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李志雄 《旅游》2003,(11):14-15
“有十年之久了”张羽对我说,“辞去那份很悠闲也很拘束的工作,远离都市的喧嚣,让山的清新洗净心肺,忘情地与近似清苦的淳朴的人们轻松地交友,看他们那都市中很难见到的灿烂笑容,听他们为一小点新奇就喜悦地诉说一挂车的笑语。我们就想过这种日子。”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看了一部很感人的电影,《My Name is Khan》(港译为《阿汉正传》)。这部电影被喻为印度版的《阿甘正传》,寓意却比后者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1999,(1)
看外行如何教训内行,是很有趣的。最近就有位显然不以研究历史知名的喻权域先生,来向史学家们讲解“怎样编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讲得妙趣横生。他是这样起讲的:“我们要认真考虑中共党史的主体应该是什么?”这是假定他的  相似文献   

4.
“伤害李开复的也请处理一下” 人物周刊:最近打击网络“大谣”在主流媒体声势很大。秦火火等人因为造谣被抓,你怎么看这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亲情N次方     
严珺 《神州》2011,(13):82-84
最近迷上那部很火的《家,N次方》,单单是看着人物海报,就让人有一股想一口气看下去的冲动。赵宝刚,不用说了,从来是电视剧质量的保证,不然怎么会从他手里出了那么多一部又一部引发观赏热潮的好片子?宋丹丹,更不用说了,从小看着她那些经典小品长大的,本身也是个实力派,人家演技就在那摆着呢,你不服还真不行。还有被赵导一手捧红的,《奋斗》里人人都喜欢的那个重情重义的华子的扮演者朱雨辰。还有那个酷劲往那一摆,还真有那么点年轻版刘德华的意思的何刚等,都足  相似文献   

6.
最近,班里有小朋友带来一张拼图,女儿对此很感兴趣。为此,我和她一起去书店选购。拼图里有彩色的画面、动听的故事、巧妙的布局……让人应接不暇。小小的拼图,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玩法:看图画、玩拼图和讲故事。有时我会和女儿一起看复杂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我在搜集整理豫皖苏解放区货币史料时得到一些徽章,多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徽,其中较稀罕的是,一枚为“中州农民银行”行徽,一枚为“汉口人民印刷厂”厂徽。这些徽章都是用于佩带的胸章。当时觉得它们互相不联系,也没有太在意,搁置一边。最近看了几份资料,才发现几枚徽章互相关联,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峰 《世界》2006,(6):37-41
这一话题很有意思,也很重要。在今天,中国的网民人数已逾1亿,这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可以称为“网络社会”之形成。确实有那么多的人在“网络社会”上生活。面对这一现象,议论很多,正形成一个关注的热点。各种各样的观点部出现了。我想,对这一现象,还应当从根本上去思考一下,也就是要追问: 网络对于当代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妨先来看一看,网络实际上给了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别处     
《旅游》2009,(9):6-6
舒秋玲老师和王郢是我们这期西藏选题文字方面的主力作者。 其实,西藏选题的做法多到N+1种,我记忆最深处的还是十年前刚刚入行时看到兄弟杂志上的那期《进藏,进藏,进藏》,那时的我仅看这六个字,就已经两眼放光了,觉得真是很有力,很有节律感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徐静蕾最近人气很旺,关于她的话题最多的是她的“老徐博客”。在名人博客中,徐静蕾的博客访问量可谓日新月异,有如股市中的黑马,涨势喜人。见到徐静蕾,自然免不了恭维一番老徐博客,她却是一副很谦虚的模样。这个曾经被称作“花瓶”,现在又被叫作“才  相似文献   

11.
施培毅同志不是诗人,以前在《安徽日报》社一起工作的时候也没见他写过诗,只知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样样都欣赏,文化底蕴深厚,文史知识丰富,是个才华横溢的大脑袋才子。最近看了他在临终前几天出版的《文革打油诗存》(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才知道他不仅是个老记(者)、老编(辑),而且还称得上是位诗人。施老培的诗是在“文革”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正如他自己所述,被关在“牛棚”里,无书可读,无任何娱乐可言,便同邹人煜等“棚友”,比着背诵诗词,于是产生了“与其借古人之杯酒浇自己之块垒,何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多久     
最近听到的两句话都让我很吃惊。一句是一位白领小姐说的。她说她不喜欢考古,“考古和我有什么关系?”她问。另一句是朋友转述一位意大利人的话。意大利人说中国人很奇怪,总觉得自己被西方国家欺负了。对受屈辱的历史,耿耿于怀。其实,近代的中国人和当代中国人不是一回事啊。  相似文献   

13.
心曲 《南京史志》2013,(11):64-64
亲爱的心曲姐姐: 你好!我非常喜欢看《好家长》,特别是你的文章给我很多启示。最近很迷茫,到了高一,学业负担很重,许多事情都很初中不一样了。父母虽然说,只要努力了就行,但是每次考试后,都是着急看分数,看排名。老师也会说,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只要过程好了,结果自然就好。  相似文献   

14.
“所有事情都会有结束的一天,那不如我们不要看那么远,就看现在好了。现在发生过的,有动过情的,就是永远了”  相似文献   

15.
朱红  谷岳 《旅游》2009,(11):28-31
在网上看谷岳的博客.觉得他胆子大,很有冲劲儿,性格应该是特别开朗外向的。他敢把美国一个不错的工作辞掉,背着行囊走世界.而且还是以一路搭陌生人车的方式。另外.他还应该是很滔滔不绝的人,他在电话中告诉我.路上遇见了很多好人和好玩的事.似乎不说不快。  相似文献   

16.
首轮志书大多没有将家庭作为一个章节来记述,有关家庭的内容被分割到各个部分记述,如生育等家庭的重要功能被划分在人口章记述,而家庭收入则在人民生活章内记述。而据人口学的观点,家庭收入对家庭的生育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志书将这两部分内容分割开来记述就人为地割裂了事物的联系性。所以在第二届志书中设立家庭章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7.
驴子与狮子     
有一只驴子和一只小狮子是朋友,同住在一个半坡的山岩里。由于狮子还小,身上又光秃秃的,脑壳也很难看。他俩虽然是朋友,可黑驴子很瞧不起小狮子。一天,小狮子向驴子请求说:“大哥,我想请你带我去闯闯,见见世面,学点本领,老呆在这个地方有什么意思呢?”“小傻子,你真是不知足。”驴子说,“这里有牢固的房屋,舒适的住宅,不是很好吗?至于本领嘛,你看,山羊、野兔谁敢惹我!只要我叫一声,踢一下脚,它们就会被吓跑。我在这里过得很快活,你若要去,就自己去吧。”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正我是上海的一名退休文艺工作者,也是贵刊的老读者。退休以后,孩子们怕我寂寞,就经常买一些杂志给我看。慢慢地,《环球人物》就成了我最喜欢看的杂志之一。贵刊的文章有一个特点,文字都很干净、流畅,有些文章的角度也很不错。特别是对一些老专家、老学者、老艺术家的专访,很耐看。这些老同志人生经历丰富,他们的思想很成熟,能够讲出很有智慧的话。像最近刊登的专访电影评论家戴锦华的文章就很不错,她敢讲真话,讲得也很有道理。贵刊也报道过一些当红的年轻明星,照片是很漂亮,但对像我这样的老年读者来说,他们说的一些话还是有些浅薄。希望贵刊对年轻明星的报道,可以多登点漂亮的照片,而专访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有思想、有深度的大家、名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10,(43):10-11
如果不是最近的那场骂战,我大概不会去看周立波的微博。 虽然后来更多被提及的足“网络公厕论”,但最初的引爆点大概是那两条说上海火灾的微博。周立波同时做了两件在网络世界不受欢迎的事:表扬政府的“快速反应”和说自己“真的、真的、真的很难过”。前者被骂献媚,后者被视为煽情,引起了网民对另一位曾经含泪的上海人的联想。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拒贿     
富春 《文史天地》2003,(7):62-62
邹韬奋从1926年起就在上海主办《生活》周刊。1930年春,有位读者写信给邹韬奋先生,揭露国民党交通部长王伯群贪污挥霍,生活糜烂,虽然年过五旬,仍逼迫上海一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做他的小老婆,且婚礼之奢侈不亚于蒋、宋的豪华气派。韬奋先生看了信后,派人明察暗访那位读者来信属实,便对来信略作润色,加了编者按语,准备在“读者信箱栏发表”。正当稿件排印时,王伯群得知了此事,他连忙派了商务印书馆一位“交际博士”和韬奋先生的老相识,带了十万大洋前往《生活》周刊社同韬奋先生“谈判”。“交际博士”先开口:“邹先生,王部长最近拨了一笔公款,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