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学系是蒋介石统治时期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成员结构始终众说纷纭;而人们对政学系的诸多观察,更多的是源于其政治对手的言说。因此,考察其组织轮廓,往往需要勾勒出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人物谱系。政学系初期,党内各派因反对杨永泰个人,而将其周围的一群朋友冠以"政学系"之名。如果说此时的杨永泰还有伐异之举,稍符派系之说,后期则无人能担此任。杨永泰死前10个月形成的中央政府新内阁,是所谓政学系的成熟期。他们的核心人物是黄郛,大都是有欧美留学背景的教育、金融界专业人士,有一定的治国能力,与杨永泰并无多少交集。由于这批行政官僚无派无系、位居高位且由学而仕,符合政学系的人物描述,故旁人多以政学系视之,而这些人也多因同声相求,愿与其他被视作政学系之人相往来,两种过程,交错为用,共成政学系之名。政学系不仅满足了蒋介石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改变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2.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国民党在总理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已形成“左”、“右”两派。北伐胜利后,蒋介石统治中国20年间,国民党内部派系之分,更是名称繁多。有以黄郛、杨永泰、张群等为首的政学系,张继、谢持、邹鲁等为首的西山会议派,陈果夫、陈立夫为首的CC派,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改组派,  相似文献   

3.
1936年10月25日,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主席杨永泰在汉口被刺身死。杨是政学系的首脑人物,在当时国民党政治舞台上也是一个要角,因此他的被刺引起军政各界议论纷纭,一般都认为是派系斗争所致。那时杨案以判“主使人”刘芦隐(蒋介石政敌胡汉民系的骨干人物)10年徒刑而了结,军政界的上层对这个结论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那年,我正在武昌任两湖监察使。杨案发生后,我得到监察使署调查科长安梦周的报告,说杨永泰系应日本驻汉口领事之邀赴宴,上午11时由武昌渡江,宴毕返回武昌,在汉口江汉关省政府专用轮渡码头被人枪杀身死。我当即将杨永泰被刺的事情报告监察院,随即  相似文献   

4.
史海威 《文史天地》2011,(11):65-67
杨永泰,聪明反被聪明误。秘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古往今来,经由秘书岗位的历练而后来成大事、立大业者,代不乏人。邓小平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但秘书岗位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自身把握不好、处理不当,而出事犯错,最终误人误己者也屡见不鲜。杨永泰就是一个鲜明的负面典型。杨永泰(1880~1936年),字畅卿,广东茂名人。他自幼接受严格的旧式教育,又曾留学海外,接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知识非常全面。书载,他"既擅文事,又长武备;既懂立法,  相似文献   

5.
<正>1932年,国民党军在江西围剿江西红军时,蒋介石常带领他的几个亲信侍从人员如秘书、副官和参谋人员到各地视察工作。政学系的头目杨永泰向蒋建议:应将随行的参谋人员以及侍从人员组成一个侍从室,以便于开展工作。蒋介石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成立了一个只有四个小组的侍从室。1936年1月,蒋介石对侍从室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内派系林立,相互倾轧。CC与政学系在争夺权力方面发生过极大的矛盾,最使陈果夫恼怒的是杨永泰保荐辜仁发任江苏省政府的民政厅厅长这一件事。陈果夫多方设法串通辜仁发的老婆出面向江苏高等法院控告辜重婚.根据有亲告乃论这一条规定,江苏高等法院传辜仁发到案。他拒不到庭,几次传不到,法院就发出通缉令。于是辜仁发不能做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仍由余井塘任职。这是CC与政学系激烈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一生幕僚众多。其中才华出众、功勋显赫者屈指可数。首屈一指的应是被蒋称为“当代卧龙”的杨永泰。杨永泰,字畅卿。1880年生于广东茂名。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后就读于广东高等学堂、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又曾留学日本,接受过西方文化教育,因此,“既擅文事,又长武备;既懂立法。又精行政”,而且精研国家大事,“胸罗经纶,足以佐治”,尤善权术。然而,这个擅长玩弄权术的“海内奇才”,其早期却郁郁不得志。  相似文献   

8.
两广"六一事变"后,国民政府恢复了对广东的实际统治。鉴于陈济棠对抗中央的教训,为切实掌控广东,蒋介石在广东实行军政分治,国民党各派势力借机强势介入粤局。而地方实力派余汉谋视广东为禁脔,不容其他势力染指,由此他与政学系吴铁城、CC系曾养甫暗斗不断,军政对立愈演愈烈,并在日军侵粤前夕达到高峰。而引发军政对立的一大触发点,即是与地方行政有关的人事任免以及地方武装的归属问题。战前持续不断的军政对立,影响军政效能,不可避免地对广东对日备战工作产生一定干扰。这一阶段广东军政关系演变的状况,表明军政分治的做法并不适合移植于广东,而蒋介石有意维持此一格局,实折射出蒋利用军政矛盾控制广东的复杂意图。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广东党政军当局对抗日的态度及其应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东党政军当局对抗日的态度 1936年7月,在蒋介石国民党的强大的军政压力下,陈济棠被迫下台,广东半独立的局面结束,还政中央。蒋介石坐镇广州1个月,又布置蓝衣社人员监控各要害部门,10月对广东党政军进行改组,由国民党中央令派广东省党务特派员(余俊贤),各县、市国民党党部,亦同时改组,由省党部选派人员充任县、市党部特派员,从事各级基层党部之控制与整理。中央政府任命黄慕松继林云陔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黄1937年3月20日在广州病逝,由吴铁城继任),省政府进行改组,各绥靖区和县政府  相似文献   

10.
王晓平 《收藏家》2008,(3):47-52
朱东润(1896—1988年),名世溱,字东润。江苏泰兴人。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70余年,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生前长期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曾任国务院第一届学位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11.
《岭南文史》2013,(2):65
罗晃潮男,1930年1月生,广东东莞人。民盟成员。擅长华侨史研究。1947年考入广雅中学读高中,并参加广州地下学联的学运工作。广州解放后在南方大学、广东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任干部、班辅导员。1956年入读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先后任讲师、副教授、研究员以及暨大华侨研究所华侨史研究室主任等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离休。曾任广州留东(日)同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名誉理事、《中华罗氏通谱》顾问,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理  相似文献   

12.
杨永泰(1880-1936),字畅卿,广东茂名人。1913年加入国民党。次年4月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员。1918年后任广州军政府财政厅厅长、广东省长。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1932年随蒋介石赴武汉参加对豫鄂皖边区第四次“围剿”,其间,具体阐述了“攘外必先安内”理论,提出“安内”(即“剿匪”)必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主张,得到蒋介石的赏识。1936年被暗杀。  相似文献   

13.
广东汕头华侨历史学会于1985年11月5日至7日举行以“华侨与汕头经济建设”为中心议题的学术讨论年会。出席会议的有该会会员和汕头市各兄弟学会代表共九十多人。汕头市副市长陈远睦、社联  相似文献   

14.
1999年8月4—7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连同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假广州华厦大酒店举办了海峡两岸“华侨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出席此次会议的共有71人,其中大陆49人,台湾19人,新加坡2人,香港1人;提交论文42篇,其中大陆27篇,台湾15篇(台湾学者文章已编入华侨协会总会印行并提交会议的上下两册《华侨与抗日战争论文集》之中)。中国侨联顾问、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学会副会长朱添华同志和中国侨联顾问、学会顾问萧岗同志赴会指导。台湾方面与会者由华侨协会总会张希哲先生任团长,中国侨政学会秘书长黄乾先生…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一二年三月同盟会改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一二年三月同盟会改组再认识王中茂1912年3月,中国同盟会由秘密组织改组为公开政党,对此,学术界长期以来非议颇多,为了还历史以本来面貌,重新认识这次改组,很有必要。本文拟就改组的背景、改组后的同盟会政纲、党务及斗争实践,谈一点粗浅看法。中国同盟会...  相似文献   

16.
韩文宁 《中华遗产》2009,(9):156-159
1936年10月25日下午5时,湖北省政府主席杨永泰从日本驻汉口领事馆出来准备回武昌,在过江专用轮渡码头上,突遭两名不明身份的刺客袭击,连中数枪,当场死亡。  相似文献   

17.
1924年国民党师俄改组后,"民主集权制"的组织原则要求各级党部必须由直接选举产生。随后,国共关系破裂,华北局势动荡使选举制的实践历经曲折与变异。抗战之初,国民党曾一度明文暂停省县选举,虽时隔不久再度重启,选举制却已沦为党内派系斗争的工具。其中,以朱家骅与CC系在地方党部的竞争为主线,亦掺杂了三青团、政学系与地方实力派等多种势力的较量。在党内民主外衣的遮蔽下,各方为赢得选举,不惜僭越制度,操纵选举。最终,选举制的恢复不仅未能使党务振衰起弊,反而导致党内派系矛盾彻底公开化,地方权力秩序陷于混乱,将国民党引入更加危困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平定陈炯明叛乱、改组国民党、北伐统一全国,是孙中山晚年面对的重大问题。三者既密切关联,又轻重有别。孙中山以东西两路联军并举战略,讨伐"西和东拒"之陈炯明。东路军以闽省为后方吸引陈军主力,在桂省以滇军为主的西路军击破陈炯明"西和"策略而据有西南中心广州。与马林偏重将平叛与改组两个主题对立理解不同,鲍罗廷妥善处理穗、沪之政治地位关系,说服孙中山推动改组,使原来以军事为主的广州,成为涵括军事、政治、外交多方内容的国民革命基地,以此辐射上海、西北、北京,从广东走向全国,北伐开局战略得以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9.
时任湖北省主席的杨永泰,于1936年10月25日在汉口被刺。本刊曾在第41、42辑(合刊本)发表吴先铭先生所撰《杨永泰被刺》一文,介绍了当时捕捉行刺凶手及事后处理情况;同时也指出此系一历史悬案,被刺的真正原因、行刺的主使人究竟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本刊发表王孝楚先生于1982年5月所写的亲历文章,披露杨永泰被刺的真正原因,实乃一珍贵史料,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0.
广东日本商工会议所创立于1937年。抗战爆发后,虽曾一度中止活动,但在广州沦陷后于1940年重设。重设后的广东日本商工会议所受制于广东日本总领事馆,在1941年及1943年两次组织及人事改组过程中,不只随处可见总领事馆的干预,且从中体现出广东日本商工会议所内部的势力变动趋势、人事策略及对外的联络渠道等多种信息。广东日本商工会议所的上述特征,在华南具有代表性,且可视为抗战前后在华日本商工会议所研究的重要补充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