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彬  易立 《四川文物》2023,(2):50-53+98+121
2018年7月,成都市青羊区正府街遗址出土一件青花云龙戏珠纹玉壶春瓶,通过比对国内外资料,推断其为元代景德镇窑烧造。历年来,成都、雅安、三台等地都陆续发现过少量元代青花瓷器,表明四川地区亦是国内元青花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尽管南宋末年爆发的宋蒙(元)战争对四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但自元初以后,政局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外地生产的瓷器等商品流通入蜀创造了先决条件。成都自古为四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元代四川蒙古军都万户府、四川行枢密院等军政机构皆设于城内,不排除这件玉壶春瓶在当时为高等级机构或特殊人群所拥有。  相似文献   

2.
铜玉壶春瓶在我国东北地区多有出土 ,本文汇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铜玉壶春瓶资料 ,初步研究铜玉壶春瓶的名称、渊源、用途、流行年代等问题。结论是铜玉壶春瓶源于北宋的瓷玉壶春瓶 ,为金元时期 ,适合北方马上民族生产、生活需要的酒具。  相似文献   

3.
吕军  陈颖 《北方文物》2011,(3):36-41
吉林地区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常见有玉壶春瓶出土。目前所见,其质地有铜质和吉林地区(陶)瓷质两种,形制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吉林地区出土的玉壶春瓶进行系统研究,讨论铜(、陶)瓷两种质地的器形特点,进而探讨玉壶春瓶的源流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龙霄飞 《收藏家》2000,(7):16-19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见附图)。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一“玉壶春瓶”之名因酒而来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  相似文献   

5.
1986年10月,江西省上饶市北门乡东瓦窑村砖瓦厂发现一座古墓,古墓中出土两只青花瓷瓶,现介绍如下:Ⅰ、青花荷塘垂柳隐士图纹玉壶春瓶喇叭口、细长颈、坦腹、圈足略作外撇.高 27.5、口径 8.5、底径 8.2厘米.全器内外施釉,釉面透明度高,胎土细白,青花深蓝浓艳,略带蓝黑色斑点,露胎处呈类火石之红色.口沿内侧饰一周草叶  相似文献   

6.
2012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扬州太子岗遗址的一座灰坑中发现了一件青花龙纹玉壶春瓶。本文从考古地层学及类型学的角度对此瓶的时代及其窑口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能是元末景德镇落马桥窑址烧造的。此件玉壶春瓶的出土为元青花的研究带来了可靠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1956年,湖南省博物馆从常德收集的一批瓷器中有一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引人注目。国内保存的元代青花瓷器为数不多,这种绘人物故事的玉壶春瓶更是少见。这件玉壶春瓶是与两件元代青花双鱼大盘同时从常德收集来的。从其圈足内保存的泥锈来看,应当是出土物,而非传世品。瓶的造型优美,口外敞,颈细长,腹椭圆,圈足。口沿内画九朵如意头云纹,圈足上画卷枝纹。颈腹部的主要花纹为人物故事。瓶高30、口径8.4、腹径15厘米,口部胎厚0.2厘米。  相似文献   

8.
吕成龙 《收藏家》2023,(2):59-68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其认识以来,元代青花瓷即以其古朴的造型、优美的纹饰、亮丽的色彩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等,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研究、收藏和仿烧元代青花瓷的热潮。特别是仿制元代青花瓷的水平不断提高,使人稍有不慎即上当受骗,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元代青花瓷的鉴定问题。本文从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以及在制作时留下的工艺特点等方面,简述元代青花瓷的鉴定要领。认为要想掌握鉴定元代青花瓷的本领,就一定要了解元代青花瓷收藏和出土的基本情况,多看真品,利用传统鉴定法,从造型、纹饰、钴料、胎釉及工艺特征等方面,反复揣摩其时代风格,功夫下到了,就不会被仿品所迷惑。  相似文献   

9.
1973年云南禄丰县元代火葬墓出土的青釉青花玉壶春瓶(图版壹)是一个重要发现。瓶高24.4,口径6.6,底径7.8厘米。侈口、细颈、硕腹、圈足。胎质灰白,釉色青中闪黄,釉下用氧化钴绘鱼藻纹图案。由于青釉闪黄所致,釉下蓝色灰暗。艺人采用  相似文献   

10.
元(1271-1368年)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口呈喇叭状,颈部细长,腹部下垂至足底,有小圈足.底釉为青白色,红釉为花斑状,颜色鲜红,精美绝伦,堪称元代瓷器之珍品。口径6.5,腹径11、高21.5、厚0.9厘米。  相似文献   

11.
卢侃 《收藏家》2008,(10):71-72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2.
马广彦 《收藏家》2008,(12):27-30
提起三彩器,人们往往想到唐三彩,因为它的出土量巨大,艺术价值高并且在国际古艺术品收藏界影响非凡。但三彩器并非终唐而止,它流传到五代以后的辽、宋时期,仍然是古陶瓷领域中的珍品。相比于宋三彩,契丹人统治地区制作的辽三彩更富有民族艺术特色。辽三彩同唐三彩、宋三彩一样,是 对当时生产的以红、黄、绿、白、蓝、棕等低温彩色装饰的陶器或瓷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王宁 《收藏家》2010,(1):81-85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元代瓷器。1979年它入藏江西省博物馆以来,专家和学者对其独特的造型,复杂的工艺,丰富的内涵、珍贵的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名列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64件(组)国家一级文物之中,禁止出国出境展览。三十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的文物价值和文化内涵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彭佳 《收藏家》2008,(6):55-56
近年来,由于国内艺术市场收藏的火热,更因元青花存世之稀,元代青花瓷器已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又因为大量仿品充斥收藏市场,国内的文物专家对于民间收藏的元青花基本持否定态度。其实,历年来都有部分出土的文物已被民间收藏,其中也不能排除有元青花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少之又少罢了。1996年12月湖南常德澧县余家牌坊附近,当地砖厂工人在一台地取土时挖出了一个铜罐,上面覆盖铜洗一只,罐里面装有元青花香炉一件、  相似文献   

15.
赖金明 《收藏家》2008,(1):38-42
三、明代梅瓶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梅瓶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莲纹梅瓶(图14),高31.7、口径5.5、底12.2厘米。圆唇口,短束颈,肩部较丰满,腹部以下渐内收,胫部微外撇。全器饰青花纹饰三层,肩部为折枝果纹,胫部为折枝花,腹部主题纹是缠枝莲,各组纹饰以双弦纹间隔。胎体厚重,胎质洁白致密,腹部接痕不明显。釉面泛青白,色泽滋润,青花呈色鲜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观察、激光拉曼、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对河北隆化鸽子洞蓝棉袄蓝色、浅蓝色纤维以及百衲枕顶蓝色纤维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相互佐证表明,该组样品采用蓝草中的靛蓝染色,色素成分有靛蓝素和靛玉红.各样品中色素成分比例均不相同,推测至少在元代,人类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调整制靛工艺,染出自己需要的色光.同时靛蓝染料耐光性耐热性差,对酸、碱和氧化均敏感,耐盐性及耐细菌性较弱.在以靛蓝染色的织物清洗中,要选择性地使用洗涤剂,进行点滴试验后才可使用,同时在存放过程中要做到避光、避免高温.  相似文献   

17.
汪桂海 《文献》2007,(2):23-32
知常先生云山集五卷(元)姬志真撰元泰定二年(1325)李怀素刻本章钰跋.存三卷(卷三至五).框高23.4厘米,宽16.5厘米.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相似文献   

18.
伯生诗续编三卷 (元)虞集撰 题叶氏四爱堂诗一卷 (元)虞集、吴全节等撰 元后至元六年(1340)刘氏日新堂刻本(目录一至二叶影元抄配,卷中其他缺字影元抄配).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08,(5):82-82
中国是制瓷工艺的发祥地,数千年来一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清一代,中国古代王朝的发展到了顶峰,“康雍乾盛世”更是将这种繁荣推到了顶峰,乾隆帝承平前代基业,在位期间世道生平,百业振兴,国力雄厚。因其本人酷爱文化,故而对瓷器造作非常关心。  相似文献   

20.
元代类书是元人采摭当时或前代文献重新编排而成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关政治、经济、科举、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材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元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元代类书还收载了蒙古字体、译语以及元代避讳用语等内容,保存了元代语言文字的一些珍贵记录,而其中有关元代宗教艺术方面的内容亦为难得。凡此皆可说明元代类书对于元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