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光 《贵阳文史》2009,(2):44-45
2007年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新书《南明河》。在这本书的第299页上有一张照片,说明是:“昔日中华南路上的照相馆”。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这张照片拍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是那一家相馆的摄影师所拍?中华南路历来是贵阳市最繁华的路段,然而照片上却看不到一点繁华的景象,商铺、居民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行人绝迹?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让人终身难忘的、惨痛的日本飞机“二·四”轰炸说起。  相似文献   

2.
2007年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新书《南明河》。在这本书的第299页上有一张照片,说明是:“昔日中华南路上的照相馆”。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这张照片拍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是那一家相馆的摄影师所拍?中华南路历来是贵阳市最繁华的路段,然而照片上却看不到一点繁华的景象,商铺、居民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行人绝迹?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让人终身难忘的、惨痛的日本飞机“二·四”轰炸说起。  相似文献   

3.
小禾 《名人传记》2015,(1):32-32
这张照片是毛泽东的儿媳、毛岸青的夫人邵华当年从新疆监狱出来后回到延安拍摄的,图中后排正中即是邵华.其他孩子则是她的狱友——父母战友们的孩子。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由邵华本人保存着。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常熟档案馆保存着一帧1958年8月周恩来总理为曲艺演员签名留念的珍贵照片。照片中一边是日理万机、世人敬爱的共和国总理,另两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演员。这帧照片是笔者从王义梅女士处征集到的,在20世纪80年代,她曾是虞山镇文化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她为笔者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一段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1997年3月初,八届政协第六次会议正在北京召开,第十世班禅大师的母亲索朗卓玛接到一个电话,说一位大学教师张钦要来看望她老人家。索朗卓玛使劲搜索自己的记忆,怎么也想不起张钦这个人。3月8日,这一天正是国际妇女节,老人家在寝室安坐着,等待着那位素未谋面的客人。下午3点,当张钛夫妇抱着一张大幅照片走进来的时候,索朗卓玛的眼睛湿润了,她被一个汉族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了。看着这张照片,老人回忆起了那个年头,那个场景,她紧紧握着张钛的手,许久也不松开。这张放成24寸的照片拍摄于38年前,画面是年轻的十世班禅正在和一位汉族…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张看上去让人心酸的照片。照片上左边是范用,右边是金玲。金玲,就像大树下的一棵小草.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谁。她只上过中学.但由于文字功底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人民文学》的编辑。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旅游》2012,(9):242-243
喝茶讲究的是品;欣赏一张好照片,也如同品一杯好茶,回味悠长。与茶水相比,糖水的味道甜而腻,这也是“糖水片”名字的由来,泛指那些视觉感受良好、心理感受平淡的照片,在旅行照片特别是风光照片中尤其多见。如何在甜得发腻的照片里加入些不一样的回味?简单七招,让你的拍摄品位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8.
这张照片是2009年第一次采访姚晨时拍摄的。她当时的助理说,“她特别不喜欢拍时尚大片,因为身体被使劲扭曲,现在拍照自然多了,可她还是不愿摆一些明星特有的pose。”  相似文献   

9.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摄影者从不同的角度拍下了幸存的金陵大报恩寺宝塔顶铁盘照片。其中一张是1890年外国传教士拍摄的,另一张由著名历史学家朱侯摄于1935年。这些珍贵照片使我们仿佛看到六百年前郑和参建大报恩寺塔的壮观尊容。然而,到底是谁保护了报恩寺塔顶铁盘?百余年来这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岁月     
电话铃响了。“你找谁?”我问。“我找胡铭心同志。”一个女同志的声音。“我就是!你是谁?”“我是陈彬彬,铭心舅舅,你还记得我吗?”陈彬彬!?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手头还有一张她当年的照片,梳着两个小辫子,一脸稚气,当时她才十一、二岁吧?可现在,已经是四川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丈夫是名作家徐迟,女儿是名演员白灵,她现在也该有五十七、八岁了。我怎么会忘记她呢?老年人本来就爱回忆.何况是对那沸腾的战斗岁月,那生死系于一线的时候。1948年底,我那时也才二十一岁,社会职业是中学数理教师,是中共地下市委武昌地区中学联合…  相似文献   

11.
编辑手记     
房间暗了下来,我们看着斯特凡妮辛克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几个月来,她一直在拍摩门教基要派信徒的生活,这些信徒因他们信仰一夫多妻制而为我们所知,但斯特凡妮拍出的照片诉说着更深刻、更丰富的故事.因为摩门教基要派信徒信任她。  相似文献   

12.
钱江 《炎黄春秋》2006,(6):54-59
春天来到京城的时候,作者整理《人民日报》史料,发现了拍摄于1948年春天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位年轻女编辑卞仲耘——当时人民日报社仅有的几位女编辑之一。随后我又发现,这位1938年投身革命的前辈竟是“文革”中北京“红卫兵运动”的第一个殉难者——1966年8月5日在她工作的北京师大女附中被自己的学生打死!从《人民日报》的创建者之一到“文革”的最初殉难者,她的生命轨迹怎样迤逦而来,又怎样突然地被“文革”所阻断?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回忆;照片中散发着亲切、祥和,照片中透着浓浓的情,深深的意;年轮,在这一刻刻下重重的一笔,历史,在这一刻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揭秘茂陵     
上个世纪70年代初,陕西兴平文化馆的申馆长,急匆匆地来找我手上拿了一封有上级批文的英文函件。并附有一张照片,函中说,写信者名叫大卫,是二战期间执行任务的一名美国机长。照片是从B29战鹰上俯拍的,在飞往日本的途中,他和其他飞行员都把照片上这个巨大的“东方金字塔”当作导航地标参考。他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古迹?  相似文献   

15.
文史博览     
毛主席第一张 标准像的产生 建国初期,一张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毛泽东这张照片,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合体的中山装更显得姿态端庄,自信而坚毅。从1950年初到1951年,这张照片印制大小不同的规格11种总共2000多万张,在国内外广泛发行。 但是,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0年初,身为中国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的萨空了,偶然看到了美国的《工人日报》同时刊登的毛泽东、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片,显得威风凛凛。而毛泽东主席的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张被认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标志性的照片。一排解放军战士整齐地站在国民党总统府门楼上。这是为拍制电影留下的照片。另一张照片,是几名解放军战士爬上总统府大门门顶,扯下象征国民党统治的旗帜。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翻出一张66年前自己拍摄的照片,那是我国舞蹈大师戴爱莲从英国回到祖国后首场演出的精彩一瞬。照片上是她根据我国音乐大师马思聪  相似文献   

18.
古良 《世界》2008,(5):146-149
若问,如何能在旅行中得到一张好的照片?会叫所有拿着专业相机,穿着摄影背心的人抓耳挠腮。虽然这是个很傻很天真的问题。却也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不过,人道是不变的,人只对人更有兴趣。风景中有人,会更生动一点。人带有情绪,会更容易引起心理的互动反应。情绪中以高涨的热情最具有表现力。所以,在旅途中,尽情地跑到各地的欢庆当中去吧,去寻找你最想要的那一组照片。  相似文献   

19.
郝丽云 《文史月刊》2009,(10):50-51
这张照片摄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距离今天100多年了!这是山西怀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张摄于1924年的老照片。照片上31位青年英姿勃发,神采奕奕。前排有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后排有邓小平。这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的合影,记录了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20世纪20年代远涉重洋,在欧洲寻求救国真理的一段历史。而生前珍藏着这张照片达半个世纪的,是照片中第二排左起第一人柳溥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