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业遗产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的工业遗产大国,却分别将西方的学术概念Industrial Heritage对译为“工业遗产”和“产业遗产”,但“工业”和“产业”两词的内涵和外延其实是有所不同的。针对这一问题,以中日两国对Industrial Heritage的不同对译来透视两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在理论上辨析“工业遗产”与“产业遗产”的实质性差异,相比之下“,产业遗产”的概念更符合国际对Industrial Heritage的理性认知和保护实践,也有助于我们拓展工业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新空间,进而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遗产》2014,(6):144-144
2013年6月,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三地申遗工作联席会。2013年7月,在湖南永顺召开三省土司遗址申遗考古工作协作会。讨论三省考古专业单位合作研究问题.并达成共识。保护管理规划:由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统一负责三处土司遗址的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在系列遗产整体保护管理方面建立了总体框架、统一技术标准、以及相互协调的执行计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6.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齐驱并驾.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7.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决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个历史性的决定随即轰动了全世界。今年,中法两国建交已整整50年了,这也成为两国隆重纪念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去年,法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铁器部主任奥利维先生为此专门致函北京大学的李水城教授,商议如何庆祝这个值得两国人民纪念的日子。李水城教授考虑,近十余年来,中国的盐业考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并在中国创建了盐业考古这一分支学科。回想起来,中国的盐业考古之所以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取得长足的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外考古学家、特别是中美、中法考古学家精诚合作和相互学习的结果。自2007年以来,李水城教授曾数次带队前往法国参加塞耶(Seille)河谷制盐遗址的考古发掘,可谓获益良多。与此同时,奥利维先生也数次前来中国,不仅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学术讲座,还多次前往山东北部沿海考察制盐遗址,并参与试掘。这也使得双方对各自国家的盐业考古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了盐业考古的发展进步。此外,两位教授还分别撰写论文发表在对方国家的学术刊物上。可以说,中法两国的盐业考古合作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学术的范畴,成为中外国际合作的一个典范。为此,李水城教授提议对奥利维先生作一次专访,以考古学的视角隆重纪念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  相似文献   

8.
吕建昌 《东南文化》2014,(2):123-128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为抢救性保护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文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保中心等单位联合对该墓地曹门湾墓区进行了发掘。由于本次发掘跨两个年度,其中M1的考古发掘在2015年1月实施,因此考古汇报材料未能收录进《2014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5年4月"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及时报道这一考古重要发现,本刊现发表其考古主要收获,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每个构成国都有各自的法律和机构。这四个构成国为保护其文化遗产制定了国家级的保护导则。尽管这些总体文件没有明确规定预防性保护准则,但对预防性保护措施中必不可少的规划和管理行动进行了广泛讨论。考古遗址的预防性保护包括一系列广泛的措施,旨在减缓遗址恶化。其所有行动和战略均由遗产保护框架来定义,该框架管理着受保护类遗址的实践,对英国的法律条文进行探讨有助于考古遗址的预防性保护行动的开展。价值评估、风险管理、测绘记录、了解保存环境和监测变化、使用遮盖物和保护棚、应急预案和现场管理等,是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主要措施。英国当代的遗产保护实践表明,人们清楚认识到遗产对其所服务社区的益处,因此将考古遗址的预防性保护置于公共利益范围之内至关重要。将预防性保护措施纳入协作式的多学科方法为延长考古遗址的使用寿命及其价值(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六十年代,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了一批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从而揭开了学术界对古代曾国研究的序幕。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曾国考古又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从叶家山到郭家庙再到文峰塔,新的考古材料大大推动了有关曾国的探讨,使曾国成为迄今为止两周时期唯一一个能利用考古材料构筑其基本历史的诸侯国。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继续成为本世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2010,(20):74-74
2010年9月19日.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前夕,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历史专家在西安举行了“大明宫——世界的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大明宫遗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丝绸之路等有关历史问题进行了交流。其交流成果对于大明官遗址的考古、保护都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表现了世界各国专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丝绸之路的共同关注。同时也对东西方遗产保护理念进行了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线路的定义纳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之后,丝绸之路的申遗之路也拉开了序幕。在2005年至2010年间,世界遗产中心分别在阿拉木图,吐鲁番,杜尚别、西安、撒马尔罕召开由中国与中亚五国以及日本.韩国、阿富汗、印度、意大利等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协商会议,专门讨论丝绸之路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事宜,2006年8月,在吐鲁番会议上,中国与中亚四国共同形成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吐鲁番行动计划",而过去六年新疆段的申遗努力也被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立项单位,北庭故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新疆是我国大遗址众多区域之一,在丝绸之路申遗的背景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将成为丝绸之路大遗址保护的一个方向,把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信息保护好、展示好,使之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考古遗址的学术价值往往不直接等同于文化遗产价值。尤其是良渚遗址这样的史前考古遗址,如何正确解读并充分阐释其考古学价值和遗产价值,是申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已有的良渚遗址及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显著,但对其学术价值的认识不是单一乃至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新的发现和研究手段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中不断地加深和发展着,因此良渚遗址的遗产价值也会随之变化和发展。从已有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表述良渚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学术支撑,这只是考古工作在遗产保护中的一方面内容;从保存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进行保护利用的角度讲,制定长远的考古工作规划、保障考古工作的有序开展才是申遗以及获选之后遗产管理中的重点。将遗址考古学价值的正确解读,发展成为良渚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核心依据,这样才能实现学术价值往遗产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持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认定考古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遗产公约》以及由之引发的世界性遗产自觉,正是人类对历史与遗产探索、认知的一个突出的体现。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今的考古学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考古学家的考古了。考古遗址和文物所荷载的信息不仅是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也是公众进行文化实践、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以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突出的普遍价值”之问的提出正当其时。所有跃跃欲试(申遗)的考古遗址都不得不面对这个拷问:一个或者一组具有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的遗址如何具备超越自身,超越区域和国家的价值。基于在地经验,提出可以广泛验证和修正的通则的全球考古学之路,正是当下的中国考古学可以追求的。而确立以公共性为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则有助于我们超越西方考古学的公共考古概念。对遗址的各项价值特性开展国内外同期同类遗产的充分对比分析,也能为考古遗址迅速建立起一个以全人类文明视野为背景框架的参照坐标系,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研究视野。站在中国考古新百年和世界遗产“下一个五十年”开启的节点上,中国考古遗址放之世界遗产视野的价值讨论,既有承上启...  相似文献   

16.
科学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有助于揭示遗产对象的真实面貌、历史细节、年代特征、独特内涵和演变过程,进而提炼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以助力申遗行动,也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明孝陵这一案例说明了考古发掘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及其保护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申遗成功后,考古发掘及遗产研究、遗产教育等工作仍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线性遗产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线性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欧洲、美国和中国不同文化体系中,对线性遗产的称谓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线性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造成了障碍。对宪章、公约、法案、标准和国内外研究论文等涉及线性遗产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比较后可知:源于欧洲的文化线路概念更重视对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兴起于美国的遗产廊道概念对景观和游憩功能给予了格外关注;而我国新近引入的欧美概念与原有的本土概念混用,造成了线性遗产概念的泛化。我国学术界应尽快统一线性遗产概念,建立交流顺畅的线性遗产学术平台,进而推动我国和国际线性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6日至21日,由国家文物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美国盖蒂研究所共同在澳大利亚阿瑟港和中国敦煌莫高窟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举办《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广培训班。从保护规划入手对两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研究、对比、分析,进而使中方受训人员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保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55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科技事业从无到有,日益壮大。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批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队伍,逐步建起有效的文物科技保护运行机制。努力探索遗产保护的基本规律、理论和方法,宏观战略研究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不可移动和可移动遗产的基础研究和调查评估取得重要进展。考古学区系类型学指导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对我国早期聚落、城市、大型工程等遗产的认识。多学科合作的进行,航空遥感,水下考古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近年来美日两国政府的解密档案,探讨美日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认识与对策.20世纪60年代,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进程引起美日两国的高度关注.美日两国对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认识的根本特点,是低估中国的核科学技术水平和中国拥有核武器在军事战略领域的意义,强调中国研制核武器对亚洲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治心理影响.在美日两国谋划遏制中国政策的过程中,美国放弃了在日本本土部署核武器、摧毁中国核设施、美苏联合清除中国核能力、向日本转让核武器等种种构想,转而承诺向日本提供核保护和宇宙空间技术援助.日本政府则自觉选择了依赖美国核保护和美日宇宙空间技术合作的战略方针,同中国进行对抗与竞争.这种态势乃是美日关系和亚洲冷战进程中出现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