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边疆史地学的兴起,与近代史上我国边界屡遭侵削直接相关。许多学者愤于国难,立志开拓了边疆史地的研究领域,因而这一学科从来就有着现实的意义。当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成果累累,但不能不承认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补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应该是继续推进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于古代时期,与考古学的结合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四十周年献礼,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已经开始发稿,《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是丛书的第一种,即将发稿的还有《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丛书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关于边疆史地研究新阶段的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丁伟志同志特地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撰写了序言,充分地肯定了丛书出版的重要意义,称这是经过从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者们三年来的埋头苦干,提供的第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着重指出:“边疆史地研究的现实价值,通常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均有边疆史地研究的对象。为了推动我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西北史地》编辑部的鼎力相助下,从1987年9月始在《西北史地》上创办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术专栏。以中国边疆史地作为研究主体而独辟学术专栏,在40年的大陆史坛上尚属首次。因而,颇得历史学界,特别是地方史、中外关系史、民族史研究同仁的关心与支持,使专栏成为发表边疆史地研究论文、沟通彼此信息的小小园地。  相似文献   

4.
1988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开展三大研究系列的总体构想下,做了四方面工作.第一,为推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开展召开了首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0月22日至10月26日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00余名,提交论文64篇,讨论了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②中国近代边界问题;③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会议期间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与会者共同认为,新时期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马大正中国边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正如中国边疆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本世纪到来之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发展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边疆史地学术领域,中国海疆史地无疑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中国海疆史地的研究,将极大地丰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内涵,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创刊,似乎转眼间功夫就迎来正式出刊一百期了,这的确是可喜可贺之事。在25年间,它实现了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过渡,见证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向中国边疆研究所的转型,承载了边疆史地研究学科建构渐趋明晰、逐步拓展、蒸蒸日上的成长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不只是边疆研究者重要的学术园地,更是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中国边疆学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创新与深化,必然引发出学者们对中国边疆学的思考。本文作者从“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前提或基础”、“中国边疆学的社会功能”、“繁荣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见解。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发更多的人们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关注和对建立中国边疆学的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热潮中的史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史书编纂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主要表现在 :由边疆史地研究引发对域外史地的研究 ;史地学者能够根据社会变动的需要 ,灵活变通地运用史书体裁、体例 ,撰述了一批具有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史地著作。这是对章学诚寻求史学变革之道的有力回应 ,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这是新华社记者吴会劲于1988年11月3日采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吕一燃、副主任马大正后撰写的专稿。有关专家学者指出,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状况令人十分忧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使学者不愿涉足这一领域,致使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不利于边疆的治理开发和在边界争端中维护国家主权。他们呼吁尽快改善研究条件。有关学者指出:边疆史地的研究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自近代兴起,迄今已一个多世纪;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年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发展十分迅速。这里我们谈谈对今后中国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如何开展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边疆研究领域唯一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为促进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中国边疆研究学科的发展服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设置有:边疆理论研究、边政研究、历代疆域、边疆开发、边疆民族、边务交涉、边疆地理、边界研究、海疆研究、周边地区研究、边疆研究史、新书评介、边疆考察、学术动态等十几个栏目,并不定期设置笔谈专栏,刊登针对学科发展或学者们…  相似文献   

1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各个时代的研究无论在观点、方法,或是侧重点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今天,国际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动荡不安;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边疆、民族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在这一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开展我国的边疆史地研究呢?这是我们从事边疆史地研究的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九十年代的今天,开展我国边疆史地研究应处理好下列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边疆史地研究取得了显的发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点的边疆史地研究在继承历史、边政、舆地、方志、游记等传统的同时,开始吸收和借鉴民族学、宗教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边疆史地研究正在形成贯通古今的新特点,体现出服务于现实边疆建设的应用性功能。所以,从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来看,虽然定位于边疆,但并不局限于史地。  相似文献   

15.
综  论边界 :建立睦邻友好国家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刘远图《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1期关于历史疆域归属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焦润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2期沿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正确方向不断开拓进取厉 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马大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欣慰的回顾———纪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建立 2 0周年吕一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在探索中开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2 0年来科研成就综述李国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边疆的概念与边疆的法律杜文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落后于其他学科的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不容忽视的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社会功能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极有必要说明边疆和边界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即使挂一漏万的经验之误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是中国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兴盛期,大批探险家、学者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地理、考古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充分利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其三次西北腹地考察,对西北边疆史地研究有不少创新。他对西北历史、地理中的诸多问题,诸如中国史前史、额济纳地区汉代边防遗址、丝绸之路等方面的研究考证,为西北史地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祖国日益繁荣、人民欢欣祥和的喜乐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千年新世纪的岁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代表性刊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此,作为一名边疆史地研究的同人,首先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将于1988年10月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会议的筹备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本次会议的筹备召开,不但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也受到了舆论界的重视。《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5月24日第4版,以“北京将召开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邀请台湾学者与会交流学术”为题载:“本报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全国性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今年十月下旬将在北京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边疆史地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发展这门学科,我想就下面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关于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特点和研究重点。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是边疆史地研究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弄清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特点,对我们确定边疆史地研究的对象、范围,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特点,我认为主要是:1、长期以来,历史上中国边疆的巩固、动乱、变化、兴衰等,无不与少数民族的活动和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关,因此历史上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民族关系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