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民族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状况清代前期,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居住着赫哲族、费雅喀族;在库页岛上,居住着费雅喀族、库页族(苦夷族);在黑龙江下游和锡霍特山区,居住着乌德盖族。清代档案,通常把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赫哲费雅喀人,把库页岛上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库页费雅喀人。  相似文献   

2.
清政府对库页费雅喀人的辖治及有关问题王德厚《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以下简称《三姓档》)的发现、翻译和出版,不但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的广褒地区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处于清政府设置的三姓副都统衙门的有效管辖之下;而且为...  相似文献   

3.
沙俄第一个入侵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分子波雅尔科夫于1643—1646年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后,过了不到三年。沙俄又于1649年派遣哈巴罗夫匪帮入侵黑龙江流域。此次入侵,较之波雅尔科夫第一次入侵,时间更长,入侵规模及其破坏性也更大。哈巴罗夫匪帮1650年初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流域。“扰害索伦、赫哲,飞牙喀(即费雅喀)、奇勒尔诸部,不遑宁处,剽劫人口,抢掳村庄,挣夺貂皮,肆恶多端。”(《清圣祖实录》)下面刊登的哈巴罗夫的报告是1652年,即他离开黑龙江的前一年在精奇里江江口写给雅库次克督军的报告。报告记述了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所干的种种暴行;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我国达斡尔、女真、赫哲、费雅喀等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和中国正规军在当地民族配合下第一次同沙俄入侵者的战争——乌札拉之战。哈巴罗夫虽然是站在沙俄侵华的立场上记述这次入侵活动和侵略罪行的,但是提供了早期沙俄侵华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早期沙俄侵华史、早期中俄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份报告是从1846—1875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历史文献补编》中选译的。译文据报告全文译出。这是我国首次发表的该报告的全部译文。  相似文献   

4.
《布连斯奇界约》与唐努乌梁海北境中俄国界的确定樊明方一、《布连斯奇界约》产生的历史背景蒙古高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清朝在人关以前就统一了漠南蒙古地区。1655年,清廷敕封喀尔喀土谢图汗等8名封建主为扎萨克,喀尔喀蒙古正式归入清朝版图。当时唐努乌梁海属...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代努力,除统一女真诸部,夺取明廷辽东都司,降服东海渥集部(包括瓦尔喀、虎尔哈)、厄鲁特蒙古诸部外,还多次用兵黑龙江,招服黑龙江中下游沿江居住的使犬部。到明崇祯十年(1637年),黑龙江以北的索伦部,游猎于亨滚河、乌第河一带的使鹿部,也都向清廷纳贡称臣。从此以后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沿黑龙江居住的索伦、赫哲、奇勒尔、费雅喀等部,一直是清朝东北边疆的子民。其中活动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牛满江以东直至乌第河、亨滚河流域广大地域内的是奇勒尔部。  相似文献   

6.
京旗的满族(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旗亦即北京的八旗,若按现代民族概念来说,八旗内部主要是满族、蒙古族、汉族;若细分之则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锡伯族、费雅喀族、齐拉尔族、苗族、甚至朝鲜族、俄罗斯族,均有在其中。八旗中主要成员所谓“满族最高,蒙族次之,汉军又次之”的说法,也不一定确切。因为八旗与金代的猛安、谋克一样,它既是军事组织,又是政治团体(或说为一“政党”也未为不可),又是有共同利害的社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吕文利副研究员著《〈皇朝藩部要略〉研究》,32万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该书是《历史书写与藩部政治——〈皇朝藩部要略〉研究》的修订版。该书第一章对《皇朝藩部要略》的作者祁韵士和张穆进行了详细研究。第二章对《皇朝藩部要略》的成书背景及版本进行细节性研究。第三章是对《皇朝藩部要略》的史实考证,主要对"卫拉特"、"厄鲁特"进行了考辨,对内喀尔喀五部中的斋赛进行了史实考证,对外喀尔喀硕垒  相似文献   

8.
黄彦震 《北方文物》2019,(1):111-112
正中国西北边疆重镇科布多曾是中俄关系史中一个悲情的名字。她东接喀尔喀蒙古的札萨克图汗部,可直达乌里雅苏台,西通新疆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和伊犁,南通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和巴里坤(今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邻唐努乌梁海(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近代以来,沙俄利用喀尔喀蒙古独立问题和跨界民族哈萨克问题,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科布多界约》、《中俄伊犁条约》、《中俄科塔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最终使得科布多分属  相似文献   

9.
书讯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20+43+131+16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吕文利副研究员著《〈皇朝藩部要略〉研究》,32万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该书是《历史书写与藩部政治——〈皇朝藩部要略〉研究》的修订版。该书第一章对《皇朝藩部要略》的作者祁韵士和张穆进行了详细研究。第二章对《皇朝藩部要略》的成书背景及版本进行细节性研究。第三章是对《皇朝藩部要略》的史实考证,主要对"卫拉特"、"厄鲁特"进行了考辨,对内喀尔喀五部中的斋赛进行了史实考证,对外喀尔喀硕垒  相似文献   

10.
明代骨看兀狄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明朝时代,在吉林省珲春东部沿海和朝鲜咸镜北道沿海,居住着一个“水居以捕鱼为业”的部族。《明实录》称东海鞑靼,《李朝实录》称骨看兀狄哈,或水兀狄哈、水野人,《龙飞御天歌》称阔儿看兀狄哈,《通文馆志》或称(木占)儿凯。骨看、阔儿看、枯儿凯,音近清代库尔喀,实际是同一名称的不同音译。库尔喀是库雅喇的别称,《满洲源流考》说,“库雅喇即库尔喀的别名。”库雅喇即是珲春县土著满族——库雅喇满洲。  相似文献   

11.
在元史研究中,关于东北地区吉里迷人的分布地域及其族属,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不同的看法:A、吉里迷即乞列迷,“为元代居住最边远地区从事捕鱼的一支女真人”,“分布在近海口的黑龙江下游沿江地带”;B、吉里迷泛指金元时代“黑龙江下游的诸民族”;C、吉里迷即乞列迷,但在二者并举时,吉里迷则指库页岛的费雅喀;D、吉里迷是古亚语族,除分布于骨嵬岛外,“多与水达达等通古斯语族的部众错居在沿黑龙江下游两岸地区”。  相似文献   

12.
宋伯航 《文史月刊》2011,(10):69-69
新疆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历史久远。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汉代画像全集》中还有两帧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  相似文献   

13.
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博物馆的《阿拉善全旗内三十六巴嘎及周围界牌之全图》是原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王府所藏同名地图的复制本。该地图未注明绘制时间,但通过考察地图中注记的阿拉善旗36巴嘎、阿拉善地区寺庙、邻省地名、喀尔喀蒙古相关问题等,可以确定该地图的绘制时间当在1929年至1938年之间。解读地图内容、考订其绘制时间,是更好地利用该地图,发挥其史料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翻译、评介了夏目漱石的许多文章,深受夏目漱石余裕文学观的影响。余裕文学观不仅是鲁迅看取日本文学的重要标尺,而且也是他理解文学与人生现实关系的内在原则之一。鲁迅的《藤野先生》与夏目漱石的《克莱喀先生》都是对留学时期师长的回忆性文章,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二人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个性心理的悬殊,《藤野先生》与《克莱喀先生》又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明万历二十六年,努尔哈赤派兵征讨瓦尔喀部安楚拉库、内河二路。此安楚拉库和内河在何处,曩者史家各有异议。乾隆时绘制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以下简称《战迹舆图》),将安楚拉库标注在阿拉楚喀(阿城)附近,《吉林通志》的编者以及刘选民氏皆沿用此说。苏联的麦利霍夫照抄了刘选民之说。辽宁出版的《清史简篇》,则置安楚拉库于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一带。笔者考察了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屯《他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几个阶段考察了清俄关系中的蒙古中介作用。清俄发生关系前,俄国势力已渗入西蒙古地区。在喀尔喀诸部归属清朝以前,蒙古人已开始扮演清俄关系中介角色。《尼布楚条约》订立和喀尔喀三部臣服清朝后,虽有俄国人的拉拢利诱,但喀尔喀诸王公作为清朝命官主持对俄交涉事宜;蒙古语文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对俄外交的正式官方语文之一。此外准噶尔汗国的存在曾对清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俄国并没有为此卷入准部与清朝的军事冲突中去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朝对东北边疆各族的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对东北边疆各族的管理体制分为四种。驻防八旗制是清廷统治东北地区的主要管理体制,以八旗满洲为主体.也包括汉、蒙、索伦、达斡尔、鄂伦春、赫哲和锡伯等族。管理汉族民人的体制是州县制.主要在奉省,其次为吉省.咸同以后黑省也渐设民户州县。对在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滨海和库页岛辽阔边疆地区分散居住的赫哲、费雅喀、奇勒尔、鄂伦春、恰克拉、库页等少数民族.则实行姓长制。辽东西段柳条边和吉林新边以西及其以北的蒙古游牧区实行的是以八旗制为基础、又保留蒙古固有特点的盟旗制。  相似文献   

18.
俄国与中国蒙古地区的贸易是随着俄国人的东渐开始的。据《俄罗斯互市始末》记载:“我朝崇德三年(1639年),喀尔喀土谢图汗贡物有俄罗斯鸟枪,车臣汗贡献亦有俄罗斯鸟枪。盖此二部地居岭北,因以市易所易献诸天府也,可知谦河菊海之间早有通商之事”①。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车臣汗部居贝加尔湖和额尔古纳河之间。由此断定,最迟在17世  相似文献   

19.
漠北喀尔喀蒙古归附清朝,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688年,准噶尔蒙古首领噶尔丹兵进喀尔喀,使喀尔喀问题更加复杂化,给清朝的统一增加了难度。康熙帝通过多次与噶尔丹谈判,稳定了北疆局势。给武力平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后经过三次亲征,打败噶尔丹,确立对喀尔喀蒙古的有效管辖,有力地推进了北部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一、图瓦历史及研究概况图瓦为蒙古别部之一,清朝称乌梁海部。乌梁海又分为三部,即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和阿勒坦诺尔乌梁海。三部原分别隶属于蒙古喀尔喀部与准噶尔部,在清康熙中期至乾隆中期,先后为清朝所控制。清政府以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唐努乌梁海,以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阿尔泰乌梁海与阿勒坦诺尔乌梁海。19世纪60年代,沙俄势力开始进入乌梁海地区,通过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9年的《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