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民间童谣是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天然质朴、朗朗上口,在表现儿童情趣上尤为突出,历来受到人们尤其是孩子的欢迎。民间童谣在幼儿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早已被人们认识到,对儿童开朗乐观的性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间童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儿时的歌、童年的诗。文章主要从民间童谣的种类、作用及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民间童谣,并分析了优秀民间童谣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淑秋 《神州》2013,(26):113
童谣是孩子喜欢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它之所以代代流传,除了浅显生动、韵律响亮、诙谐风趣,主要是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很多人都认为童谣教学应停留在让孩子朗读、背诵的层面,重记忆、朗读,却忽视了美感,童谣的真正意义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本文从四方面阐述如何开展童谣活动,让孩子真正能够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华历史人物童谣作为中华童谣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成背景以及自身的特征,深入挖掘中华历史人物童谣的形成以及特性,探讨将中华历史人物童谣融入幼儿体育教育,对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以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对幼儿人格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提升幼儿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伴随着充满童真、童趣和幻想的童谣成长,对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十分有利。因而,我园尝试借助幼儿喜爱的童谣儿歌来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研究,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一、幼儿早期阅读环境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谭桂红 《神州》2020,(4):137-137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富有童趣,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使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杨丽嘉 《满族研究》2017,(1):116-124
以歌谣考证民俗的研究方式,起源于五四歌谣运动.本文从民间童谣入手,考察东北民俗文化中的育儿习俗、婚嫁习俗、节日习俗和地方传说等民俗文化在民间童谣文本中的具体呈现方式.地方民俗文化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民间童谣文本之中,此存在形式源于儿童对地方风俗文化的有限经验和碎片化的认知.但从文化濡化和社会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视之,则与儿童作为社会文化个体的可变性和未完成性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海门童谣     
海门是一个移民社会,有丰富的童谣文化资源.像我们这一代解放前后出生的人,几乎都是听着童谣长大的。这些童谣是海门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技术发达的今天.孩子们对民间传统童谣的接触已越来越少,所以海门童谣也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现笔者收录少许,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9.
正方巷幼儿园坐落于扬州市北郊一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小镇,于1979年9月初建。在20世纪末改革大潮中,方巷幼儿园成功改制,成为一家民办幼儿园。2004年11月,园所通过扬州市一类园评估验收。2007年11月,幼儿园晋升为扬州市优质园。2014年4月底成功创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幼儿园一直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为办园理念,确立"彰显多元文化,挖掘创造潜能,孕育阳光儿童"的办园目标。多年来幼儿园秉承历史,持续发展,围绕"民间游戏"开展"传经典童谣,玩民间游戏"的特色活动。以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手工游戏为切入点,开展动静结合的游戏活动,发展幼儿潜能,打造优秀的  相似文献   

10.
顾荣 《南京史志》2011,(10):18-19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样、内容广泛、娱乐性和竞争性强等特点,能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从幼儿教育的层面来看,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民间游戏"课题的研究,在我园已进行了一年,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教育意义,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灵活、创新地融合于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之中,实践证明:在幼儿园中合理、创新地开展民间游戏,加强民间游戏与体育活动的融合,不仅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更能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全方位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民族民间童谣是多元族群共生的贵州民族民间“原生活态儿童文学”形式之一,自远古起就活跃于民间百姓(特别是孩童)的口耳相传和歌者、说者的通神语境,以及巫师的祝告祷告行为之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贵州各民族孩童中代代传承.梳理多元族群共生的贵州原生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及其文化蕴涵,是建立贵州本土儿童文学史新观念的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幼儿舞蹈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着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特点,让他们在舞蹈中得到快乐,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及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戚伟文 《南京史志》2022,(34):16-17
<正>项目驱动以项目为主线,遵循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在项目探索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内容。这一方式能够突显幼儿的主体性,提升幼儿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民间游戏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将其应用于幼儿园活动中,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本文从民间游戏入手,利用项目驱动这一教学方式,开发幼儿民间游戏微课程,以此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民间游戏的特点以及合作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民间游戏——"推小车"揭示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合作协调等方面的促进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间艺术来自民间,上党镇作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有挑花艺术。本文重在将上党挑花艺术回归民间,让挑花与幼儿园环境、幼儿的日常活动及幼儿家长工作的相互融合中,对幼儿进行传统的挑花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受到上党民间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王晶 《神州》2014,(11):101-101
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气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南京史志》2022,(41):38-3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角色游戏是指幼儿运用模拟与想象,表现身边事物的一类活动,符合幼儿精神健康发展的要求,是较为常见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创造性活动中较具特色的一类活动,既能够拓展幼儿的交际空间,丰富幼儿的交往体验,又有助于加强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提升幼儿的语言、创造、合作等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对人们能产生暗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的身上更为突出。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给幼儿安全感,帮助他们度过与家庭分离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并能很快爱上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一、案例背景:编花篮、跳皮筋、踩高跷、放风筝……这些民间体育运动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和生活气息,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成为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它带给幼儿的不仅是体育运动,还是健康和自然的性格力量。在"童真、童趣、童年"民俗亲子运动会中,教师紧密围绕"民间体育游戏",通过调查、讨论、观察、比较、实践等方法,和幼儿一起走进民俗,主动探究,让幼儿在游戏氛围中感受民俗,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