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乐门,俗称南城门,是正定城四门之一。据《正定县志》记载,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初为石城,唐朝中期进行拓建,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修葺,今城墙为明代遗存。1993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据清代《永顺县志》记载,土司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袭职后,迁其治于灵溪之福石山,即今老司城。老司城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而建,借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御设施。城址包括生活区、衙署区、街道区、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几个部分。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老司城生活区城墙修建于明代早期,衙署区及老司城周边的大量相关建筑也大多修建于明代。从已发掘的紫金山墓葬和周边墓葬看,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土司彭显英夫人墓。老司城周边石刻题铭的年代则主要集中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  相似文献   

3.
1987年是元大都城开始兴建的720周年,而今天的北京城正是在元大都城的城址上继续修建和发展起来的。当时在北京史研究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诸同志的倡议下,曾举行了元大都始建720周年的科学讨论会作为纪念,这自然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4.
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筑长城,为长兴县古城墙之始。西晋太康三年(282)始设长城县,建城于富陂乡,经隋唐宋元,县城位置多有变迁。明代始筑今城,长兴旧城的基本轮廓奠定,沿用至今。本文主要对长兴明清及民国初期城墙进行简单考述。  相似文献   

5.
南京城门古之繁多,世人现在见到的南京城墙是明代南京都城的京城城墙,全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现存明代城门四座,它们分别是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清凉门和石城门。当初建南京城墙时为四重城墙,由内而外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廓。宫城、皇城毁于战火,外廓南京人俗称"土城头"城与门均荡然无存,然外城门地名仍然保留并沿用。  相似文献   

6.
凤凰嘴土城     
北京广安门外西南约六、七里凤凰嘴村,其地旧有绵亘隆起的土阜,平面作曲尺形,遥抱今日外城的西南角,宛若郛郭之制,相传即辽金燕京的古城。往年我编写元大都城坊考,述及辽金燕京城与元大都城其间因革关系,曾数往踏查,事隔十余年,一直未提出讨论,最近听说这一遗址,早在解  相似文献   

7.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紫禁城的位置稍向南移。关于两座宫城的规制,文献中虽然均有记载,但学术界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元明两代尺度关系和相关记载的考察,对两座宫城的实际周长作了较为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西安现存的明代城墙,系隋、唐京城中皇城改造与扩建而成,并经明清两代不断修葺完善的。长乐门城楼位于西安城墙东部偏南,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利用“奉元城”(唐末新城)旧址,将城的北墙和东墙平行向外扩展约三分之一,设四门,东门即长乐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筑群基址规模这一概念出发,对文献与考古资料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探讨,既注意到建筑群基址规模随时代发展而逐渐缩小的趋势,也注意到建筑群基址规模可能是一个规制性的问题,即在大约相近的时代,同等级别的建筑群,如宫殿建筑群,其基址规模也是大体相当的。而同一时期建筑群中,等级较高的,其基址规模也比较大,因而,基址规模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不可替代的等级符号性建筑要素。从这一概念出发,本文对《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规划思想做了分析,得出了更为接近古人记载的王城规划图式,并依据文献史料,发现金中都宫殿、元大都宫殿、明中都宫殿,甚至明南京圜丘坛,都采用了周回9里30步的基址规模尺度,此后的明南京、明清北京又沿袭了明中都宫殿的基址规模。而这一规制可以上溯到宋西京洛阳宫殿、宋汴梁金明池琼林苑,乃至隋唐洛阳宫城、北魏洛阳宫城的基址周回长度和基址面积规模。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辽代,便在这里建都了。辽会同元年(938年),改唐幽州为南京,作为陪都。金代在此建都后,于贞元元年(1153年)改称中都。元代在辽金故城东北,建成一座新的都城,称为“大都”。元大都格局宏大,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元代灭亡后,明朝利用元大都南半部加以改造增筑,逐渐发展成为明清两代的北京城。所以说,“元大都”是明清北京城(即现存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的考古勘察与发掘工作始于  相似文献   

11.
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大都城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它的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因此它在北京城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建设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性思维。这一理性思维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深刻地反映在国都城市的面貌里。元大都是今天北京的前身,要认识今天北京的历史文化,就必须认识元大都。元大都的主题思想和文化特色是什么?朱彝尊说:“元之建国,建元及宫殿、城门之名,多取易乾坤之文。”中国本土原创文化的《周易》经邵雍绘成图,又经刘秉忠、虞集根据易图建成了元大都。所以,《周易》智慧在元大都的规划布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古观象台——一座典型明代砖结构城堡建筑被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楼群层层包围,建国门立交桥上下车流不间断地穿行着,这块元大都城角的宁静空间早已远去,以至于每当我从地铁建国门站西南口出来路过这座灰体的古老建筑时,似乎并没有感到它的存在,被我无数次地擦身而过。  相似文献   

14.
台城辩     
我国古代都城,如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魏晋北魏洛阳,隋唐长安,隋唐洛阳,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明南京,明清北京,其位置皆可认定,甚至尚存城垣宫殿遗址,经考古研究而得确指其处。北宋东京虽城垣宫阙无存,但地面尚有繁塔、开宝寺塔(铁塔)等,地下尚有州桥遗址,其范围方位,尚可大致判定。古都之中,唯有六朝建康城及其核心宫城即所称“台城”者,地上地下了无痕迹,至今仍然一团迷雾,不能确指。或者有指认现存  相似文献   

15.
在迎曦下街新发现的这段古城墙,是迄今为止成都市区存留最长(200余米)、最具文物考古价值和城市古建筑价值的古成都历史遗存。这段古城墙位于成都水东门右侧,老东门(原称迎晖门)之左,沿府河西岸延伸,古城墙紧邻天涯石街,与明代《天启成都府志》所绘《成都府治图》这段城墙位置走向完全一致。从成都古城发展史看,老东门至水东门之间的城墙,可能是唐宋以来东南西北四围古城墙中位置移动最小,走向大致不变的一段城墙。隋唐以前,成都城垣较小。自唐乾符三年(876年)高骈筑城,将内江徒于城北,而后环流城东南,称清远江(即今天府…  相似文献   

16.
清凉门     
清凉门■文图/朱兰霞胜迹荟萃名城揽胜明南京城,实测周长33676米,超过周长29500米的法国巴黎城,堪称世界第一大城。城墙共开城门13座,即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北部目前最大的带状城市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土城段为例,通过亲自实地调查,对公园休闲者的空间行为进行分析,并进行游览线路的设计。一、北土城公园概况(一)位置元大都遗址公园沿城墙遗址与城市河道——小月河而建,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大体与地铁10号线北段重合。  相似文献   

18.
忽必烈圣旨中的Kke Aγula/青山儿/青山子、马可波罗和鄂多立克提到的绿山、乌马里记载的Kuk Taq均为万寿山,今北京北海琼华岛。根据元大都的修建过程和当时高丽使臣的记载可知,元大都是以万寿山一带为核心设计建造的。  相似文献   

19.
吉人 《神州》2005,(12)
在古代中国,城墙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有效保护自己,将敌军的进攻阻挡在城墙之外,其次就是以逸待劳、居高临下地反击敌军,“攻防一体”的理想模型能否实现关系着城池的安危。修建于明代的西安城是唯一现存的、最完整、级别最高的城池,这一理想模型的落实集中体现在城墙长度、厚度和敌台间距上,这三组数据牵连着这座城的安危。  相似文献   

20.
明代西安城不仅堪称中国人成熟防御意识的最完美体现,而且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建筑哲学。西安是座四方城,四四方方的西安城是在汉唐的底座上于明代兴建起来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此,现在的西安城墙也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在中国有墙才有城,城是被墙围起来的有地位、有资产、有文化的人居住的地方。虽然西安城墙至今未被批准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但它确实是全世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