用不同容量数值来表示。"石"(也作"")本来是计量"禾"的重量单位,读为zjyak(后代演变为shi);但由于其在价值上与计量"米"的容量单位"担"相等,所以容量"担"亦称"石",读为tam(现在统称为dan)。  相似文献   

10.
正初见在浙江舟山,有很多岛名令人产生遐想:庙子湖、珞珈山、佛渡岛、鼠浪湖……这次去的是嵊泗花鸟岛,未曾去,脑海里便出现一个鲜花铺满、鸟儿啁啾的岛屿。嵊泗花鸟山,古时叫石弄山,明清时老百姓叫花脑山,其实这两个名字都契合当时花鸟山的真实状况。石弄,顾名思义让人想到石头弄堂,  相似文献   

11.
遭遇毒蛇     
只见溪水尽处的干石滩上,一条花班大蛇赫然盘踞在路中央。不经意看去像堆牛屎。蛇约长一米八,中段腰身有人小臂粗,通体棕黑白三色交替呈菱形花纹。美丽得让人胆寒。  相似文献   

12.
<正> 1978年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崇礼县石嘴子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4年5月地、县文物工作人员对该遗址又进行了复查。遗址位于石嘴子村南200米的梯田上,破坏较为严重,中部被一条东西向水沟隔成南北两块,面积共约60000平方米。从梯田剖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0.7—1.95米左右,在遗址的地表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圆形灰坑和大量的陶器残片,以及磨制精细的石器。两次考古调查,采集到许多石器和陶片。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大鹏咸头岭沙丘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头岭沙丘遗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县大鹏镇咸头岭村,距深圳市62公里。遗址坐落在背倚泻湖平原的海湾第三级沙丘上,西南至东北长120、西北至东南长110米,现存面积13200平方米。四周略低于中部,海拔高度8米。东南侧有几条东西流向的淡水小溪。这里过去曾是船只的停泊之处。遗址北面紧靠高约500米的求水岭,东南较远处是连绵的龙头山,西南350米就是大鹏湾(图一)。1981年深圳市博物馆在考古普查中发现了这处遗址。1985年5月13日至6月21日,博物馆考古队在现存遗址东面进行第一次发掘,开探沟5条、探方12个,编号为T101~T117,发掘面积达450平方米。在发掘新石  相似文献   

14.
1958年洛宁县陈吴公社新寨村社员,在明末清初大官僚张氏之别墅遗址上掘土盖房时,发现地下有铺地青砖一层。掘起地砖,下有砖砌方池一个,约两米见方,深约0.70米,池内整齐地排列着侧置汉白玉条石十二方,每两石之间有一青砖相间,似为防止两石相撞而设。石为长方形,宽0.30、长0.62至0.98米不等,一般厚约0.12米左右。石面(横置竖排)镌刻文字:两面全刻者八方,单刻一面者四方,共石十二方,刻字二十面,初出土时石面漆黑光亮,字迹洁白净莹,石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泰宁县国家地质公园内,有我国南方最大的花岗岩石蛋群景区。形态各异的石蛋散落在金铙山海拔1600-1800米间泰宁县境内的向阳山峦,天然形成一座花岗岩石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程竞明 《炎黄春秋》2002,(12):76-76
古轩亭口是浙江绍兴城的闹市中心,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街和府横街在这里交接。轩亭,始建于唐代,久经沧桑,现已荡然无存。如今巍然耸立着一座庄严质朴的方碑,高7米,四周环以石栏。花岗石碑上镌刻着“秋瑾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纪念碑的须弥座,  相似文献   

17.
张驰 《陇右文博》2003,(1):77-80
石经幢现存于宁县城东坪台南端,距崖边十余米处,其西侧有一高2.5米,直径6米的土墩,人称点将点。石经幢由两块红砂巨石雕琢而成,上下叠放,八棱八面,每面宽0.4米。幢体高2.8米。其中上部高1.2米,下部高1.6米,地下埋有底座(见照1)。经幢上部西  相似文献   

18.
甪直的弄堂     
<正>甪直民谚"三十六条弄堂,七十二顶桥。"说的是古桥多和弄堂多。弄堂里有人家,有故事,有摇曳的风情,有悲欢离合。弄堂是小镇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弄堂分两种,一种是明弄,也称亮弄,没有屋顶,是周围人家的公共出入通道;一种是备弄,也称暗弄,上有屋  相似文献   

19.
青莲庵桥     
正青莲庵桥,清代古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位于江夏区郑店街青年庵四组西北部约150米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港上,是江夏区唯一一座体型较大、保存较好的双孔平梁桥。青莲庵桥主要用花岗麻石砌建,间有少许红砂石。桥面全长17.2米,  相似文献   

20.
千佛洞石窟,又名千佛洞石室,是因洞内雕刻有近千尊佛像而得名,位于陕西省郃阳县城西北40余里的甘井乡安家头村高1300米的梁山东峰的南面(图一、二)。 (一)梁山东峰的概貌梁山的东峰是一条东西向岭,长约500余米,峰的两端向外突出,略呈“弓”形,峰的崖层高约50余米。峰的东崖,远视犹如伸出的龙头,在东崖的下部,有门向东南方向的一个洞龛,洞门为长方形,高约一米,宽约0.7米,进深约1.2米。洞龛内顶为圆形,底部为方形,入洞有开凿的三个石砍。洞龛的正面中间是开凿的圆龛,下部是佛座,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