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名电影控,其实对日系影片并没有太多的热爱,但《金色梦乡》却是我格外喜欢的一部,倒不是说雅人叔长得喜感,演技超群,而是此片透露出类似星爷式的“无厘头”和对于人性的揭示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一个小人物突然成为了国民英雄,又突然被冤枉成杀害首相的凶手,这一路的追命逃亡堪称精彩.说是日本版的《肖申克的救赎》或许言之有过,但究其剪辑的绝妙和情节的跌宕起伏也足够经典了.  相似文献   

2.
赵畅 《文史春秋》2011,(12):23-28
说及园林,必定要说及苏州园林;说到苏州园林,则必定要说到陈从周。这个被日本人称为“中国园林第一人”、被美国人誉为“中国园林之父”的园林大家,他将自己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他毕生钟爱的园林事业。  相似文献   

3.
九叔     
豫子 《南方人物周刊》2013,(15):112-112
前些天,家里打来电话说正在平坟,三爷和九叔的坟在大田里,已经被挖掘机推平了。 九叔是三爷的二儿子,在我父亲那一辈堂兄弟中排行第九。我家三四百年间耕读行医,传到九叔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他自幼在三爷身边耳濡目染,长大后上了医专,后来分配到乡里卫生院,算是子承父业。堂兄弟11人,年幼时学医的不少,真正坚持下来的就他一个。  相似文献   

4.
对于很多人来说,“蔡智堪”这个名字或许挺陌生。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就在国内外有些名气。他不是谍报人员,他只是个侨居日本的我国台湾省商人。然而,在强烈的爱国精神驱使下,蔡智堪大智大勇,在号称“警察国家”的日本高层政界搞到了对外严加保密的《田中奏折》本,给了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们以重重一击。1931年8月,《田中奏折》被南京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公诸于世。虽然它被披露出来并未能让一贯媚日妥协的蒋介石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但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日本侵略的狰狞面目。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的反华人物中,国际教养大学校长中岛岭雄,是另一个典型代表。他被称为“反华学者代表”、日本学界的“反华英雄”。他以反华为己任,是日本著名的专事研究“分裂中国”的学者。他还是日本最早提出“中国崩溃论”的人,每当中国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抛出这一谬论;在中国经济发展时,又宣扬“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6.
叔梁纥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其中,“叔梁”是他的名,“纥”是字。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人们通常称之为孔丘。所以,按照今天的称名习惯,叔梁纥应被称为孔叔梁。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3,(1)
古代山西地区从西周到春秋时代600余年属于晋国领土。晋国是周王朝重要的同姓诸侯国,其开国君主叔虞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成王即位后将叔虞封于唐国,故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从此开始称作晋国。叔虞当时是怎样被封在晋国的?史书上有这样两种神奇而有趣的传说故事:一是说叔虞母怀胎后,天神曾托梦给武王:“我要你生儿子名叫‘虞’,将来作唐国君主。”叔虞降生后,其手纹果然组成个“虞”字。二是说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有一次和他弟  相似文献   

8.
何叔衡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秀才出身,为人正直善良,办事细致踏实。毛泽东夸他说:“何胡子是感情一堆!”他的好友谢觉哉赞扬他:“热烈的感情四射着,触着就要被他感动。叔衡同志是如此。他的感情,是统制在高度的正义感下面的。”谢觉哉还赞扬他说:“叔衡同  相似文献   

9.
林房雄是日本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兼评论家。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他的普罗文学创作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时,林房雄作为随军特派记者来到上海战地,以充满对“支那”嫌恶的笔触写下了战地报告文学《战争的侧影》。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沦陷之后,他作为日本文学报国会派遣的“文化使节”,多次往来日占区,参加这里的文学活动,频频发表意在指导中国文学运动的文章。战后,林房雄发表文章为侵略战争翻案,在日本舆论界、文化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侵华时期,林房雄的言论对台湾和中国大陆沦陷区都产生过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军国主义御用文人,林房雄的文化殖民活动招致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知识分子的批判,也受到沦陷区部分人的附和与吹捧。林房雄所描述的“他者”形象,为沦陷区某些文人接受,从而使林房雄的“他者像”与沦陷区某些文人的“自画像”达成“同谋”(或日“共犯”)关系。对中国的蔑视和贬抑态度是贯穿林房雄思想始终的中国(人)观,在他这个没有他者和外部存在的世界里,不断生产的只能是关于“日本”、“日本人”的民族统一性的话语叙述。  相似文献   

10.
一1928年8月1日,在日本流亡已有半年之久的郭沫若遭到日本警视厅拘捕,郭沫若心里马上明白了:东京的警视厅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你是中国人吴诚?”已在郭家门口的警察问道。“是的。”“你的真实姓名是郭沫若?”“是的,我就是郭沫若。”郭沫若镇定地回答,此时已没有必要隐瞒了。“请郭先生跟我们到东京的警署去谈一谈。”警察出示了拘留证,又当着郭沫若和安娜的面搜查了房间,查抄了郭沫若与他人往来的书信、他的日记、一些书刊等等。下午,郭沫若被带到位于东京日本桥的拘留警察署,关进拘留所。被东京警视厅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郭沫若并不感…  相似文献   

11.
缅甸人只有名没有姓。但绝大多数缅甸人,都习惯于在名字前面加一个冠词,以示性别、长幼、尊卑之别。 譬如:一个名叫“登”的男子,他自称或长辈呼唤,就叫他“貌登”(貌意为年青小伙子);同辈则叫他“哥登”(哥意为兄长)。如果“登”是个女子,那么长辈或平辈就叫她“玛登”,自己谦称时也用“玛登”(玛意为姑娘、姐姐)。对上了年纪或有了名誉地位的人,是男子就尊称为“吴登”(吴原意为叔、伯,此处转意为先生),是女子则尊称为“杜登”(杜原意为姑、婶、大妈,此处转意为女士)。  相似文献   

12.
“政策像外公,性格像父亲”安倍晋三出身于显赫的政治世家,有“纯种政治家”之称。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曾担任日本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外相,祖父安倍宽为众议院议员。在这几位长辈之中,对安倍影响最大的要数他的外祖父,日本前著名“鹰派”首相岸信介。  相似文献   

13.
《华夏人文地理》2004,(2):54-55
日本野口恭郎曾五次到中国的宁波,因为他竖信日本麻雀是从这个港口城市漂洋过海传到日本。起码“麻雀”的日文发音与宁渡方言中麻将的发音一致,据野口考证麻将大概在1009年前后就进入日本了,最初在艺术家和有闲阶层中流行,后来逐步被社会各  相似文献   

14.
虽然推理小说一向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闲书”,一些推理小说作家在日本也被一些学者不无讥讽地说成是“四流、五流”作家,但是,很多推理小说却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是一个不可否认和忽视的事实。近年,赤川次郎的名字又为我国许多读者所熟悉,他的许多作品译介到我国,如何全面地评价他的作品也是一个值得一谈的问题。赤川次郎(1948— )是继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西村寿行等人之后崛起的又一位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他的新社会派推理小说在日本推理小说界独树一帜,许多作品被不断地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他还被誉为“现代的炼金术师”。  相似文献   

15.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16.
倾心之谈     
直到回京那天早上,我还是不能理解他。他好像是打定了主意,要把他一生的秘密都告诉两个从北京跑去的“女娃娃”——他这样叫我和摄影师梁辰。我们就叫他叔。  相似文献   

17.
自称逍遥派的李长声1980年代末来到日本,“就完全逍遥了。”他引用周作人的话形容存日本的生活:“有公民的自由,没有公民的责任。”日本的政治家除了选举时才满街叫喊投他一票,平时并不要求国民关心国家大事,而是极力让咽民有一种“我办事,你放心”的态度。这一点和国内差别很大,“中国人好像自古就爱关心国家大事,而我最讨厌关心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18.
肖可霄 《世界》2013,(4):136-137
上述小说中“何总”的原型——何伟昌先生,此刻就静坐在我对面,悠悠地喝着红茶。彼时,何与海岩其事,海岩是他老板。有些小说细节,就这么讨论出来。可就在刚刚,为完成本次特别拍摄,何伟昌在行政酒廊正襟危坐拗好造型后,就“穿越”到酒店客房的大床上,奋力做韩国乌叔江南Style状。令人钦佩的是,他十分配合地认真热舞,以致细汗涔涔,摄影师也才得以漂亮地抓拍到经典镜头。  相似文献   

19.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本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原名绛)黄宗羲(字太冲)改名维,号太炎。章太炎曾经参与百日维新,后又投身民主革命,因生性傲慢,举止怪异,而被讥为“疯子”。其实,他的“疯”极奇、极异、极含大智、大勇、大谋、大略,为人未有可及者,被称为近代学界第一疯人。一、奇妙“疯子”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章太炎东渡日本,主编《民报》,在留日学生及同盟会员欢迎会上,针对社会传闻“疯子”一事,以“不怕有神经病”为题,作即席演讲。发表了一通奇妙的“疯子”论。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  相似文献   

20.
父亲从小在家乡就被誉为“神童”,他很小就中了秀才,然后又中了举人。之后他到了万木草堂,碰到了康南海(康有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在万木草堂,他跟康南海一番谈话之后,他的眼界大为开阔,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事,觉得不能再读那些古书了。从此之后,近代史上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里面,都闪现着“康梁”的身影。“公车上书”算是父亲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说是近代学生运动的开端。到他25岁的时候,“戊戌变法”又开始了。在“戊戌变法”中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光绪皇帝接见父亲,但是却没有办法听懂父亲的广东话,而父亲又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只给他封了一个六品的小官。但是他在背后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舆论上,他在《清议报》、《时务报》上撰文鼓吹变法,由于他“笔端常带感情”,文章很能感染人,所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之后,父亲逃亡日本,在那里呆了十几年。在开头那几年,他学习日文,看了许多当时日本翻译的欧洲的那些文章,思考了许多问题。后来他又在日本创办了《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