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筑城解放六旬秋,市貌全新境爽优。 昔日萧条穷困厄,今朝兴旺喜妍遒。 大楼林立高空耸,宽道车流畅运稠。 百业繁荣民日富,衣丰食足众欢讴。  相似文献   

2.
李增贤同志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对学员大声说:“你们要哭就哭出来吧!免得憋在心里不舒服。”此时讲台下,学员们哭声一片……  相似文献   

3.
《贵阳文史》2006,(2):65-65
在城区中山西路今贵州省教育厅及原市委后院,曾经有一座贵阳最早的公园, 相传为明代贵阳诗人吴滋大的别墅,清代改建臬台衙门。民国1年(1912年)9月, 创为梦草公园。园中除旧有荷花池、紫泉等景物外,又新建“光复楼”、“蔡唐纪功碑”等建筑,为方便游人,园内还设有餐馆及名曰“霁月轩”的照相馆。因  相似文献   

4.
贵阳在历史中产生,也在历史中变化,但城市的形态并没有凝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时光在这里留下的痕迹,是串联着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贵阳印象     
卢惠龙 《贵阳文史》2010,(4):110-110
<正>来了,去了,又来了。贵阳与我若即若离。那是一个阴冷的黄昏,我到了贵阳。我是从上海出发,在重庆下船,就随汽车在凉风垭公路上吃力地盘旋。山连着山,一座一座,峰峦俨如威仪棣棣的屏障,乳白色瘴雾在山腰静静低徊,蓝天呢,深邃又缥缈。这对在海边出生长大的我是开眼界的。  相似文献   

6.
贵阳文史     
《贵阳文史》2007,(3):I0001-I0001
3月23日、29日,贵阳市政协分别邀请省、市文史专家、书画家进行座谈共商如何进步办好《贵阳文史》期刊。  相似文献   

7.
11月15日清晨,山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电厂上空冉冉升起,一直阴雨绵绵的贵阳也突然放晴了。  相似文献   

8.
贵阳电池厂是一个劳动密集的微利国有老企业,生产干电池已有50多年的历史。贵阳电池厂的前身包括民湘电池厂、利民电池厂等私营厂。1954年初,民湘电池厂正式申请公私合营,是贵阳市首批公私合营企业之一。1954年10月1日,公私合营贵阳电池厂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贵阳文史》2011,(5):8-8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既是古人对贵州的印象,也是对贵州的贫穷落后、边远蛮荒的高度概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贵州面貌,疏浚交通、畅达物流实乃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的省名是怎样来的,外省人多不知道,贵州人也未必说得清楚。“贵州”这个名称,原先专指今贵阳一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州,可是到了明代却变成了省名。说贵州省名因贵阳而得,恐怕许多人都难以置信,但事实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11.
浊流 《贵阳文史》2013,(6):F0002-F0002
看过电影的人,也许认为贵阳的电影院是值得歌颂的,因为它代表一种特异韵“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其他的都市所能企及的,几乎是贵阳所特有的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不,毋宁说是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12.
黄浩 《贵阳文史》2008,(2):75-76
拜读熊俊先生《早年张之洞》一文(载本刊2007年第四期),深感古人所云“地灵人杰”的涵义。人居环境对一个人的熏陶涵养,关系至深。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政治、经济重心的西移,为贵阳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促进了贵阳城市经济、文化、交通、市政建设、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的近代变迁,极大推进贵阳城市近代化进程.然囿于军事、政治等非经济动力因素的制约,此时期的贵阳城市近代化只是一种畸形繁荣,未能形成持久、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悠悠的贵阳     
王郎 《贵阳文史》2009,(5):73-75
许多人可能了解或熟悉世界史、中国史,但对家乡的由来却相当默然或陌生。笔者长期关注家乡贵阳的历史和文化.感到在爽爽的贵阳中。包含了历史悠久的贵阳。本文从诸多地方史志资料的基础上.试勾勒出从远古走来的贵阳。  相似文献   

15.
<正>纯真、激情、赤诚、热血沸腾、意气风发……原以为这些更多属于年轻时代的情怀,已随时光流逝离我们渐行渐远。没想到,当保存着23年前那次街头采访报道的贴报本在眼前展开时,久违的青春飞扬之气竟从心底奔涌而出。1987年6月21日,《贵州日报》在二版整版刊发了我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伙伴共同采访、由我俩执笔完成的报  相似文献   

16.
自1413年贵州建省以来,路两旁名山争耸,牌坊林立,寺庙遍布,衙署纷呈,商铺云集,留下了很多胜迹和轶事。可以说,这条路上的人事情景就是老贵阳的依稀缩影。  相似文献   

17.
11月4日拂晓,起义的新军士兵与陆军小学学生分别由大南门、次南门整队入城。维持秩序,宣告贵州贵阳光复,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贵阳的统治。  相似文献   

18.
《贵阳文史》2012,(1):9-10
1944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全部退出贵州省背景:1944年秋天,日军沿黔桂铁路直逼黔境。12月2日,荔波、三都、丹寨、独山等县城相继沦陷,独山县城更是被7天7夜大火全部烧毁。一时间黔南大地烽烟四起,贵州的数十万难民妻离子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正街的中华中路如今极具现代化都市街道的气息,沿途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商铺首尾相连,两边的驰宇大厦、  相似文献   

20.
刘奕 《贵阳文史》2011,(4):31-31
如果不是黄齐生,如果没有1938年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次大会,张益珊——这个出生于齐鲁之地的山东大汉或许不会在贵阳留下自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