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姑娘     
过去有一个富人,他有三个姑娘。这三个姑娘都长大了。一天,富人把三个姑娘都喊在他跟前,一个一个的问话。他先问大姑娘:“我的好女儿,告诉我,你穿得好吃得好是怎么来的?”大姑娘回答说:“是靠父母亲的福气,没有父母亲,我穿不好吃不好。”富人笑呵呵地点点头.又问二姑娘道:“我的好女儿呀,告诉我,你吃得好穿  相似文献   

2.
苦妹子     
从前,有户人家没有娃娃,就拣了两姐妹来压长。两姐妹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这家妻子终于生了个儿子,做爹妈的喜欢死了,忙请了个毕摩来给儿子算命。这个毕摩的嘴唇是豁的,吃炒面时炒面就从豁口里淌出来。两姐妹在一旁看见就悄俏的笑。毕摩听见两姐妹笑他,心中很恼火,在算命的时候就对姑娘的爹说:“你家的儿子要想平平安安的长大,就要把这两个姑娘丢到大山老林中去。她们会尅兄弟。”姑娘的爹想:这两个姑娘反正是拣来的,只要亲生儿子能平安长大,丢就丢。一天,他带着两个姑娘上山打柴,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他指着一座山问两个姑娘:“你  相似文献   

3.
拉祜族谜语     
五个儿子同唱一支歌—芦笙。三个姑娘在说悄悄话—三片响蔑。什么有叶没有节—芭蕉树。什么有节没有叶—笔管草。小时穿绿衣,著来穿红衣出门笑哈哈,回来泪汪汪—辣板。打水竹筒。砍得断,破不开—头发。拉祜族谜语@娜海~~  相似文献   

4.
笋叶伙子有个百万家的姑娘,象刚刚绽开的粉团花一样漂亮,村里的小伙子都很喜欢她。有个土司的儿子看上了她,姑娘对这个土司的儿子也有些好感。土司儿子第一次去“串”她,在她楼下吹芦笙的时候,姑娘高高兴兴地接待了他。他们在火塘边谈谈唱唱,玩得还不坏。土司儿子离开时,约好了第二天晚上再来。按崩龙族的老规矩,第二次来“串”姑娘,应该约些伙伴来。土司儿子约不到别的伙伴,就只好约笋叶伙子一起来。笋叶伙子是村里最穷的一个小伙子,因为他的衣服全是笋叶做的,人们就喊他笋叶伙子。笋叶伙子本来不愿陪土司儿子到百万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有一个寡妇,领着六个儿子和一个姑娘。六个儿子都很勤劳。姑娘是父亲死后才生的,长得又非常漂亮,一家人都很疼爱她,很少叫她干活。一天,哥哥们要到很远的山里犁包谷地,大哥叫妹妹给他们送饭,这可难倒了妹妹,因为她从没出过远门,就连自家的地在哪里都还不知道呢。天刚亮,六个哥哥上路了,临走时大哥对妹妹说:“阿妹,我用犁犁一条线,你顺着这条线走就能找到我们了。”妹妹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6.
秋裤     
正你知道你为什么没对象吗?因为在这个丝袜横生的季节你却穿了条秋裤……——新浪微博网友秋裤外穿到底是谁发明的,这到底是什么艺术流派的审美,到底是什么样飞扬的自信让你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或肥硕或干瘪的屁股?世界环保组织批准了吗?——新浪微博网友妈:儿子,还没对象呢吧?我:是啊。妈:现在暖男很流行的,好多姑娘都喜欢那种类型,你也朝那个方向发展发展?我:我这样子咋发展?妈:来,你先把这条秋裤穿上。——爆笑图文精编  相似文献   

7.
在富宁县的瑶族聚居区,盛行着一种传统而又古老的节日,叫桑略卓散节,译成汉语,就是三月间的节日。提起这节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姑娘叫观娅。年纪不大不小,刚包头帕。观娅姑娘聪明美丽,一张脸就象盛开的八角花。她织的布,夏天穿了使人凉爽,冬天穿了使人暖和;她绣的花,蜜蜂飞来采蜜,蝴蝶飞来打转;她唱的歌,画眉听了飞下树,鲤鱼听了跳出水……  相似文献   

8.
古时候,我们彝族有这样的规矩,姑娘长大要嫁时,让姑娘骑着马出门去,马走到哪家门前停下来吃草,就把姑娘嫁给哪一家。有一家有钱人,生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父母要她自己去找姑爷。于是装了一驮银子,驮在马背上,让她骑着马出门去。马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远,在一片荞地边停下来吃草。这里住着一个小伙子。他很忠厚老实,可他穷的只穿一点麻布和兽皮。他看见姑娘停在自己门前,不好意思出来见  相似文献   

9.
黄飞扬 《神州》2011,(3):44-46
元旦假日,我们编辑部一小伙子带了女友回了家。临近年关时,小伙子不能回家了,要陪同女友回女方家过春节。一日午餐时分,大家聚在一起,谈论回家过年的话题,各自感慨,将如何过年?回谁家过年?"我妈也就我一个儿子,她妈也就她一个女儿。"在中国传统的大节,一年一次,谁都想带着另一半回自己的家团聚,在这二选一的情况下,所有的抉择都是一种妥协。回谁家过年?这似乎成了80后这一代人婚姻"年检"的一关。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养得四个儿子,一个姑娘,可谓人丁兴旺,家产万贯。美中不足的是姑娘是个瞎子,偏又很奇,这瞎子囡脚底板上长了颗红痣,识相的人说瞎子囡是个有福之人。  相似文献   

11.
从前,鸡街坝子里有个破落头人,号称“嘴油子”。嘴油子能说会道,几乎能把死牛吹成活牛,石头吹为金子。只可惜脑瓜不用在生计上,怕苦怕累不愿干活,家小常缺食少衣。可这懒鬼又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家伙。一年一度的除夕临近了,嘴油子家没有一点过年的猪肉。他看见许多人家丢掉的猪尿泡,便悄悄地捡了一个回来。过年这天,午饭后老人们聚在村前拉家常。嘴油子赶紧把老婆的裤子穿上,换下自己补钉累补钉的破裤子,用猪尿泡抹抹嘴后,就踱着方步来到村前的空场上。“啊哟哟,嘴油子也来罗,还穿了条新裤子!”“以前不大穿。今天嘛,过年罗,也就穿穿它。”嘴油子正吹得起劲时,他的娃儿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把拉住他就要走。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过年程序繁多,尤其在农村,几个月前农民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准备。年前一个月更是忙忙碌碌,岁末二十九送鬼、寺庙跳神、吃“古突”。新年这天要拿出最好吃的食品,穿上最美丽的衣裳,铺上最好看的卡垫,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吃“切玛”,互祝“扎西德勒”。  相似文献   

13.
杨娥     
明朝时候,昆明沐王府里有个姓杨的老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这两个儿子武艺高强,象两只猛虎。姑娘的名字叫杨娥,美得象月宫里的嫦娥、吴宫里的西施。在她面前,花不敢开,鸟不敢唱,风只敢轻轻地吹,树只敢慢慢地摇。论武艺,她比两个哥哥还要强,人们夸她是“枪扎万个点,棒打一大片,弯弓能穿杨,宝剑挑鸟眼。”这话,头一句是说她使起枪来,“嚓嚓嚓”一扎,对手身上早就着了几百下;第二句说她使起棒来,“呜呜呜”,扫倒千军万马;第三句说她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这些都平常,最厉害的是第四句。据说有一回,她和两个哥哥在花园里舞剑,舞着舞着,见有几只小雀“吱吱喳喳”地叫着飞过来,杨娥说:“你们信不信,我能把小雀的眼睛挑出来!”两个哥哥不信,就指一只飞得最快的小雀给她。说时迟,那时  相似文献   

14.
我讲一个新故事。这故事是前些年才发生的。前村有个杨运昌,结婚七年了,老婆才给他生了个儿子。杨运昌不是不愿早生小孩,多生小孩。刚解放那阵,还没强调计划生育,对少数民族还鼓励发展人口哩。刚刚相反,杨运昌才结了婚,就希望老婆给他生个儿子姑娘的,可是眼巴巴盼了几年,老婆还是不生,到了第七个年头,老婆才怀了孕,生了个儿子。杨运昌本来重男轻女的思想挺严重,但在老婆老不生孩子的情况下,他老  相似文献   

15.
去年春节,儿子见了门上贴的春联有些好奇,就问我:“爸爸,门上贴红纸做什么呢?”我说:“这是春联,过年家家都要贴的。”儿子接着问了我一串问  相似文献   

16.
"过年"之于我有三种各不相同的"味"。儿时过年,虽然清贫,却很温馨;军中过年,敌寇当前,步步惊心。现在过年,虽有鸡豚美酒,却时刻提醒着自己莫忘儿时的清贫,勿忘军中的艰险,更不要忘记正因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子弟兵在边疆站岗放哨,捍卫国土,我们才能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儿时记忆中的年1970年,我刚上小学,那年月我最盼望、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有新衣穿,还能吃上平日里吃不上的年夜饭,父母还要发给压岁钱,  相似文献   

17.
花园里的牡丹花,到了该开放时它就开放;生长在村子旁的核桃利,到了该结果时它就结果;母亲养了一辈子的姑娘,到了成人时就该出、嫁。七个地方都来说亲,女儿就要成为别家的人。要出嫁的姑娘呀,你住惯了这明兄亮的房子,你愿不愿走出这道门?不愿也不行,姑娘长大了就该嫁人。阿妈要给你准备嫁妆,准备嫁妆要跑三个地方,三个地方有九件礼物,九件礼物都要给出嫁的姑娘。白地产银子,产银子就有银替子,要赶快去买一支,插在姑娘墨黑的发髻上。苏州产手帕,颜色象彩云一样,要买来手帕盖在替子上。西藏产谱毽,谱毽做衣裳,姑娘穿了象莲花一样,丽江产羊皮,缝…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老汉本姓衷,今年七十上过一点,老俩口生下了五个娃,省吃俭用地把家拉,可恨老天不长眼,老伴儿五十上归了天,衷老汉又当爹来又当娘,把五个儿子拉拉大,东家里借西家里凑,给儿子们一个一个成了家,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弟兄们闹着个要分家,先后①们吵来弟兄们闹,谁都不想养阿大,②这一下把哀老汉气下得扎,一命归阴着回了家。老三一听就装醉,老四老五装哑巴,这一下把老大的肺气炸,你们四个不要把赖耍,每个人一片棺材板板准备下。老二老三把材帮帮来做下,老四把材底承揽下,为老五阿大把孽障受下得扎,材盖上你就把恩报下,我是老大要下茬,材头的档…  相似文献   

19.
本刊追踪     
《环球人物》2013,(13):10
吴官正出书忆过年5月8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闲来笔潭》一书在全国发行,书中记录了他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和部分工作回忆。其中《过年》一文谈道,"小时候盼过年。因为过年能穿件新衣,能吃上几块肉";  相似文献   

20.
古时候,我国北方一些部落之间经常打斗,后来,苗族打输了,流落到贵州,散居在彝族同胞生活的地区。一个姓张的苗族老倌,老伴死了,只有一个独儿子和自己过生活。他给儿子讨了一个姓安的彝族姑娘做媳妇。这媳妇不仅良心好,人才也好。不久,一个姓陈的汉族小伙子因为爹妈死了,又无哥哥姐姐,就来张家帮工做活。小伙子聪明善良,脚勤手快,张老倌倒也喜欢这个无爹无娘的小伙子,待他也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