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妇女服饰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量与汉代妇女服饰相关的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分类排序比较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研究,得出两点认识:汉代妇女服饰风格在西汉和东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的转变时期在西汉末;汉代妇女服饰是在继承战国楚服和秦代服饰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文化元素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更为统一标准化的服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考古资料,将商周至汉的四川漆器发展演变进行了新的研究。本文将其分为五期,即商周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秦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每期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河北地区已公开发表的完整汉代熏炉共有34件,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普通型熏炉和博山炉两类,具体又可分为若干型式。根据熏炉的时代及类型学分析结果,河北地区出土汉代熏炉的发展可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四个阶段。其中,西汉早期已出现陶质普通型熏炉;西汉中期以后,铜质博山炉蓬勃发展,陶质普通型熏炉趋于衰落;西汉晚期到东汉,陶质熏炉卷土重来,在数量上远超铜质熏炉。这一发展趋势与统治阶层的需求、熏香习俗的发展、社会信仰的变化等有密切关联。此外,河北地区的汉代熏炉还呈现出集中出土于中南部地区的特点,这与地区间自然环境及考古工作开展程度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阳地区在中晚唐时期属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镇。近年来,在安阳发现了三座晚唐大和年间壁画墓,绘有多个女性形象,身份多是家居仆侍。这些女性的服装阔大,发式多样,妆容奇特,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结合相关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和传世画作,对壁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观察分析,可以了解晚唐时期魏博镇女性的服饰、发式、面妆及生活风貌。  相似文献   

5.
西安理工大学汉墓壁画人物服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人物服饰、服色及人物发式进行探讨,认为西汉晚期长安城内的中下级官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戴着标志身份地位的冠,仅裹帻巾甚至只盘发髻,所穿上衣主要为袍、襦,颜色以青、红和浅灰为主,下裳多穿大裤,颜色多为白色,男女服色差别不大,均以青、红和浅灰为主,男性多主鲜艳的红色,其次为青色,女性以青色为多,红色则相对较少。男子发式相对较为简单,在头顶梳一圆髻或扁平髻,女性流行高髻,有的在高大髻上插笄,笄之一端饰以垂梢。  相似文献   

6.
《诗·小雅·都人士》篇是记载两周时期贵族服饰、发式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对诗中狐裘、台笠、充耳等作出考证,勾稽出两周时期服饰制度的变革情况,并指出诗歌主旨正是感古伤今,借服饰、发式的描述而慨叹"周礼不存"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两汉都城之间的布局变化表现为:宫城布局由西汉的多宫向东汉的南北两宫演变,宫城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例下降;其社稷和宗庙开始由宫城移至城南郊,但与宫城依然呈"左祖右社"的格局;灵台、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以及太学设置在东汉洛阳城南郊显要位置,创我国都城建设之首例;城市供水由西汉长安城的单供宫城园林用水,发展为布及整个东汉洛阳城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亦创我国都城建设之首例。  相似文献   

8.
敦煌石窟晚唐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女子乐舞服饰,涉及发式、面饰、衣装、鞋履、佩饰等。这些乐舞服饰,是在我国中原乐舞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域乐舞服饰以及中亚服饰等域外有益成分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考古出土的东汉时期连弧纹镜的收集和整理,认为云雷纹连弧纹镜出现于两汉之际,以西安东汉墓的发现最为显著;凹带连弧纹镜出现于东汉早期,自东汉中期流行,魏晋时仍可见到,以洛阳地区发现最为集中。分布上呈现出自西向东的发展趋势,东汉中期开始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东汉连弧纹镜的形制源于西汉圈带铭文连弧纹镜。本文还对日本福冈平原1号墓出土连弧纹镜的年代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汉画中有比较丰富的男女服装和头饰。女子的服装分为两类:一是作为礼服的深衣;二是日常生活所穿的襦裙。其发饰有帼、笄、胜、耳、步摇、长。这些女子的服饰体现出其阶级性和审美特性。男子的服饰包括头饰、配饰和服装三个部分。头饰包括笠、帻、冠帽、冕、弁。配饰有绶和佩剑。其服装包括、深衣、袍、衫、襦、裙、徽。男子服饰也体现出其等级性和审美性。汉代服饰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手工业特别纺织业的发展和新品种的传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仓、囷与“筒腹罐”之界说徐寿群一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地主庄园经济产生、小农经济发展的时期。迫至东汉、经过西汉未年的连年战争,豪强地主多采用田庄形式从事生产和生活,自耕农经济虽处境艰难,但也有所发展.在汉代的考古发现中,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描绘的坞壁、...  相似文献   

12.
云南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物中,横銎兵器以其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备受重视,堪称是滇青铜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本对其类型、年代及发展、铸造及其使用诸方面作了探析。认为横銎兵器出现于春秋晚期,发达于战国、西汉初中期,消失于西汉末至东汉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滇青铜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先秦两汉"女乐"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乐是中国古代贵族阶层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先秦时期是指宫廷中的舞伎,而到汉代,不仅指掖庭材人,而且还用于称呼祭祀天地活动中歌唱的童男童女。女乐的拥有者从先秦到秦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由宫廷所有,到西汉后期出现了私家畜女乐的现象,东汉以后私家畜女乐则更为普遍,并且有时还被称之为女倡。这表明私家女乐自东汉以后开始向倡伎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钻孔孢粉资料等,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战国初期,该地气候温暖湿润;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武帝后期,气温下降,气候温凉,极端寒冷事件不断出现;约从公元前100年始,气温明显回升,至公元初年前后,长江中游地区复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公元之初的新莽政权时期,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降温过程大致持续到东汉明帝时期;之后至东汉中后期,气候暖湿,尤其是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汉后期,气候再度出现了幅度不大的波动,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降温的开始。此间气候虽屡有起伏,但总体而言,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仍以暖湿为主,气温略高于今,或与现今差别不大。在干湿状况方面,具有干湿相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查干陶勒盖墓群由杭锦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调查人员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并登记。2015年6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杭锦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查干陶勒盖墓群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10座墓葬,出土若干随葬品。根据出土遗物推测,该墓群属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此次发掘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两汉时期墓葬及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刘松林 《文博》2023,(4):54-62
本文根据考古材料将汉墓出土的镶棺铜璧形饰分为两类。第一类铜璧形饰孔径较大,年代为西汉至东汉初,分布较广,其性质与镶棺头挡玉璧相似,意旨是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第二类铜璧形饰孔径较小,年代为东汉中晚期,主要分布于重庆巫山一带,是巫山工匠在第一类铜璧形饰基础上改造创新而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圆形铜牌饰,其性质有引魂升天之意,亦有表现仙境场景。随着东汉墓葬结构及用玉方式的转变,第一类铜璧形饰衰退与消亡,出现了更多装饰于棺头挡悬璧图、十字双弦穿璧图、龙穿璧图。  相似文献   

17.
"遣策"中有关服饰的记录是真实的西汉服饰名称的记录。本文在对汉墓出土"遣策"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有关西汉服饰的几点认识:西汉较为普遍的服饰称谓主要有"襌衣"、"複衣"、"裳"、"裤"、"襦"、"袭"、"袍"等;西汉服装已经有"楚服"和"汉服"之分;"巾"、"帻"在西汉中晚期即已出现;"袍"的称谓在西汉早期已出现;"襜褕"的称谓在西汉中晚期仍在使用;"遣策"中似乎均缺失关于死者随身所穿的衣物的记录;以死者生前所穿衣物为敛服或随葬的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18.
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帝陵墓的陪葬品.人类社会发展到秦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物质、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促使封建的礼仪制度基本形成.服饰礼仪主要在于别尊卑,分等级,以实用为目的.已出上的秦俑,其发式和冠戴有地位和身份之区别,服装的等级差别也很明显.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秦代服饰及其礼仪制度从中便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基建,2012年3~6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潼南县上和镇后沟村下庙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共发掘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的土坑墓和砖室墓共11座,出土了一批陶器、铁器、铜钱等遗物,填补了涪江下游地区西汉墓葬的空白,为研究涪江流域汉墓的分布与特点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6,(6)
正"滇"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原始王国,主要分布在今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以滇池水域为中心。据考古数据证实,滇国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盛于战国末至西汉初,西汉中期以后开始衰落,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代替。当时的滇国古民族尚未使用文字,这使得古滇人原始但丰富的生活及其创造出的灿烂青铜文化被逐渐湮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中。滇国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史研究中几为空白。我国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