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樟湖蛇崇拜     
在福建南平地区的千年古镇——樟湖,还保留着悠久历史、被专家学者称为“原始宗教信仰活化石”的樟湖蛇王庙和蛇文化系列活动。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崇蛇民族和地区有很多,但像樟湖坂蛇王庙这样保持完整的,在全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第二处。  相似文献   

2.
樟湖坂镇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东南约42公里,南距省会福州市约90公里,属南平市管辖,该镇座落于闽江南岸,下属14个乡村,人口约22400,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族居民.1989年2月,福建省博物馆与南平市博物馆为配合闽江水口水电站工程施工,对水库淹没区的樟湖坂镇宝丰山遗址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在田野发掘期间,我们在樟湖坂镇发现一座蛇王庙.时逢当地闹蛇灯节期间,有幸目睹了村民游蛇灯等崇蛇活动.为对此习俗做进一步了解,我们在当地作了调查采访,在此基础上,写成本文,将这一崇蛇习俗向学术界作初步介绍,以引起有关学者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家重点水利建设工程水口水电站的建设需要,福建南平市樟湖坂地区,在1990年夏季汛期将成为水口水库的淹没区,当地居民在春节之后就准备弃家搬迁.因此,1990年农历正月元霄节期当地居民的游蛇灯活动,将在故地成为绝响.为了及时抢救这一珍贵的民俗资料,笔者与摄像师洪桂生及南平市博物馆馆长林蔚起等同志,于1990年农历正月十六赶赴现场,参加了当地群众依惯例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举行的游蛇灯活动.在采访考察期间,我们自始至终参加了当地群众规模宏大的游蛇灯节活动,详细考察了蛇王庙及有关文物,并专门拜访调查了当地几位熟知这一民俗活动的老人.并由此得到一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从考察调查资料看,当地这一崇蛇民俗主要由三大部份组成,一是供当地群众祭祀膜拜的蛇王庙,二是游蛇灯活动,三是迎活蛇赛神活动.这三个部份互有联系,密切相关,基于此,  相似文献   

4.
樟林古港是古代广东省粤东地区唯一一个著名的港口。它在历史上为东南沿海,特别是湖汕地区的先侨冲破“海禁”对外贸易和移民拓殖,对内繁荣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此进行多层次与全方位的论证,以期存史、保护、资政、利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据《山西文物地图集》记载,山西共有府君庙20座,长治地区现存有13座府君庙,府君庙中供奉着曾在长治及周边地区为官的崔珏。本文通过梳理崔珏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探讨崔珏由人而神、并被立庙祭祀的过程和原因,同时说明现在长治地区的府君庙的保存情况。  相似文献   

6.
永定县境内有两座防卫功能独特的方土楼.均称铳角楼,亦称碉堡式楼。一座在城郊乡东溪村樟坑里自然村.另一座在湖雷镇湖瑶村牛背岭自然村。  相似文献   

7.
巨淀湖是山东北部一个重要的湖泊。这个湖泊在历史时期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巨淀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论述了汉代的巨淀湖、《水经注》中记载的巨淀湖和元、明、清时期的清水泊 ,此外 ,还论述了巨淀湖在鲁北地区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余恩  王科社 《丝绸之路》2014,(10):39-42
金塔县小叉庙塔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宗教遗迹。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是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小叉庙塔产生和陈真人羽化时间大约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由此推断小叉庙遗址可能是清代早中期全真龙门派在肃州地区传播的一处重要遗迹,对研究全真龙门派在该地区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时,桂西南地区的伏波庙分布较多,而且在中法战争后所出现的边疆危机更是推动着马援信仰在桂西南地区影响力的确立,并通过不断重建甚至新建伏波庙来强化王权对桂西南地区的统治。伏波庙所承载的文化蕴含着中央政治权力对地方民间力量的重塑与创造,神与国家边疆社会秩序的结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史前考古,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主要的有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有50多平方公里,规模巨大的坛、庙、冢礼制建筑遗迹,并且还发现了铜器和炼铜遗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大墓都埋葬在面积有数千平方米的土筑高台上,还可能有一定规律的礼制性建筑和刻划在陶器上的象形符号或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11.
苗王庙初考     
苗王庙,位于榕江县城西的卧龙冈(今榕江一中大操场旁边)。这座苗王庙在省内外和一些国家都有较大影响。外国的一些旅游者还曾经提出,要亲临贵州的榕江观看和考察这座古老的苗王庙。可惜这座苗王庙在“十年浩  相似文献   

12.
试论垣曲古城东关庙底沟二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垣曲古城东关庙底沟二期文化张素琳(中国历史博物馆)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晋豫陕地区,这里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此文化由于首次发现于1956年发掘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 ̄①.庙底沟二期文化正处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而此时正是...  相似文献   

13.
谈庙底沟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化因素的对比分析,试图对庙底沟类型的分布范围加以重新界定。文章认为,庙底沟类型应当属于华渭文化区的一个地域类型,其分布区域主要在豫西、晋西南以及晋中一带,关中地区的同期遗存为泉护类型。而郑洛地区、南阳盆地与鄂西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同期遗存,显然都已不属于庙底沟类型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浪潮,以它所在的晋、陕、豫一带的中心区作为源头,波及东南西北四方。庙底沟文化还对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强大的推力,在那里也发现了同样传统的彩陶遗存。庙底沟彩陶向西向南的传播,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播,也是一种认知体系的传播。随着彩陶的播散,我们看到了一种大范围的文化扩展,这种扩展的意义与作用,大大超过了彩陶自身。  相似文献   

15.
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程颢任晋城令时,力推儒学教育,广建社学,泽州地区一时庙学大兴,目前仍留存十处之余,伯方文庙就是其中一。在庙内发现的《孔子圣迹图》石刻,镌刻精细、线条流畅、人物传神。本文以史料为依据,结合目前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刻石内容的考订,以体现晋城地区有宋以来庙学的兴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渭水流域的史前陶窑可分为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期、庙底沟期、西王村期和龙山时代五个时期.从形制上来看,渭水上游地区的陶窑均为横穴式,接近于渭水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期陶窑.渭水上游地区始终保持着以红陶为主的文化传统,而渭水中下游地区仰韶文化之后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却一改红陶作风而大兴灰陶.陶窑结构和技术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渭水上游和中下游地区自龙山时代开始陶器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将秦始皇塑造成无德暴君,致使后世统治者大多不祭祀秦始皇,不为其立庙。今在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秦始皇祠庙仅有十余处,即秦代"始皇极庙""寝庙";汉代"始皇祠""大禹/始皇庙";唐代"咸阳始皇庙";宋代"临潼始皇庙""绛县始皇庙""诸暨始皇庙""上虞始皇庙";元明清诸暨、上虞、海盐、象山、泰安、荣成、兴安等地秦始皇庙。这些秦始皇祠庙按地区及历史承袭关系大体可分为"会稽"和"琅琊"两派系,至今仅存威海荣成始皇庙。  相似文献   

18.
一、“湖熟文化”的源流“湖熟文化”的来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湖熟文化”是一种地方性土著文化,它起源于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现今所得资料,“湖熟义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之上,如北阴阳营、太岗寺、江宁咎庙.点将台.句容城头山丹徒高资团山以及丹阳王家山等.这类遗址一般都分作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上层分别为“湖  相似文献   

19.
吴传仁  刘辉  赵志军 《南方文物》2010,(4):65-69,64
《从孝感叶家庙遗址浮选结果谈江汉平原史前农业》也是一篇浮选报告。江汉平原以黏性土壤为主,一般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开展浮选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叶家庙遗址浮选出土了非常丰富的炭化植遗存,这说明,浮选法在该地区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植物考古学田野方法。在叶家庙遗址的浮选结果中包括有木炭、水稻、粟、稻谷基盘、以及各种杂草种子。其中水稻遗存在炭化植物种子总数中所占的绝对数量比例高达96.9%,出土概率接近70%,由此证明,江汉平原在屈家岭文化晚期拥有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经济。另外,结合杂草和稻谷基盘的出土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推测当时社会拥有种植、加工到利用水稻资源一整套的步骤,是社会生业的主要支柱。在浮选结果中还发现了少量的粟,叶家庙的古人在已拥有稻作这一优势作物技术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粟类作物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谈庙底沟类型的来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主要分布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的庙底沟类型应来源于当地的东庄类型;而关中地区的同期遗存则可称作泉护类型,由于它与庙底沟类型之间是一种同时共存关系,因而它并不是由后者所派生的.事实证明,泉护类型当来源于半坡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