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女儿的书     
女儿进小学,我就给她一个书橱,声明:我们父女的书分开。同时我还把多年积累的儿童文学书籍全部送给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张天翼作品选》、《天方夜谭》全都摆上了女儿的书架。女儿念小学高年级了,开始在我的书橱中搜寻起来,把书一本本往她的书橱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也成了她的财产。女儿说:“这些都是儿童文学,应归我保管。”我只好答应。女儿进了初中,又在我的几大书橱中寻寻觅觅。有天我下班回来碰见了,问她找什么书,她理  相似文献   

2.
邓玉平 《大江南北》2022,(10):38-38
女红军苏力于2022年5月21日逝世,享年95岁,她是上海最后一位逝世的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我认识苏力10多年了,多次拜访她,与她结下深厚情谊。我根据与苏力的交谈,曾给《大江南北》杂志写过《长征路上访巾帼》《写给女红军苏力奶奶的信》《一只木碗的故事》等文章。从她的讲述中,我知道了她名字的由来,特撰此文以志悼念。  相似文献   

3.
谁更性感?     
巫解 《南方人物周刊》2012,(19):111-111
多年前,我交过一个挚爱布拉德·皮特的女朋友。只要是皮特的电影,她必去捧场。我作为陪看,也耳濡目染了诸如《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等一系列酷片。有一天,她拉我去看一部皮特的新片,片名叫《史密斯夫妇》。我一听这破名,以为是类似《中国式离婚》之流的家庭伦理片。顿时情绪十分低落。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南京市下关区育英第三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学生,非常喜欢《好家长》,每期都不会错过,杂志内有许多优秀的范文与写作技巧的介绍、分析,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我的父母在《好家长》里学到了很多正确教育我的好方法,因此很感谢《好家长》。此文有一段这样的背景:我和她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不久前因为误会,我们分手了,她可能恨我,可能怨我,可能认为我俩性格不和,她不再理我了。与班上另外两个女生成为好友。我心如刀割,多少个夜晚,我以泪洗面;多少次梦中,我与她和好。我尽力地去接近她、关心她,可是冷漠总是把我的心冻住。…  相似文献   

5.
鲁敏 《名人传记》2022,(7):52-57
我认识鲁敏老师,首先是通过她的作品。我读过她的《墙上的父亲》,可能因为我是男性,是父亲,很容易因父爱共情,我被作品里那股深沉而持久的爱所折服。之后,《此情无法投递》《六人晚餐》《奔月》等作品陆续挤入我家书房。  相似文献   

6.
寻找大眼睛     
温翔 《南方人物周刊》2014,(32):111-111
她去了天堂,但明眸善睐的模样、高贵优雅的风度仍令人念念不忘。她主演的电影成了我最美好记忆的闸口,她就是魅力长存的奥黛丽·赫本。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赫本,因《罗马假日》红遍世界。尽管她主演的影片我国引进得不多,但一部《罗马假日》,足以颠覆我对女性审美的寡闻陋见。上大学时,学院的影厅周末偶尔会播放外国佳片,一个枫叶落满林荫小道的深秋,我有幸看了《罗马假日》。  相似文献   

7.
周七月 《炎黄春秋》2011,(12):67-70
当下,"唱红歌"几乎成为专业词汇。对此,我倒有资格说点往事。我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因为自打我会唱歌,普天之下就没有不红的歌了。我母亲王昆是以唱红歌为职业的歌唱演员,她从唱《秋收》《翻身道情》,歌剧《白毛女》……再到《农友歌》,虽然她当过几乎十年的"黑帮分子",但她这辈子没有唱过任何一首不红的歌。我父亲周巍峙从上世纪30年代就参加革命,先是在上海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以何立山的笔名写过《上起刺刀来》等一系列抗日歌曲;后  相似文献   

8.
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又是她的特邀编委。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经常给她投稿。今年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我希望这个刊物越办越好,我想给《炎黄春秋》提四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史学月刊》走过了一甲子岁月,甲子回眸,感怀良多。我与《史学月刊》结缘三十年,既是一名忠实的读者,也是一位颇受她关注的作者。20世纪80年代初,我正在大学历史系学习。那时可供阅读的历史学专业刊物并不多,《史学月刊》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份专业杂志,借用当下的时尚话语,我称得上是她的粉丝。那时,《新史学通讯》解答了我们历史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史  相似文献   

10.
孙大午 《炎黄春秋》2006,(10):80-80,46
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我很喜欢《炎黄春秋》这本杂志,我喜欢她讲真话,不讲假话,很少空话,很少套话,喜欢她实事求是,对历史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故事下饭     
故事也能下饭?是的,我家小女每天吃饭,不给她讲一两个故事,还真的就吃不下去。她呀,即使不吃菜,故事却不能不听。用她的话说,爸爸的故事,是她最好的下饭菜。当然这事怪我,还在摇篮里时,就给她讲故事,迫切地想提高她的智力发育水平,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哪天临睡前不给她讲些《小红帽》、《哪吒闹海》、《拇指姑娘》之类的故事呀?这不,才五岁的小丫头,语言表达能力明显高出同龄人,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前两天让她背唐诗,她愣是不好好背,老是东张西望,精神不集中,一首五言绝句,背了一个小时,还结结巴巴地要我提示。我一生气在她后脑勺上拍了一…  相似文献   

12.
我去采访庄则栋,最初是由于他的姐姐庄则君来访引起的。采访中,她告诉我,她的外祖父是上海滩鼎鼎大名的犹太巨贾哈同。她的奇特身世,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为她写了《庄则栋的台湾姐姐》一文。 文章发表后,我把它寄给了庄则栋,从此我跟庄则栋有了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殷秀梅档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20世纪80年代初,殷秀梅演唱的《青春啊青春》《妈妈教我一支歌》引起轰动,她的名字一夜之间飞遍了全国。此后,相继推出了《党啊亲爱的妈妈》《我爱你,塞北的雪》《祖国,我永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江苏地方志》诞辰20周年生日。20岁,金色的年华;而今的她已是伟岸挺拔,英姿勃发,豪情满怀,前程远大的强者了。我祝贺她的成功,更感激她助我们一大群江苏志人走上了成才之路。我曾与《江苏地方志》朝夕相处了15个春秋。这15年中,我先后3次换岗,第一个岗位是主持全省的市县志编修的业务指导工作;7年后,省志办来了新主任,让我去创办研究室,主持方志理论研究和学会工作;又过了5年,又换了新领导,我也再次换岗,主持《江苏省志》的编修扫尾工作。三次换岗,均不辱使命,而今想来,《江苏地方志》功莫大焉。1986年底,我来省志办工作,从事市县志…  相似文献   

15.
12岁前我不听歌,不迷恋明星。因为她,我开始买磁带,学会分辨正版盗版;因为她,我开始留意流行歌坛的消息,收集当时红火的《通俗歌曲》乖口《当代歌坛》;学会汇款给杂志社购买她的照片……至今已经20年,她在我心中的位髓从未改变。她身份证上的名字叫杨岗丽,出道当歌手后.变成杨钰莹。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你一经接触,就有阅读她的愿望。是她的声音、相貌透着一种气质,还是因为她的谈吐很有个性?梅娘给我的最初感觉就是这样,尽管她已75岁。在与梅娘的交往中,我读了她送给我的《梅娘小说散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社科院张泉先生著的《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和有关介绍梅娘的文章,于是也就有了我与这位四十年代被冠为"南玲北梅"之一的女作家--解放后却一直被湮没了的"右派"知识分子的交谈。  相似文献   

17.
还上大学的时候,她发烧躺在宿舍,我旷了化学课爬进她的房间,陪着她又无事可做,从她同屋床上拿了本《绝对隐私》给她念,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满族文学作者,从1934年十四岁开始文学创作,到1941年底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在东北沦陷期从事业余创作七年。在我最初的散文《呼兰旅游漫记》和《风筝的悲哀》里,除了生活实情,我表达的是对童年居住过的呼兰的乡土眷恋。短篇小说《庙会》写的是在我家帮厨的一个鳏夫,一生平静独居,是我在小说里让他去追求一个寡妇的,他受到揶揄,没有成功,表达了我对他的一丝同情。《醉妇》(见86年8月号北京《丑小鸭》杂志)是我幼年的邻居,她自杀了,原因不明。我写她是由于失去爱和过于寂寞而死的,反映着我幼年孤独的心情。在小说《父与子》里,  相似文献   

19.
面孔     
李燕宁夏女孩请求安乐死引争议“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宁夏女孩李燕,希望通过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帮她提交一份《安乐死申请》议案,她把这个愿望发到了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的博客里。李燕从1岁起就得了一种医学界称之为“超级癌症”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现在她  相似文献   

20.
蜀青 《环球人物》2013,(25):90-91
从《傲慢与偏见》里的凯蒂、《成长教育》里的珍妮到《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黛西,穆里根演出了一系列的"拜金女",可生活中的她却稳重低调。面对纷纷而至的片约,她拒绝了,"我只看剧本和角色,只会为兴趣而不会为了钱而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