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愤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由"哭谏"而"兵谏",与杨虎城将军合作,毅然决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这已是家喻户晓。然而,其中还有一事件的发生壮大了"西安事变"的声势,那就是张学良将军与此同时还密令驻兰州的东北军五十一军中他所倚重的中共地下党员解方,发动了与"西安事变"成犄角之势的"兰州事变"。1936年12月12日凌晨,驻扎甘肃省会兰州的东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局势转换的关键,由此实现了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新局面。"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是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现笔者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观点撰写成文,有不妥之处,万望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抗战史上,西安事变具有传奇一般的色彩,它"以突发的姿态出现,同时也以意想不到的结果收场".实际上,西安事变是张学良、蒋介石政治分歧和私人关系双重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其中任何一项,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即不可能.关于张、蒋政治分歧的论著很多,作者依据陕西省档案馆藏原始档案、史料、图片,就张、蒋关系对西安事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永台 《黑龙江史志》2010,(19):30-30,38
宋美龄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之一,以往学界对西安事变中宋美龄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她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原因。本文试图借鉴社会学关于社会角色与身份的理论方法,从身份与社会角色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西安事变中的宋美龄。  相似文献   

5.
正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中共中央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根据急遽变化着的政治局势及时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并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打开了通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化的枢纽,体现了中共在政治上的成熟及高超的应对突发事变的能力。冷静观察以因应局变,慎重表态以掌握处理事变的主动权西安事变的爆发,引起了中国政坛的剧烈  相似文献   

6.
红色浪潮     
《贵阳文史》2011,(4):23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中共中央就白色地区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工作作出指示:"迅速的、切实的组织抗日统一战线,以扩大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7.
析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意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意图陶爱萍西安事变时,何应钦对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了严厉地谴责,力主讨伐张杨,传统学术观点认为,何应钦想置蒋介石于死地以达到取蒋而代之的目的。宋美龄在她的《西安事变回忆录》中也对何应钦作了不指名道姓的谴责,“更有人不明余所主张之...  相似文献   

8.
正1986年是著名的"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台湾国民党当局举行研讨会、报告会,大事宣传。其时,万耀煌将军的遗孀周长临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西安事变身历记》。顿时又成为热门话题。台湾的《中央日报》《联合时报》《传记文学》等报刊均加以转载摘载,周长临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性也一下子广受关注,成为新闻人物,友好熟人和记者纷至沓来,打破了八九年来台北复兴街万宅的冷寂。西安事变发生时周长临恰巧也在西安,下榻于新城饭店,与丈夫万耀煌和蒋介石及十多位中央将  相似文献   

9.
<正>天下事,纵使是偶然发生的,往往也无独有偶:就在西安事变发生两年后的1938年,德国也发生了一桩类似的德国版"西安事变"。事缘1938年间,希特勒正在中欧准备入侵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将军一直以来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因在"九·一八"后执行不抵抗政策而被骂为汉奸、民族的罪人;而后又因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被国人捧为民族的英雄。其中的是是非非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给出准确答案。  相似文献   

11.
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旋即通电全国。因为12日的韵目代码为"文",该电文被称为"文电"。此电文因署名中包含了被扣押的中央大员9人,而颇受国民政府与时人的诟病。目前学界对中央大学的署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张魁堂、张德良、张友坤等认为署名属实,他们依据的主要是个别文史资料;李云汉、司马桑敦等则认为署名出于伪造,但他们完全出于推断(参见李云汉:《西安事变始末之研究》,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2年版,第63~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发动时间考略——读《西安事变新探》琐记陈铁健近两年,随着资料条件和客观环境的改善,西安事变史研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杨奎松著《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以下简称《新探》,台北大东图书公司1995年版)、李义彬著《中国新民...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西北大学、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杨虎城纪念文化教育基金会、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协办的“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3日  相似文献   

14.
梧槐 《文史天地》2006,(4):26-29
2005年10月,在郑州张庄村一个农家小院里,当年杨虎城卫士队副班长、现已91岁高龄的王志屏老人,首次披露了在“西安事变”中他看守蒋介石的经历。这篇文章为“西安事变”的研究,又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张天社 《史学月刊》2007,(2):131-134
关于西安事变的发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西安事变是共产党干的”(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385页),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予以否认。毛泽东对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完全是一件突发事变,我们事前全不知道。”(《毛泽东与史沫莱特的谈话》,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385页)张学良在回忆录中也说:“谋变事前,并未同共党商讨。”(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朱文原编:《西安事变史料》第5册,台北国史馆1996年印行,第396页)直到发动事变…  相似文献   

16.
《热风》杂志是曹聚仁、徐訏和李辉英等在香港创办,南创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文史半月刊杂志,1955年《热风》杂志陆续刊载了郭增恺20余万字的关于西安事变的文章《一个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西安事变十八周年感言》。  相似文献   

17.
今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60周年纪念日。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我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我国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有关“西安事变”成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主席在1936年12月27日发表的《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一文曾作过精辟的阐述:……“西安事变”的发动,确系受下列诸种形势的影响:(一)张杨部队及西北革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二)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高涨;(三)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四)各省实力派的…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中国民党主和派的和平救蒋活动刘灿华一主和派和平救蒋活动西安事变是一次突发性事件。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如何处置事变问题上,一开始便出现了尖锐对立的两大派,即以何应钦、戴季陶为首的武力讨伐派和以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为代表的主和派。在事变期间,双方一...  相似文献   

19.
正认清形势,支持抗战周震鳞(字道腴,1875~1964年)于20世纪初期,追随孙中山、黄兴,参加了民主革命诸役,被誉为"辛亥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和共产党的诤友"。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携手合作抗日。得知这一消息,已在长沙定居的周震  相似文献   

20.
<正>张学良是中华民国史最具传奇性和戏剧性的政治人物。28岁少龄,他继承父业,成为当时闻名海内外的少帅;而立之年,因调停中原大战,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副总司令;"西安事变"后,曾经叱咤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