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3,(3):164-166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先后产生了700多名文状元。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很多书刊把张謇说成是"末代状元"或"最后一名状元",其实张謇考中状元是在1894年,其后科举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峡两岸都把植 树节定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3月12日,这是对中山先生生前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不朽功绩的最好纪念。 中山先生年轻时,业已明了植树造林事关国计民生大业,务必重视之。1894年,他北上天津,递交《上李鸿章书》,列陈强国之道,  相似文献   

3.
刘丽群 《铁军》2014,(6):37-38
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对中国30年来洋务运动成效的一次总检阅,也是中日两个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举世欢庆、令人作深长思索的时候,回顾日本野心膨胀、派军队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声讨其无所不用其极的野蛮暴行,对于深化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加深对如今日本右翼势力险恶图谋的剖析与警惕,无疑是有好处的。1.威海附近刘公岛上之海军公所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 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后,日军在海战中略占优势,遂从海陆两路夹击退守威海卫的中国海军。翌年2月12日敌军攻占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  相似文献   

5.
光绪皇帝发了一句牢骚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3月的一天,当政的光绪皇帝发了一句牢骚。他说:“如果还不给我办事的权力,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此亡国之君!”历史学家把这句牢骚郑重地载人史册,作为光绪皇帝“坚定勇锐,立志变法”的前奏。但这是一句迟到了四年的牢骚。四年前的1894年,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兵舰在海上相遇,惨淡经营二十多年、世界一流的北洋水师居然一触即溃,全军覆灭,随后割地赔款,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日本几乎一直师宗中华帝国,而今竟是学生打败了老师!不能接受,不可思议。原因何在?日本明治天皇的…  相似文献   

6.
<正>1894年秋,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帝国博物馆总馆长九鬼隆一将他起草制定的《战时清国宝物搜集方法》呈给日本政府,该计划经日本天皇同意后,派发给日本各部队海陆军将领。从此,在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针对中国国宝文物的大规模掠夺持续不止。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民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党。它的前身为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中经数度演变,至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在孙中山先生主持下,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以后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这一时期,是中国的执政党。从1919至1949年,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其中央机构进行了频繁的变动。现仅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对该党这一时期中央机关演变情况,作一简略概述。疏漏舛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1894年到1895年,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并向中国扩张,对中国进行了侵略战争,当时日本指责中国把朝鲜当泎附属国,是为欺骗国内外人民,并在外交上处于主动。日本的决策是变朝鲜为其殖民地,但以协助“独立”及“改革内政”为借口,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欺骗作用。本文根据日本的原始资料,对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初期的阴谋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私立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一所十分知名的教会大学,这所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美国美以美会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汇文书院。此后,1891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成立了基督书院。1894年美国教会长老会在南京成立了益智书院。这三所学校几经合并,最终在1910年成为了金陵大学堂,校名由当时的书法家,曾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的李瑞清先生题写,首任校长为美国人包文。金陵大学虽然是一所带有  相似文献   

10.
1894年10月,孙中山由上海经日本去檀香山,这大概是他首次到日本。他最后一次到日本,则是1924年11月北上天津、北京途中。在前后这三十年中,孙中山一次又一次来到日本,并曾多次较长时  相似文献   

11.
1894年秋,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宫中顾问官兼帝国博物馆总长九鬼隆一将他起草制定的《战时清国宝物搜集方法》,呈给日本政府,该计划经天皇同意,派发给海陆军将领。从此,在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项针对中国国宝文物的大规模掠夺持续不止。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项计划肆无忌惮地走到台前。在中国的学界,一场保卫古籍文物的战争秘密而艰难地打响了。  相似文献   

12.
邓世昌,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可歌可泣、万世留芳的民族英雄。他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所表现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1994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邓世昌诞辰145  相似文献   

13.
正孙中山遗嘱中开篇提到:"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耳熟能详的名言,似乎完美地回答了题目中的问题。然而,如果把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看作是他革命  相似文献   

14.
1905年■月13日,美国船王 R·p·施沃林就中国商人决定联合抵制美货输入中国一事致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说:“当这颗球已经开始向山下滚的时候,很难讲它何时才会停下来。”三个星期后,忧心忡忡的范约翰牧士——上海著名的长老会传教士——写信给总统说,这次抵制运动“必定会把每一个美国人,并且随后把每一个外国人赶出中国”。然而这对于一位兴高采  相似文献   

15.
梳理19世纪的中国史,会看见一条清晰的轨迹: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挨了一次打之后:1840年鸦片战争后,几个先觉者发出“睁眼看世界”的呼吁;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兴起洋务运动;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有了维新变法;1900年庚子之变之后,开始“新政”、“立宪”、“革命”……中国这个封建老大帝国的步履,不可思议的蹒跚、滞重,一步一停顿,以至于用上六七十年的时间,仍未能自强。  相似文献   

16.
正1894年甲午战后,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维新选择,然而由于实实在在的危机深深刺激着,中国朝野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迅速放弃了先前洋务运动这个"跛足的现代化方案",转身向东,学习日本,开始了一个维新时代。经过大约两年时间的奋斗,中国面貌可谓焕然一新,大有3年初见成效之气象。然而不到3年,"胶州湾事件"  相似文献   

17.
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年,每一天,是那样的短暂易逝,如果没有什么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就会很快地把它忘记,更不会有人将其著入史册。然而,这一年,这一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年,这一天,永远值得史学家们在中国历史上大书特书。这一年,便是人...  相似文献   

18.
韩洪泉 《文史天地》2014,(10):62-66
正1894年,清朝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则称之为日清战争。甲午战前,中国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30多年,综合国力有所提升,国际形象相对改观,民族自信心也随之大为增强。因此,在战前和战争初起时,国内的主战派对"蕞尔小邦"的日本全不放在眼里,国际舆论亦多有认为中国可能是战胜者。然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我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它实际存在的时间不过三年多一点。按传统的说法,1878年李鸿章派郑观应等人筹建,中间几经曲折,数易其人,终于在1890年开车生产。开工后营业兴盛,获利丰厚。1893年10月工厂毁于火,李鸿章派盛宣怀、聂缉椝负责清理规复事宜,后盛聂两氏在是局基础上改建为华盛纺织总厂,于1894年复工生产。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 (一) 关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主办人问题。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说法见之于《中国棉纺织史稿》,说它的主办人先是郑观应,  相似文献   

20.
朱宗震 《百年潮》2005,(8):46-5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他于1894年到檀香山成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年在广州发动起义开始,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