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心”一词诞生前,点心这种食物是否就已经出现?点心之前的点心,不是点心,又是啥?书写祝福的鼠曲粿是酬神必备的点心精加工粮食后制作的点心式小食品,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常见于祭祀场合,是给神灵、逝者的献礼,也承载着先人对子孙后代的祝福。直到今天,点心仍然是敬献先祖、维系感情的重要食品。  相似文献   

2.
咸点心有多接地气?从街头到码头,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少吃点是点心,多吃点是主食;单吃自是美味,配茶吃也相得益彰……咸点心家族的成员颜值跨度极大咸点心的外形大多粗犷质朴,左页图为浙江温岭的青团,形似一个胖鼓鼓的大饺子。它的皮儿用糯米粉、面粉、艾叶和成,馅儿则是家常吃的炒米粉。  相似文献   

3.
想和古人“同吃一块饼”吗?借助点心模具或可实现。这些刻在木头上的纹样与义字,是对中国传统点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记录。饼模“小世界”里有天地六合、四面八方各式造型的点心模具集于一堂,透出年节的热闹与喜庆。单体带柄的、开了多个凹槽的、形如合页的等。凹槽中的轮廓也各有寓意:六角形代表六合,四方形上有八个小角,寓意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模具髹了红漆,既能防潮防腐,又显得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4.
点心的包装,是观察点心与礼文化碰撞交融的窗口。高档的点心包装,是制作精美并饰有吉祥纹样的食盒,更为平民化的点心包装是“蒲包”。面子与里子都照顾好,才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过节气氛提前造点心匣子带回家右图为装满点心的匣子。点心匣子是国人送礼的传统项目,很多人都愿意在走亲访友时带上一盒。一只点心匣子既交流了感情,又能让对方感受到稳稳的祝福,可谓一举多得。于是人们纷纷在点心匣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最爰的点心     
虎年的第一期杂志,按照应景的惯例,我们推出了“点心”专辑。没想到的是,当说起点心时,脑海里冒出的,竟都是家乡福州的点心,儿时吃过的点心。排名第一的是(米时)。大约是小学五年级的寒假,父亲带我回乡下老家。祖屋是一座合院,大门朝南,东西也开有门。站在天井里,看得见日光月色;坐在厅堂上,可见乡间小道和道旁一畦一畦的水田,农人三三两两。  相似文献   

6.
是敬天祭祖的供品,是沟通情感的礼物,是解饿垫饥的小食,是点缀生活的闲趣。中国人的点心,吃在嘴里,体味在心中。点心,处处都是心意。图为一组经典中式点心,既有北方风味,又有南方特色。色香味兼具,令人垂涎。摄影/黄小黄节日里的点心节日是时间的仪式,中国人用形形色色的点心,为时间献上礼物。每逢佳节,总有适宜的点心,倾诉心意,点缀生活。  相似文献   

7.
以小食,点空心。当“点心”这件事成为人们最寻常的生活,用来“点心”的食物,就有了统一的新名字。唐朝的“点心”原为垫肚充饥“点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献中,作为动词使用,指的是在清晨时分,吃一点小食来缓解饥饿到了宋代,“点心”一词才逐渐演变为名词,成为正餐外食用的糕饼类小食品的代称。  相似文献   

8.
心灵的甜饼     
班里有个聪明淘气的男孩叫驰驰,常常会在活动中给我留下冷、野的印象。有天下午,小家伙没有吃到幼儿园里的点心,很伤心。他坦诚地告诉我:我是故意晚去的!当我到餐厅时,小伙伴们已经吃完点心出去活动了,阿姨们也开始收拾桌子了!所以我没有吃到甜饼!  相似文献   

9.
正"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所指的范围比现在要广泛得多。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记载:"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按,唐郑亻参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其弟举瓯已罄,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可见,点心最早指的是早晨吃的一些小食  相似文献   

10.
辣,让人提神醒脑,舌根发烫;苦,总是难以下咽,却又回味绵长。对热衷于追求刺激的人类来说,食物未必一定要适口,苦与辣,也是点心界必不可缺的滋味。馒头上浇辣椒衢州人简直把辣当成了主角红艳艳的辣椒酱,淋在用萝卜和猪肉做馅的馒头上,一向以饮食清淡著称的江南,也有这样“重口味”的点心——浙江衢州的葱花馒头,咬上几口,就能让人在湿冷的冬天脊背发汗。  相似文献   

11.
吃早饭这个事儿,中国人其实一直以来是不太重视的,重视都是近几十年的事儿。古时候大约只有富贵人家早上起了床,才会吃些点心什么的,而皇上身边的文武百官,早上起床想吃两个点心也来不及,因为上朝的时间很早,大家起了床,就得提着灯笼去上班,空着肚子去见皇上汇报工作,贯彻指示。有些朝代,皇上一般会在上朝完毕后。  相似文献   

12.
饽饽磕子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20,(3):F0003-F0003
饽饽磕子,又称点心磕子、面磕子等,是民间制作面点的模具。过去农村,货物流通不便点心都是自家制作,面模也同样出自农民之手。民间用品,多就地取材。饽饽磕子为便于雕刻和长久使用,多选用硬度较高的枣木、梨木的材质。这件饽饽磕子用的是柳木,质地比起枣木、梨木来要软得多,但易于挖凿。在磕子的正反两面,雕凿了8个花样的面模,每面4个,正面4个较深,反面4个较浅。  相似文献   

13.
鲁迅and甜点     
倘或要给点心寻求一抹底色,那么非甜莫属。人们根骨里对糖的嗜爱,让无数人甘做甜点的“俘虏”。然而,甜品却也带来了几分副作用,令人爱恨交加。史载,中国最早的点心便是甜点,产生于先秦楚国图为苏北、山东、河南等地的特色甜点,名为羊角蜜,因弯曲如羊角、内有蜜糖而得名。羊角蜜外売经油炸之后口感酥脆,晈开后内里的糖稀香甜可口,既满足了人们对甜食糖分的口腹之欲,又提供了足够多的热量需求。  相似文献   

14.
合并高校办学形式的大量产生,使合并高校档案管理体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现有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2008,(10):130-131
什么原因使您选择了甜点师的行业?为什么特别喜欢做酥皮点心?因为我有一颗向往甜蜜生活的心。有一股魔力在吸引着我,在我的观念里,甜点就是一件艺术品。因此,从进入香格里拉学艺开始,我就坚定  相似文献   

16.
烧梅     
“小吃”词,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武汉的小吃丰富多彩,亦在于武汉人有在街头巷尾“过早”的习俗,不像上海人,爱在家里吃泡饭。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曾描写过早晨经营小吃之盛况:“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由此可见,品味小吃之佳  相似文献   

17.
从耳熟能详的“驴打滚”“萨其马”,到鲜少人知的“孙尼额芬白糕”“见风消”“勒特条”,京味点心里的“怪名”无处不在,且都是京点的经典。一口酥、一味甜,尝过方知怪名不怪。本地的、南来的,传统的。时新的北京的京味糕点像个谜不少老北京爱吃点心,这得益于过去几百年京城的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8.
彭文雄 《旅游纵览》2012,(5):141-142
本文通过对情感因素与点心专业教学内在关系分析,结合中职学生情感因素特点;提出了如何在中职点心专业教学中利用情感因素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激励中职学生参与专业学习,增强对专业学习的信心,更好地在专业学习中锻炼品格,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毛蕊 《旅游纵览》2012,(7):114-114
<正>不久前参加一个全国厨艺交流活动,穿梭在菜品展示区的多数都是白衣白帽的男人,所以几个一口吴侬软语的年轻漂亮的女性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们的关注点也很另类,比如为某道菜品或者点心旁边摆上几盅  相似文献   

20.
做点心离不开的擀面杖,虽然家常,却不平凡。它的历史,还颇为有趣。刻花擀面杖风靡中西面点界无论中式点心还是西式糕点,在制作塑形时,都离不开擀面杖。看似普通的木棍,却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从而擀制出各类面皮。左页图为一组花棍(花擦),是制作中西面点时都会使用的一类擀面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