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玉器有璇玑形玉环(玉圆孔边刃三牙器)、玉镞(包括方、圆两种锥形器和四式玉镞)、钏、耳坠、管、环以及鞍形饰、马蹄形饰共35件。玉圆孔边刃三牙器应为女巫事神的玉神器,玉镞中的12件用作尸主口中之唅(琀),体现了鬼神食玉的原始巫教理念。由于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墓葬的地理位置靠山面海,不可避免带有海洋性文化的特点,玉圆孔边刃三牙器就是海洋性玉文化的的象征和例证。距今4500年前后,女巫以玉圆孔边刃三牙器事神,标志着其原始宗教仍处于女巫事神的早期阶段,远远落后于东北夷、东夷两大玉文化男巫为教主的阶段。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前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该文化处于北夷、南越两大玉文化板块之间,昊夷玉文化板块之东,故厘定为莱夷玉文化板块。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玉器中的玉圆孔边刃器的出现,是莱夷玉文化板块即胶东半岛玉文化板块的标志和结晶,而胶县三里河一带也就是两个玉文化板块的碰撞带和撞击点。  相似文献   

2.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自1987年首次发掘以来,遗址区内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凌家滩遗址...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小南山遗址出土遗存划分为小南山文化和新开流文化两种文化遗存,对二者的年代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查海遗址的分析,建立起兴隆洼文化及该文化玉器发展的年代标尺,为相关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判定树立了参照系。继而讨论了塔布敖包遗址、哈克遗址第一期遗存及北山洞遗址第三期遗存的年代,明确了三者的年代晚于小南山文化,而与兴隆洼文化共时。梳理了公元前5000年以前东北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玉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4.
穆朝娜 《收藏家》2012,(7):33-38
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是分布于辽宁西部、内蒙东南部和河北北部的一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玉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良渚文化玉器共同构成北南两大玉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 0 0 4年3月2 3日至2 6日,南阳师范学院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在独山玉产地———南阳召开了中国南阳独山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同时召开了中国南阳独山玉文化阶段性研究成果评审会。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会长、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和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原河南省文物局局长杨焕成先生共同主持。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南阳师范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先后参观考察了南阳独山玉玉矿、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华玉文化展厅、南阳独山玉文化阶段性研究成果展,听取了江富建代表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6.
从东北亚视野,探索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距今8000—7000年前),中国东北兴隆洼遗址,俄罗斯滨海地区鬼门洞及日本福井桑野遗址出土相类似玉器,包括玦饰、匕形器、弯曲条形器等组合。由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实验证实鬼门洞的玉玦是通过砂绳切割技术开口,这是一种以砂、绳子和水结合,对玉器加工的技术。同样的技术在兴隆洼和桑野出土的玦饰上被证实。因此,从空间、时间、玉器组合及制作技术,证实在7000年前后,中、俄、日上述三处的遗址可能存在共同玉器文化的因素。最后,讨论了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玦饰的起源和传播关系:一、按现今东亚玦饰整体分布,8000多年前原生玦饰玉文化在辽海一带已经形成。在距今8000—7000年间,玦饰范围已突破辽海地区进入河海平原及山东丘陵一带,是东亚最早玦饰的分布圈。二、早期玦饰的传播,是玉器组合的扩散。  相似文献   

7.
李天明 《丝绸之路》2013,(11):58-6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即以崇尚玉器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玉器文化而遐迩闻名。中国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8200年前,如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玉玦和辽西查海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管状玉玦和匕形饰等。中国西北地区的黄河流域和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远古三大玉文化之一——齐家玉器的重要发现地。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流域,西抵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畔。玉琮一玉琮二玉琮三玉琮四  相似文献   

8.
稻作农业的史前发生发展催生出长江流域的史前经济一体化,尤其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稻作农业开始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主体。随着农业经济的革命,长江下游出现了极为繁荣的玉文化景观与符号体系,玉文化革命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一体化事件。从发生期的马家浜文化,到新变期的崧泽文化,最后发展到高潮期的良渚文化,玉文化成为长江下游区域性文化统一的符号标志。长江流域的稻作经济一体化直接催生了良渚玉文化的环太湖统一,而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最为突出文化表征是玉礼器符号体系的建立,而以玉钺、玉琮、玉璧、玉璜、玉冠状器、玉锥形器为核心文化要素的良渚玉文化六器,其中四种类型直接(玉琮、玉璧、玉璜)或间接(玉钺后来衍化出玉圭与玉璋)成为三代国家政治统一之后的礼制六器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9.
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周世荣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精美的玉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货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唯一的以大量玉器和以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作为主要特色的古文化遗址。良渚安溪一带,清末即以出土玉器闻名...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遗址探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遗址探查方法,普查难度大,影像上不能直接识别小型遗址.为此,应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遗址探查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了基于地物空间关系知识、多源信息复合探查的思路.应用结果以巢湖柘皋区为例,将该区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古河道信息层和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标注为独立物(其中包括已知、疑似遗址点)层叠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总结已知遗址点的分布规律,筛选出疑似遗址点,并将其GPS定位信息与近期巢湖文物管理部门野外实测记录对比,提取的疑似遗址点中包含了普查记录的遗址.3s技术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考古普查工作节省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1.
闻惠芬 《东南文化》2003,(11):46-51
受生存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吴地早期玉化之内涵实质包含着中国传统化的基本核心。《易经》为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几千年来,固定着华夏民族的思维程式。然今人皆知《周易》而不知《连山》,不知易之真正泉源乃吴地玉化也。  相似文献   

12.
周晓晶 《收藏家》2012,(4):67-71
玩赏与实用皆宜的文房用玉以优良玉料雕琢的文房用具,既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又可作为雅玩和陈设品,因此自宋代以来,文房用玉就深受社会上层的欢迎,使用量很大,住玉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的义房用玉与其他玉器一样,在数量和质最上都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周晓晶 《收藏家》2012,(3):70-74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玉器具有各个历史时期数量不均衡的特点,这是由其减品的来源所决定的。辽博玉器藏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原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古物馆的藏品;二是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从哈尔滨迁运来的住解放战争中征集的文物;三是解放以后的考古发掘品与征集传世品。考古发掘品以红山文化玉器和辽代玉器为主,  相似文献   

14.
周晓晶 《收藏家》2012,(5):32-36
若描若绘的玉图画玉 图画,是指在玉器上雕琢绘画或书法作品作为图案装饰,这类玉器始见于宋代,盛行于清代,多以浅浮雕技法施于山子(图48)、插屏、笔筒、如意、扳指、鼻烟壶、佩饰、镶嵌饰等面积较大的玉器上。  相似文献   

15.
蒋卫东 《收藏家》2009,(11):11-16
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的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东吴归晋,短短九十余年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的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将军百战、慨当以慷、英雄辈出、雄姿英发的时代,是一个风云际会、扑朔迷离、充满引人入胜历史情节和艺术魅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thd jade of Hongshan. It defines the Jade by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ampl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ade and Hongshan Culture.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early, the generating of reseach and the expanding stage.In the end,it points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魏三纲 《收藏家》2010,(1):47-48
洛神赋十三行,亦称玉版十三行,中国书法之重要物证,为历代珍藏。自清末由内府流出,世间存碧、白玉版两本,真赝难识。  相似文献   

18.
南宝力皋吐墓地既含有与小河沿文化、偏堡子类型等周邻文化相对应的成份,又有来自北方尚不确定的一些文化因素,以及自身特点鲜明的陶器群。这种多元文化构成是南宝力皋吐墓地最显著的特征,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与已知的考古学文化不同,而是一种尚未被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拟定名为南宝力皋吐类型。  相似文献   

19.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22公里的河盐湖径保尔草场。2011年10~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调查确定遗址面积约5平方公里,发掘面积为150平方米,清理的遗迹有矿坑、防御性建筑、作坊、灰坑,出土陶器、石器、金属器、玉料及毛坯等200余件。从发掘资料看,遗址的年代下限为汉代,是目前在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矿遗址。此次发掘为研究骗马文化提供了新资料,出土的玉矿原料为研究马鬃山玉矿的矿物成分、矿藏成因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地点可分为九个区。分析这些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及分区可知二里头文化南传的路线和时间,而传播方式在不同时期和背景下有所区别。二里头文化的南传开启了南方地区古代文化宏观上伴随中原地区文化变迁的新阶段,南方地区也以此纳入了以中原地区为主体的历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