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晨 《文史博览》2013,(3):22-23
时下,一本名叫《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专业书籍成了大众畅销书,尤其成了众多政府高层,有识、有忧之士的案头读物。这本书说的是1789年到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其实,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还有许多的因素促成了革命的爆发,而被称为密札的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2.
吕旻悦 《神州》2012,(26):151-153
政治平等需要依靠民主与法治来作为保障,这也是伴随宪政发展公民在追求平等的过程。在法国政治现代化也就是法国宪政发展历程中,公民表达平等的愿望尤为鲜明突出,平等思想启发革命实践,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极大地推动法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同时政治现代化也有助于公民平等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王军倩 《世界历史》2007,(3):153-154
英国历史学会会长、爱丁堡大学历史系迪金森(H.T.Dickinson)教授,日前在南京大学就英国的讽刺漫画艺术家对1789年到1800年法国大革命的反应一题进行了演讲。迪金森教授指出,讽刺漫画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其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  相似文献   

4.
生父搜索指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为了获得抚养费或提出财产要求而公开指认其生父的诉请权。18世纪法国的法理、习俗与法律鼓励生父搜索。法国大革命时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导致生父搜索的取消。为了强化这一点,保护合法的父家长制的家庭及其财产的安全,1804年《法国民法典》完全禁止生父搜索。  相似文献   

5.
革命导师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三个来源、三小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来源,法国的社会主义,包含了法国大革命对马克思理论的启示。本文作者根据列宁的这一科学总结,结合马克思在1948年以前的著作和读书笔记,探讨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在哪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影响。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所提供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时期享有盛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基佐已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作为新教徒的基佐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1814—1848年,基佐专注于政治思考和实践。不过从他对启蒙和大革命的反思,他在任公共教育大臣期间颁布的《基佐法》,以及他对天主教自由派争取教育自由的支持中,可以窥见宗教在其政治设想中的位置。1848年退出政治舞台后,基佐专注于宗教思考与实践,在新教团体担任要职并出版了几部宗教著作。基佐对宗教问题的思考以及调和天主教会与新教会、基督教与现代社会的努力,构成了19世纪法国同情宗教的人士为启蒙和大革命的反宗教倾向"纠偏"努力的一部分。他的成败也折射出大革命后法国在政教问题上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掀起了持续不断的争取报刊自由的运动.英国诗人弥尔顿发表于1644年主张报刊自由的辩护词,以及1776年弗吉尼亚宣告报刊自由的行动,都激励了法国报刊自由的拥护者.1788年7月5目的法兰西王国行政法院决议给予了报刊一种事实上的自由.此后至1789年7月,法国社会各阶层拥护报刊自由的人士,在该决议的框架内主要通过小册子和陈情书来表达他们的诉求.大多数法国资产阶级人士强烈拥护报刊自由,他们希望完全废除审查制度.1789年,争取报刊自由的潮流极其猛烈,摇摇欲坠的旧制度已无力抵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历史政治地理角度考察了大革命时期陕西五一县置废的时间、过程和影响因素。1927年5月1日,渭南县渭北地区新设五一县,治所在故市镇,12月5日被裁撤。从长时段来看,元代将下邽县并入渭南县使得渭南县囊括渭北,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渭北地区问题不断,日渐"脱离"。故市县佐的设置及各种地方社会因素最终诱发了新县的产生,但中共积极的组织和对群众运动的充分发动起到了关键作用。五一县是大革命时期陕西乃至全国政局动荡影响地方行政区划的一个缩影,也因陕西乃至全国政治形势的转变而被裁撤。  相似文献   

9.
在1923—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有一支武装力量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就是广州的警察。然而.在对大革命史的研究中,广州警察似乎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有关大革命时期广州警察的学术论文尚付阙如。学术界对广州警察研究的冷落与广州警察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是不相称的。本文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领域中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大革命是英国政治史上的分水岭,它造成18世纪末英国政治的保守化。大革命前夕,小皮特领导下的英国政府,为消除光荣革命后"旧制度"的积弊而走上渐进改革道路。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及其日益激进化,英国国内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两大派别在思想与实践层面的交锋也日趋激烈。英法战争爆发后,英国在政治上日趋保守,革命前的渐进改革戛然而止,政府转而采取高压政策,严厉打压国内激进主义运动,由此在政治上进入到1688年光荣革命后最为保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打破了传统的以阶级和家庭为标志的社会集团,把原先毫无联系的个人与团体结合在一起,敲响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丧钟。这一翻天覆地巨变并非是自我封闭原动力的产物,而是心理、文化中的旧意识与社会制度外物质变迁、精神演化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些先于无套裤汉出现的集体行动的民众在18世纪末虽未形成一个阶级,然而,他们却秉承伟大使命,投身构建新社会的运动,首次决定性地介入了政治事务。因此,在有关大革命史的研究中,考察给资产阶级革命以决定性帮助的、被称作“小人物”的平民心态是理解革命暴力及其在革命历史中地位和实现方式等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农会组织大力发展的时期。国共两党都把农会作为组织和发动农村社会革命的一种政治组织。但由于国共两党阶级基础不同,国民党视农会为控制农民的工具,无法建立与农民新型的直接联系。共产党则以农会为核心,把政权深入到乡村,与农民建立起了鱼水之情。两党农会政策的不同,最终影响到以后争夺中国革命领导权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谭旋  孙一萍 《世界历史》2016,(4):4-15,156
法国大革命的情感史研究旨在关注人们行为背后的情感因素,通过挖掘革命亲历者书写的大量日记和书信等历史文献,探讨人们所经历的欣悦、爱、恐惧、愤怒以及憎恨等具体情感,为认识革命时期的暴力与恐怖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革命初期人们表达了强烈的欣悦与博爱等情感,但新的平等观念很快遭到贵族与教士阶层的反对,这种愿望受挫与被背叛的感觉形成了独特的"阴谋"恐惧,致使整个社会谣言四起,进而引发愤怒与憎恨的情感。除了研究各种具体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法国大革命情感史还着眼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情感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等,并与其他各国的重要革命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加深入地认识法国大革命乃至18世纪法国文化的情感特性。  相似文献   

14.
重评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的路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大革命是在联共政治局和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在此期间 ,联共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中国革命问题 1 2 2次 ,做出了 73 8个决定。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几乎全部来自莫斯科 ,并且由莫斯科派驻中国的代表、顾问亲自执行 ;只有一小部分是在他们的代表严密监督下由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 1 92 3— 1 92 5年 ,莫斯科提出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1 92 5年秋开始发生右倾化的转变 ,最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10-12日,"大革命时期的法国贵族"国际学术研讨会[1]在位于法国南部小镇维齐耶的法国大革命博物馆召开.该研讨会由法国大革命博物馆、克莱蒙一费朗大学"空间与文化"研究中心和罗伯斯庇尔研究会合作组织,来自法国、英国、俄罗斯、瑞士、加拿大等国的四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克莱蒙-费朗大学"空间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布尔丹(Philippe Bourdin)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的关系。性别歧视是一个反文明、反民主的毒瘤。法国大革命标榜"人权",却反对妇女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直接引发了妇女为争取自身利益和解放的斗争。女权运动使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妇女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公民权利。但是,性别歧视的政策逐步升级使妇女的政治权利受到排斥,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也最终夭折。  相似文献   

17.
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1793年),原名玛侬·让娜·菲利普。罗兰夫人和罗兰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领导人之一。她才华出众,被称为"大革命期间最高贵的女人"。她和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最重要的两个女  相似文献   

18.
《文史博览》2013,(4):41-41
最近流行的大众读物《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精彩在于,作者托克维尔在极其复杂的法国大革命历史文本里,发现并阐释了历史的吊诡,否定了历史必然性的陈见。  相似文献   

19.
特派员一职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的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保证法国大革命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大革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史学界对此尚无专论。本文试图从特派员一职的历史演进、权力变化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毅 《世界历史》2007,(1):138-145
关于法国大革命,可以做历史“书写”的方面很多,比如可以写它的社会史,可以写它的政治史,可以写它的经济史,也可以写它的化史……而这些也都是早就有人做过的事,听来已经不新鲜了。但2006年3月间法国首席大革命史学家马丹推出的一部法国革命“暴力史”——《暴力与大革命:论一种国家神话的诞生》,听起来不但新鲜,而且还有些另类的味道。该书含有极丰富的学术信息,既综合了近年来有关大革命进程研究的大量新成果,也显示了法国革命传统史学的最新发展动向,很值得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