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辉 《北方文物》2014,(1):55-57
梅河酒业位于梅河口市海龙镇东街,坐落于海龙镇通往营白一级公路的西侧,其前身"中和烧锅"的遗迹主要分布在北侧厂区院内。"中和烧锅"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该作坊遗留有较为丰富的遗迹和遗物。2011年,对"中和烧锅"的一些现存遗迹进行了为期30余天的调查和发掘工作,清理了"古井"和"老发酵窖池"等遗迹,发现了民国至建国初期的一批税票、流水账及营业执照等文物,并对"中和烧锅"的重要遗迹如酒海、酒窖作了进一步调查测绘。"中和烧锅"是目前关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白酒作坊遗存之一,现存的木质酒海、古井、发酵窖池及酒窖构成了传统白酒作坊的完整体系。本次清理出的这批与酿造相关联的井、池遗迹,其土木、土石相结合的简易构建方式,展现了近代城镇白酒作坊设备的相对原始,同时也显示了其对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宜宾作为四川白酒金三角地区之一,酿酒产业繁荣,有较多的古窖池、古遗址.2012年3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宜宾2区8县50多个乡镇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对于了解宜宾及四川地区古代酿酒作坊、遗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以后相关调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剑南春酒坊遗址是一处分布面积大、布局配套、设施齐全、酿酒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的、遗存特色鲜明的清代酿酒作坊群,其中“天益老号”等作坊数百年传世运转,现仍在生产。2004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次对剑南春酒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酒窖(发酵池)、晾堂、粮仓(晾曲房)、炉灶、水井、浸泡池等酿酒遗迹,还发现有房屋建筑基址以及大量瓷质酒具、食具。发掘出的作坊群遗迹反映出当时的生产规模庞大和酿酒业十分兴盛的情况。该次发掘成果丰富了中国城市工业考古的内容,同时为名优白酒剑南春的酿造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造纸术的发明,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那是在汉和帝年间,大约公元2年的事。当时宫廷手工作坊的总管蔡伦,将民间已出现的粗麻纸改造成功,便诞生了可以用于书写的纸。虽然蔡伦不是中国造纸第一人,但他在造纸发展史上的“革命”作用,是不可低估的。2,000年过去了,今天的造纸术,比蔡伦的皇家作坊的工艺和技术不知要先进多少倍!相比之下,汉代皇家造纸法,  相似文献   

5.
邓秀芳 《神州》2012,(14):188-188
谈及中国陶艺的发展,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从当时的简单制造到固定陶艺作坊的形成,再到现代陶艺工作室的建立,中国的陶艺事业一直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朝代更替和陶艺制作技术的提高,陶瓷不仅只有实用价值,还兼具了审美价值。我针对中国陶艺发展状况,进行如下一系列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虞刚 《东南文化》2000,(3):111-114
生产于景德镇民营手工作坊内,供当时民众使用的青花瓷器,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方人物周刊》2011,(10):81-81
“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战略构想早在2007年沿海与中西部县市区联席会议上就被首度提出,确定了泸(州)-宜(宾)-仁(怀)为顶点的三角形为核心区域。经过近三年的深入研究与筹备,发展规划逐渐清晰,四川省有关部门和地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中国优质名酒的重要产地,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的泸州市也为此提出了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目标,着力建设千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泸州白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年画     
华羽 《成都文物》2005,(4):17-17
中国的年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一般是采用工笔画形式。也有工笔带写意,当然也不乏大写意的传统中国画法。年画,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早在东汉、六朝时就已存在了。宋代时,年画已很兴盛。清代康熙、乾隆年问。年画的作坊日益发展。当代的年画.也是在沿袭历代传统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版画也加入了年画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中国先秦时期铸铜遗址的发现情况,讨论了铸铜作坊各生产环节遗存在作坊内部的空间布局问题。从堆积的判断到各类生产遗存的时空关系,探讨了铸铜作坊中各种遗迹现象的时间关系与生产操作链条的逻辑关系,以此讨论铸铜作坊功能分区的复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四川白酒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四川白酒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得天独厚。文章首先分析四川白酒产业发展态势;其次分析四川白酒文化旅游发展的独特优势,根据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着力开发名酒小镇、酒企工业旅游、酒文化会展、白酒文化商品、白酒文化乡村旅游五类白酒文化旅游产品;最后提出因地制宜设计产品、融合发展、政企合力营销、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的白酒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