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阳 《旅游纵览》2013,(10):203-204
世界遗产是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而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更是人类无法推卸的责任,研究世界遗产有利于更好的管理世界遗产。2013年6月21日上午,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这有利于保护天山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文章在梳理中国世界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天山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世界遗产》2010,(4):6-7
<正>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意见》,将元上都遗址列为我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目前,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在  相似文献   

3.
国外     
《世界遗产》2013,(4):29-29
埃及社会动荡"连累"埃及世界遗产埃及局势发生动荡以来,在埃及世界遗产所在地偷盗文物、私挖遗址遗迹周边土地现象日渐增多。在世界遗产大会召开前,埃及掀起了一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运动。6月12日,埃及世界遗产国家管理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希望申请更多遗迹成为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4.
周剑生 《中华遗产》2005,(1):124-127
战事频仍的中东地区,文化遗产已成为战争袭击的目标,许多世界遗产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具有1500年历史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人为地无情摧毁,这座世界最高的石雕,已经变成了片废墟,成为人类文明的悲剧。在伊拉克,战争毁掉了国家图书馆,巴格达国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被盗,历史文献被毁。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失,是不可修复的损失。这里选择的是中东九十年代以前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几个项目,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它们呈现出无比的庄严和美丽,以无声的姿态抗议着人类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在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1个,位居世界第三。去年是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委员会25周年,明年又将迎来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为进一步引发业内外人士和公众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全面关注和认识,本刊从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千年沧桑守遗产,一朝功成传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7月1日决定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拓展项目、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拓展项目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  相似文献   

7.
多年前,我和一些从事世界遗产工作的朋友说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全球世界遗产事业,应当高度关注人类灾难遗产的调查、研究和认定,并且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专列“人类灾难遗产”类别,或者就如同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那样,设立“人类灾难遗产”体系。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08,(7):65-65
2008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隆重推出了38集高清系列电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这部历经七年拍摄制作的影片,首次以高清纪录片的方式,系统、集中地展现了中国2008年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33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这也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中央电视台一档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特别节目。节目的首集将关注的焦点锁定在汶川大地震中受灾较重的青城山——都江堰。  相似文献   

9.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代表团、青海省代表团、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技术支持团队共同见证了"青海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和"鼓浪屿历史上的国际社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亲身体验了围绕世界遗产这一保护体系框架,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对话博弈。在此过程中,我们对以世界遗产为代表的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框架、保护状况和威胁的演进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对象与价值周口店遗址是1987年中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这里是北京人遗骸的发现地,"它不仅是亚洲大陆史前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证,而且展现了人类进化的过程"。1987年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确定的专业咨询机构的国际古迹遗址理1.猿人洞保护工程效果图事会(ICOMAS)在推荐周口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报告中指出:"周口店遗址在北京西南方42公里处,1921年由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发现,在山洞的堆积层中发现了人类牙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在巴西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强调旅游对世界遗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此决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发展有关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的新项目,并召集感兴趣的缔约国和利益相关方组成指导委员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阐明项目的目标及其实施方法"。201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大会正式通过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项目(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Programme,以下简称"WH+ST"),并将其纳入2012—2022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战略行动计划(WHC-11/18.GA/11),由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在全球开展。2009年在甘肃莫高窟举行了"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国际会议(简称"莫高会议"),"莫高会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在各项世界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和传承本土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等,正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刘庆柱 《纵横》2014,(8):18-22
在2014年6月22日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八年来我有幸见证了大运河申遗的经过,并且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读库     
《世界遗产》2014,(5):128-128
<正>《温润的爱》高黎贡山的一千零一面高黎贡山莽莽苍苍,是目前云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世界自然博物馆"和"世界物种基因库",2003年作为"三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书是作者在从事"网护森林——保护高黎贡山"项目过程中,对高黎贡山感悟的合集,既有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展示,又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以及高黎贡山保护者的风采、开展项目活动的点滴……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让读者感受美好事物的同时,激发参与保护高黎贡山的  相似文献   

15.
主题演讲     
正韩锋同济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中国试点项目世界遗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头等大事,而列入成功后保护工作退居第二位。世界遗产地普遍存在着旅游及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及法律制定方面的问题,存在着对世界遗产的趋利性及竞争性利用。全球范围内遗产退化速度非常快。欧洲试点项目在北欧-波罗地海区域试点研究(2012-2014),核心成果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     
关键词一: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2006年7月8日,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幕。7月12日,大会将我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32项世界遗产。7月13日.大会开始对我国申报的殷墟项目进行审议。审议开始不到6分钟,21个理事成员国代表就一致同意将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的第33项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在文化遗产维度的知识生产过程与特点.作为一个仍然处于定义过程中的文化遗产知识体系,海上丝绸之路受到历史研究领域丝绸之路概念体系的塑造,并与现实中世界遗产层面的实践操作以及由于地缘背景原因导致的认知差异互相影响.一个文化遗产概念的塑造不仅是一个学术过程,更是文化系统在知识领域构建话语权的过程."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界定,是国家文化遗产实践者在国际层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表达.海上丝绸之路不应是一个"给定"的概念,其价值在于不断对它进行知识探求乃至对其进行定义和再定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这种发展还反映在全社会对遗产关注点的变化,即:从关  相似文献   

19.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自1972年颁布以来一直在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打造更加包容的世界遗产管理及评估体系。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评定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却造成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二元分离。201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施"联合实践"计划,并在2016年开展"文化-自然之旅"项目,其意义在于,在合作中打破现有的标准和既定规则,从不同的地区、国家和社区中探寻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新的创意和理念以充实《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采用访谈分析法总结了五位国际上的世界遗产行业主席和权威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关注"人",而非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当地的语境下表达对文化与自然认知观念;让全球不同背景的遗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文化和自然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价值是怎样通过"人"(居民、游客和遗产管理者)联系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学者和从业人员应抓住"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机遇,在国际框架中,融入我国的文化核心价值和在世界遗产实践中的良好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正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缔约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为此,本期的聚焦推出了"世界遗产:人和遗产的关系变革"。近十年来,在公约的框架下,关注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本地社区的作用"。《保护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一文,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官员角度,阐述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中国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