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亲     
黄海林  卢元俊指导老师 《神州》2012,(16):F0003-F0003
我的母亲不是我的生母,也不是我的继母,如果她不是我的母亲,也许我是她一生都不想见的人。  相似文献   

2.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相似文献   

3.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2,(16):28-28
“要忍。”这一句话支撑着我穿越南极、北极、灼热的沙漠以及酷寒的山间。杂乱的娱乐圈里我从未走过歪门邪道,也是因为“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于我而言是规范,也是法律。  相似文献   

4.
我爱母亲,但我也嫌她烦。我总是视母亲为我的付出为理所当然,甚至还觉得母亲喋喋不休的嘘寒问暖实在令人烦不胜烦。这种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不孝心理一直持续了好多年。我想如果没有那天晚上的意外情况,我依然还要不懂事下去。三年前,并不富裕的家里拿出一万两千元把距分数线几分之差的我送进我们那里的省属重点。我薄薄的负疚感在拿到通知书那一刻就烟消云散了,丝毫不愿多想父母省下这点钱的不易。开学之前,是为期一周的军训。我为能够逃开母亲的情感压力而万分高兴,对母亲的叮嘱都是左  相似文献   

5.
那年夏天,村里在通了几十年电后突然由于种种原因又断电了。 我和女儿回村度假,女儿还惦记着每天晚上看动画片的事,母亲却对女儿说:别说看电视了,就是电灯也没有了。那就意味着每天晚上要在油灯下活动了。  相似文献   

6.
呼唤母亲     
六年前的母亲节,我的爸妈到法院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当律师问我是否服从判决,跟着爸爸生活时,我只是一个劲儿地哭,却什么也不说。望着母亲那布满泪痕的脸,我多想说:“妈,你别走。”可我,直到母亲离开,也没有说。当我隔着房间的窗户,望着母亲搬完家具,乘车离开时的身影,我多想追上去,呼唤母亲留下,可是,我仍旧设有说。听老人们说,梧桐树是所有树的母亲,如果想妈妈了,有话想对她说,那就悄悄地告诉梧桐树,梧桐树就会悄悄地把话告诉母亲。于是我便在门前,种下了一棵小小的梧桐树。每天我像照顾孩子一般,为梧桐树浇水、松土,悉心地照料着。六年后的今天,又是一个母亲节。我含泪将一朵百合花用红绳吊在那梧桐树的粗壮臂膀上,我希望,母亲也能闻到这花香。  相似文献   

7.
湖北黄冈是我母亲出生之地,也是故乡。我虽去过武汉好几次,却从来没有到黄冈去过。母亲的故乡现已改为武汉市新洲区,听说是1951年由黄冈县析出,置新洲县,1983年划归武汉市,不过在我家里继续按母亲的叫法。2002年秋,有机会回国,便安排好了,和妹妹为伴,去湖北黄冈故乡走一趟。  相似文献   

8.
看电视     
正我家的电视机拿出去修理了,所以,我有两个多月没有看电视。没有电视看的那段时间,我放学回家主要是看书,有时也和哥哥打打扑克。除了完成作业之外,我还能复习和预习功课。就这样,一个学期过去了。等期末考试结束后看到自己的成绩,我惊讶了。母亲也很惊讶,因为我的成绩好得出人意料。但是,电视机修好后,母亲又开始教训我了:"你总是看电视,这可不行!"我想我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看电视的问题了。过去,我总是忍不住地想看电视,一有空  相似文献   

9.
我的前半生 1976年,我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山村.我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8岁时,父亲所在煤矿大爆炸,他有幸躲过了一劫,煤矿关停后被安置去了湖北沙市,我们全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城市.由于母亲没有城市户口,在城里我们被称作"半边户",所以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城市.我的母亲是一个文盲,没想到若干年后,...  相似文献   

10.
奔赴远方我的家在湖北省汉阳县蔡甸,在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边。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生活。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又是小脚,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非常贫穷。我常常问母亲,我的父亲到哪里去了,她只是暗自垂泪。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父亲陈昌浩当时参加了革命,是红军中的一个高级指挥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民党到处搜捕我们。当时在家乡实在危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母亲带着我的哥哥和我,躲在武汉一个亲戚家。1937年的一天,我父亲突然出现了,那一年我9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父亲。当时我呆呆地看着他,觉得很陌生,没有多…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手     
母亲忙完家务,坐在沙发里向妻要剪子。妻翻了几个抽屉也没有找到,现在都不做针线活了,要找把剪子真是不容易。“我记得放这儿的,怎么找不到。”妻咕哝着。我问母亲找剪子做什么,母亲说要剪指甲。妻从抽屉里拿出指甲剪,说用这个吧。母亲接过指甲剪,看了半天,笑着说:“我一直都是用剪刀剪指甲,这个我还用不惯。”“让我给你剪。”说着,我顺手接过指甲剪。母亲不同意,看我执意要剪,而且她确实不会用指甲剪,就迟疑地伸出了手,脸上竟然有点难为情。我抓住母亲手掌,摊开,我吃了一惊,这是母亲的双手吗?母亲的手怎么是这样的?粗糙的手背上,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12.
碗里没有了油泼辣子,再长再宽的扯面吃起来也不香。女儿给陕西乡村中的奶奶打电话,说俺爸碗里没油泼辣子,吃饭嘟嘟囔囔泼烦死人咧。没过三五天,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邮寄来一大包辣椒面,不只是我,女儿的碗里也红红地飘了一层。  相似文献   

13.
正暑期的行程里本来并没有一个叫"久吉"的苗寨,甚至也没有剑河之行,我和孩子最初只打算回老家去接她母亲。之前,她母亲因为回故乡支教,已于半月前跟几个朋友先行去了。她来电话说,他们的活动已经结束,与她同行的朋友也都回来了,只有她还继续留在老家等候我和孩子去接她。按我原本的心思,我只想借机在老家多呆些时日,一来那时湖南正值暑期高温天气,而凉爽的贵州乡村则正适合我们度假;二来我也想带孩子多在故乡感受一下乡村生活……所以,实际上最初我们哪里也不想去。  相似文献   

14.
老伯之牙     
《南京史志》2011,(8):22
儿子"我们一家人,天天都有好饭菜吃。弟弟也是母亲所疼爱的宝贝,为什么只给他一点一滴的奶水喝,并不给他吃饭菜呢?"妈妈"因为小弟没有牙齿,不会咀嚼东西,所以只好吃奶。"儿子"我看隔壁老伯伯,嘴里也没有  相似文献   

15.
日军从衡阳侵入祁东时,我正在洪桥街上办事。一时间枪声大作,老百姓乱纷纷地向街外两边山上逃跑。我也很惶恐,赶忙向老家黄土铺石亭子跑。到家时,母亲正搂着我的一对儿女,眼巴巴地盼望着。我妻子去外婆家没有回来。我就用一对箩筐,一头放着3岁的儿子,一头放着1岁的女儿,和母亲一起,跟着乱哄哄的村邻,向山上逃去。  相似文献   

16.
在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前夕,我专程去了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热乡的班觉伦布村,这里过去是西藏大贵族帕拉的庄园。访问了该村的几位农民,将他们的谈话实录下来,让大家一起来倾听一下西藏农民发自内心深处的想法。我这一辈子也知足了我叫格登桑姆,今年80岁了。说起我这一辈子,真是酸甜苦辣什么味都有。我生在班觉伦布村,因为妈妈是帕拉家的朗生(奴隶),我一生下来也就是朗生。我的父亲是谁,长得什么样,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小时候我一直和母亲住在又黑又潮的朗生屋里,妈妈为帕拉家织氆氇,每天天一亮就到庄园里干活,早晚由主人供…  相似文献   

17.
安化擂茶     
巴陵 《文史月刊》2009,(9):59-59
安化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梅山古邑,我常听母亲提起安化擂茶,也常听她念叨喝擂茶的繁琐,记得最清楚的是喝好擂茶,要去安化,才知道那些讲究和韵味。安化是我的家乡,在家乡呆了19年,我却没有好好喝过地道的安化擂茶,更没有做过深的品味。  相似文献   

18.
1953年夏天,我的母亲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后,立即返回祖国。不久,我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降生了。为了让母亲尽快投身教育事业,为刚刚摆脱战乱的人民共和国培养师资力量,外公朱德有意把我留在身边。从孩提时代时到“文革”初期,我便一直生活在中南海。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外公和刘少奇两家是邻居,不仅大人相敬如宾,孩子们也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9.
我这九十年     
难忘的校园生活 1915年11月3日,我生于福州市一个破落的中产家庭,有一姐一弟。父亲高渠畲供职于泉州中国银行,平常不在家,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团聚数日。因此,我很少与父亲交流。母亲张佩芳没有什么文化,长年念经吃斋。平日操持家务,闲时爱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幼时也染上打麻将的习惯,过年过节常一赌为快。上学后,我就再也没有打麻将了,甚至打扑克,我也觉得是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20.
来信     
于丹·游园惊梦我对戏曲了解不多,以前也从来没有看过昆曲。记忆里的戏曲就是儿时和母亲一起看的诸如《七品芝麻官》《王老虎抢亲》等露天电影。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是戏盲的我,读到贵刊2007年11月号中于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