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动植物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重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先秦生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生计开发,深受自然环境的客观制约,但也有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这一地区农业开发整体偏晚,渔猎采集经济突出;区域生业分化明显,多样性丰富;文化传播影响强烈,呈现多元交融格局。其农业因素除主要传自甘青地区和长江中游外,汉中盆地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300年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渐最为明显.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傅宁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78-88,封四
近十余年来,在契丹民族肇兴之地的内蒙古地区,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陆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辽代玻璃器。尤其是一些瓶、壶、杯等盛储器皿的发现及其特殊的造型和装饰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检测手段的陆续运用和国内外同类资料的不断增加,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辽代玻璃的成份构成、比较东西方不同的器物造型和装饰技法提供了可能,这也无疑会提升我们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本文不惴浅陋,拟从内蒙古地区发现的辽代玻璃器的类型等方面分析入手,探讨辽王朝时期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状况,以就正于方家。一、辽代玻璃器的发现及其类…  相似文献   

4.
李晓青 《文博》2010,(3):17-22
甘肃与新疆、内蒙、宁夏和陕西北部等地区接壤,沿着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向西前进,历来是沟通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通道。在距今4000年左右直至汉代,甘肃地区一直呈现出与不同文化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现象,使甘肃本土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为汉代以后东西方之间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长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并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自彭头山文化至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就产生并逐步发展起繁荣的稻作农业经济,逐渐形成稳定的稻作农业文化传统;生业模式由采集和渔猎为主,向稻作种植和家畜饲养为主逐步过渡。汉水中游作为长江中游与中原文化交汇的过渡地带,起到了农业交流的桥梁作用,稻作与旱作由此分别向北和向南持续传播。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文化影响的不同,长江中游的各个地理单元,其生业经济结构又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差异,这其中文化因素应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张毅 《福建史志》2006,(1):25-27,32
天主教在福安的传播可以追溯到明崇祯年间。崇祯四年(1631年),马尼拉多明我会菲律宾“玫瑰省”派遣意大利传教士高岐(Angelus)等11人经台湾抵厦门进福州,在福建设立第一个多明我会传教区。同年六月初一,高岐等人进入福安县境。落脚溪东村,将一座民房改建成教堂,为外国传教士在闽东建立的第一座教堂。随后,多明我会传教士在交溪沿岸积极开展传教活动。先后在罗家巷、顶头、六屿、下胚建立传教点,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在福安城关等地改建教堂,发展一批教徒。从崇祯年间直到雍正年间其发展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相似文献   

7.
<正>三、讨论(一)家养动物和农作物的传播和扩散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开展的,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东西方已经存在人群扩散、物资运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称之为"史前丝绸之路"~(1)或"欧亚草原通道"~(2),就家养动物和农作物而言,主要表现在中国起源的狗、猪、粟、黍的向欧亚草原西部地区的"西渐",以及西亚起源的黄牛、绵羊、山羊、大麦、小麦,西亚和中亚起源的  相似文献   

8.
淮汝颍地区是指淮河、汝河、颍河交汇地区。其地理范围东到涡河,北及许昌——太康一线,南至大别山脉,西达桐柏、外方诸山。地势西高东低,河谷阶地与冲积平原相间。在它的东面和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中间无任何天然屏障;南面是广阔的江淮丘陵,西面经方城缺口、桐柏缺口可进入南阳盆地;西南经“义阳三关”可直达江汉平原。可以说,淮汝颍地区是各大地理区相互辐射的交汇点,是东西南北各大地理区交汇的中心。这种开放的地理格局,为上古时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地理舞台,而分布于此的古诸侯国又为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袁世凯上台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控制货币发行,曾策划统一全国纸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民国2年(191年)1月,财政部拟订《商业银行条例》,限制商业银行发行纸币,并拟订收回各省商业银行纸币办法①。2月,由财政部拟订《整理各省官发纸币法案》,一律停止增加发行纸币②10月,审计处复财政部函,令各省审计分处从严监督,各省添发新票或以新票收换旧票须经财政部核准③。11月,又发布大总统令:“严饬所属官银钱号,。洛守财政部所订监理官章程,各种纸币不得再行增发。”I民国3年1月,财政部致各省民政长训令,禁止官私银…  相似文献   

10.
曹小锋 《古今谈》2010,(1):I0002-I0003
2010年1月17日至26日,由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专职副馆长魏新民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6人,赴美国、加拿大开展了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期间,考察团先后走访了多伦多、芝加哥、南本德等主要城市,重点就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方面的情况与当地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讨论,并分别在美国圣母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开展了儒教、道德、比较文学研究、考古等学术领域的交流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新疆古称西域 ,位于祖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特定的地缘区位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枢纽。众多的民族在此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共同开发和建设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一、先秦时期西域的民族有关先秦时期生活在西域的民族情况 ,中外古代文献记载极少 ,对此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须依靠现代考古学的成就。考古资料表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西域就存在各种不同的氏族部落 ,他们的经济生活互有差异 ,生产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但总的情况是 ,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 ,金属冶炼已开始 ,农业、手工…  相似文献   

12.
梁勉  田小娟 《文博》2003,(6):64-69
带是古代服饰中的重要附件,作为服饰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近成熟,并对以后带饰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依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试对先秦时期带的形制、结构、用带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乾隆皇帝从未下令关闭江、浙、闽三海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在讨论清代前期的闭关政策时,几乎一致认为乾隆二十二年皇帝曾经下令关闭江、浙、闽三个海关,从此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通商口岸是广州。这类说法完全是虚假判断。事实上,不仅乾隆皇帝从未发布过关闭江、浙、闽三个海关的谕令,而且这三个海关一直都在正常履行其管理对外贸易之职能。  相似文献   

14.
带钩最初是古代贵族、文人以及武士用来连接腰带两端的挂钩,后来成为古代服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王仁湘对带钩的分类方法,广西出土的带钩可分为六式,分别为:Ⅰ式水禽形、Ⅱ式兽面形、Ⅲ式曲棒形、Ⅳ式琵琶形、Ⅴ式全兽形、Ⅵ式异形,其时代最早可至战国中晚期,普遍使用于两汉时期。从墓葬中带钩的摆放位置与共出物的关系看,带钩应大多用作佩挂器物而非系束。广西恭城、平乐等地的战国墓形制与随葬品有着很浓重的楚式风格,带钩与饰品、刀剑扎堆摆放的情况在各地区楚墓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广西地区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的带钩,反映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岭南骆越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的技术发展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了新的考古资料,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的技术发展与当地文明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使人们对当时的技术成就的认识更为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16.
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一件凸环纹玻璃碗,目前研究者多以为是来自伊朗高原的萨珊玻璃器。据我们考证,这件玻璃碗当为唐武德二年(619年)中亚罽宾国贡品之一。这件玻璃碗化学成分为中亚植物灰玻璃,有助于说明这一点。此外,丝绸之路沿线遗址多次发现凸环纹玻璃器,如新疆皮山县木吉乡塔古寨遗址、新疆库木吐拉千佛洞壁画、韩国漆谷郡松林寺统一新罗塔基,以及日本奈良正仓院均有发现,以前一直误以为是萨珊玻璃器。本文将以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凸环纹玻璃碗为切入点,探讨中亚玻璃器如何沿丝绸之路传入塔里木盆地、黄河流域、朝鲜半岛和海东日本。  相似文献   

17.
乐拓 《岭南文史》2005,(3):39-43
今年,欣逢盛世,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历史文化部门经过层层遴选、比较、研究,最后终于在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出109位先贤名士作为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其中一位便是梁发。他被称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张二国会盟问题,是先秦史领域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自清以降,中外学者在该课题上花费了大量心血,著述颇丰,举其要者,如:(1)清姚彦渠《春秋会要》①、秦蕙田《五礼通考》②、《皇清经解》及《古今图书集成》③等书,都对春秋时期的会盟进行...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先秦学术中,真正继承历政文化精髓并使之升华的是儒家之学,渊源于历政文化的阴阳五行之学则最终沦为一种“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小数”。  相似文献   

20.
略论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虽然,环境保护作为一门科学是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但是,从人有意识地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关于我国先秦时期(从远古至公元前221年)的环境保护,从一些出土文物可知大端。在远古时代已有过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如西安半坡遗址发掘证实,在公元前5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