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随后日本进攻锦州,在此前后,美国驻南京总领事裴克先后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铁道部长叶恭绰和国民党中政会常委、中常会常委汪精卫进行了会谈。会谈反映了裴克与国民政府要员保持紧密接触的情况,陈友仁等也表达了解决中日东北冲突的想法,他们都急切想了解美国对日政策,并都希望美国积极介入中日东北冲突,对日本施加压力,裴克对相关问题也作出了一些回应。相关会谈情况和内容,裴克都通过函电和备忘录的形式向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华公使馆进行了详细报告。  相似文献   

2.
巴黎和会迄今已有80年了,有关这次会议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关于国民党与这次会议关系的文章,却不多见。近日我发现了一份颇有价值的材料,那就是当我国代表团拒签对德和约后,南方代表的顾问陈友仁曾发了一份长电给美国上议院,提请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尽快提出修正山东问题的解决方案,受到美国舆论的一致好评。陈友仁(尤金·陈),祖籍广东顺德,1878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南部的圣费尔南多镇,21岁就成为特立尼达第一个华人律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效力,被孙中山任命为…  相似文献   

3.
1927年3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义举,已载入史册,成为民国外交史最闪光的一页。而负责与英国人交涉的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却昙花一现,很快被人们所忘却。但是,如果你了解了陈友仁的人生轨迹,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在他的身上同样有着许多感人的闪光点。 太平军将士之后 陈友仁(尤金·陈),祖籍广东顺德。1878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南部的圣费尔南多镇。父亲约瑟夫·阿陈原名陈桂新,广东顺德县人,是个穷木匠,以手艺出众和侠义而远近闻名。后因遭到官府和恶霸的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流落到广西象州…  相似文献   

4.
史桂芳 《世界历史》2012,(4):4-13,157
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大正天佑",借对德宣战之机,迅速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并企图在巴黎和会上得到"法理"上的认可,巩固在华"特殊权益"。由于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日本未能得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在远东的竞争加剧。1921年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会议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形成了主导远东国际关系的华盛顿体系。日本一方面在华盛顿体系的框架下,在与列强的"协调"中求得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不断寻找机会突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从而建立由日本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对外扩张的梦想。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告别华盛顿体系,开始实施建立所谓的东亚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韩全红 《旅游》2007,(9):42-51
当年,赫蒂夫·伊斯梅尔国王决心按照欧洲的模式实现埃及的现代化,他计划在中世纪开罗老城与尼罗河之间的一片沼泽地上建设一个崭新的"尼罗河上的巴黎"。后来那里出现了一个商业区,有绿树成荫的大街、宏伟的广场、开阔的公园,以及有两万多人在其中办公的政府大厦、外交部大楼、著名的美国开罗大学(注:这是一所由美国人建立的私立贵族大学),尤其是承载着7000年埃及文明的砖红色埃及博物馆,再加上著名的迈阿密电影院和大都会电影院。伊斯梅尔的愿望总算实现了,今天到这里来漫步等于是回顾这位赫蒂夫设想中的美好的"尼罗河上的巴黎"。  相似文献   

6.
1941年8月1日,美国宣布禁止任何石油和石油制品输往日本.4个月之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并迅速占领马来亚等地.美国的禁运政策如何一步步发展?其对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有何影响? 美国为何重视东亚? 美国介入远东甚至说整个近现代美国远东政策的开始,始于美西战争后对菲律宾和关岛的占领.1898年4月25日,美西战争以菲律宾和古巴为主要战场爆发.三个多月后西班牙崩溃,被迫于当年年底同美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该条约保证了古巴的独立,菲律宾、关岛以及波多黎各则被划给了美国,美方向西班牙支付2000万美元作为获得菲律宾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关于陈友仁     
吴之椿 《百年潮》2004,(4):34-39
陈友仁是大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我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工作上的关系,是从1926年秋到1928年春,约有一年半的时间.这篇回忆文章就是根据这段工作关系写成的.由于我只接触到他一生中的一小段时间,这篇文章自然说不上对他有怎么深刻的了解,其中的论断和评语,可能带有片面性或缺乏公允.这就有待于将来努力加以改正或校订了.  相似文献   

8.
曹晋芳 《神州》2012,(9):122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占领初期,美国为打击日本法西斯势力,对其实行了"打击,限制"政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了其战略方针,对其进行"扶植",这在客观上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本质上讲,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前提的,他不可能也决不允许日本强大成为自己的对手。本文试图从美国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起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一政策对日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田亮  温宪 《环球人物》2013,(6):60-61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21日至23日访问美国。对此行的评价见仁见智,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王屏认为,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大力支持,安倍访美不能说成功;而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温宪则认为,安倍得到所期待的表态,不要轻信美国"冷落"日本。欲知详情,请看下面两文。  相似文献   

10.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由于日本态度强硬,西方诸国最后商谈的结果竟然是:日本从德国手中接过对中国山东的控制权。4月30日,有一个人在北京接到了梁启超从巴黎发给他的电报,得知了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他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于5月l日写就《外交警报敬告闲人》的文章,并于当晚送到了《晨报》报馆。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文学家的"东方学"--以芥川龙之介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提出了在西方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与"先进的西方"相对的"落后的东方",也就是所谓的"东方学"式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它在西方国家以东方国家为对象大力推进殖民政策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霸权话语.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但是它在比西方国家落后几十年的状态下学习西方,并发展到以中国大陆为主要对象推进殖民政策.从日本近代文学家当时关于中国的言论当中也可以看出有类似于萨义德提出的"东方学"的思维方式.因篇幅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借鉴萨义德在<东方学>里所提出的观点,重点围绕芥川龙之介这位作家,深入探讨他对中国的一些言论.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5日至7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和日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开大学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研究室成立50周年纪念会在天津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三十多所大学以及多家学术期刊的一百五十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学术研讨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种形式。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剑鸣教授作了题为"美国革命史研究的新动向"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美国史学界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我在美国发现了一些宋庆龄未刊往来英函札,其中,宋庆龄与陈友仁夫人乔吉特1932年4月间的往来信札各一通,反映了当时宋陈关系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现择要释读之。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在1905年和1906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分别花了较长的篇幅谈美国排斥中国和日本移民问题,态度与拟要采取的措施却大不一样.对中国移民,他态度生硬、冷漠,强调要严格排斥劳工;对日本移民,他热情洋溢,说要采取一切措施加以保护.此种差异仅以罗斯福的种族主义思想加以解释是不够的.他对实力的崇信才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书与人     
《魔鬼经济学》列维特打算告诉我们这些:为什么日本人视为"神圣运动"的相扑存在大量作弊;美国的三K党是怎么忽然衰落的;贩毒集团的组织结构其实和麦当劳很相似;美国的堕胎合法化为何导致犯罪率的降低;带孩子去博物馆对他的学习成绩毫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83年美英《巴黎条约》是美国外交史上一场最辉煌的胜利,标志着英国最终承认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为美国独立建设新生国家开辟了道路。但是,它在美国国内历经波折才得以批准和付诸执行。《巴黎条约》在美国得以批准和执行的过程,是一个思想观念激烈碰撞交锋的过程。国家主义者抓住这一机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宣传,加深了人民对全国性政府的认识。通过国家法律相对州法律地位至上性的确立,北美人民逐渐接受从"州"的公民到"国家"公民身份的转变。从这个视角来看,《巴黎条约》有助于北美人民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臧运祜 《民国档案》2007,(2):97-105
我国学界在关于"汪精卫与日本关系"的一些有限的研究中,所使用的资料主要还是中、日双方当事人的资料,以至于这个重要史实,迄今还充满了传奇与神秘的色彩.本文就1939年1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发表的"绝密"资料《支那新中央政府成立的经过概要》,对于日本的"汪精卫工作"进行了考论.日本方面首先认定"汪精卫和平运动发端于1938年春中国事变进入正式阶段之际",而并非起于中国内部抗战以来的和战之争.日本的"汪精卫工作",是在1938年1月、11月的第一次、第二次"御前会议"分别决定的对华政策,以及近卫首相发表的第一次、第二次声明之间进行的;汪精卫集团的降日,是日本实施对华政策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局.汪精卫在河内"工作"无成的情况下,半推半就地投入了日本的怀抱之中;他既已逃亡上海、蛰居于日本的卵翼之下,其政治生命从此就完全听命于日本.1939年6月的汪精卫第一次访日,把他与日本的关系公开化;回国之后,开始了组建伪中央政权的工作.日本首先自我否定了"重光堂协议",趁机继续贯彻第二次"御前会议"的决定,并把将来对于该伪政权的政策,预定于与汪氏集团达成的密约之中."汪精卫工作"不仅是日本的"谋略",而且是日本侵华国策的产物,前者是从属于后者的,或者说是后者的形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今 《南方人物周刊》2011,(43):114-114
如果时间是河流,那艺术就是航船。它顺流而下,承载了时代的故事和传奇。在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中,美国小说家流连于巴黎的街巷,午夜时分.他突然如卡罗尔笔下钻进兔子洞的爱丽丝,进入了巴黎最传奇的年代。  相似文献   

20.
北一辉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教祖"。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部分日本学者将北一辉美化成了"解放亚洲"的"英雄",美国学术界也有类似的观点。我国学术界关于北一辉的研究相对薄弱,大多数研究只是在论述近代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运动时简单涉及,因而无法形成对海外右翼观点的有力批判。本文①通过论证北一辉关于"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的主张,深入阐明他的亚洲战略是谋求日本霸权的侵略论和对东亚国际关系现实的歪曲反映,因此他绝非"解放亚洲"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