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献记载,西周初年,周公曾在洛阳营建洛邑,并以此作为西周王朝统治东方和南方的中心。但是对这一城址的名称和所在位置长期以来却存在不同的看法。这里就这两点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西周洛邑城址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营建的洛邑,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等文献材料中又称为新邑、大邑、新大邑、新洛邑和成周。关于洛邑城址的具体位置,据《逸周书·作洛篇》称:“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即位于洛水之北,邙山之南;又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营建洛邑前昭公曾来洛相宅,“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即卜相洛邑应建在涧水之东直至瀍河东岸,也就是讲,洛邑很可能横跨瀍水两岸而建,其西可达涧水之  相似文献   

3.
王可  陆岩 《旅游》2003,(5):6-9
洛阳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起,先后有13个皇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2000多年,占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五分之二,号称中国的“九朝古都”。汉唐时,“城池雄伟,宫苑壮丽,为天下之冠”。那时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东都”,“诗都”,“花都”等美称。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灿烂的文化积存,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为此而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龙门石窟现存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细致梳理了石窟与洛阳城行政区划的相关资料,涉及洛州、河南县及洛阳县,城内建置类型包括里坊、市场及寺院。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构筑了题记所呈现的洛阳城社会空间。在都城研究整体观的视野下,作者重新审视了隋唐洛阳城与龙门石窟的空间关系,可以概括为“南北呼应,城窟一体”,自隋至唐,龙门实现了从洛阳城中轴线南端基点到佛教圣地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的文献。《诗经·大雅·民劳》说:“民亦劳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说的”中国”,是指京师(京都或首都)。《尚书·伴材》说:“是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这里说的“中国”有广泛的意思,泛指凡是天子(皇帝)统治的地区,都称为“中国”。在古代,“中”是指中土、中州。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治邑,以它为天下中心,称为“中土”。所以,古代“中国”一词是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古时中原地区的人,自认为是居住在衣冠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后来人们把“华”…  相似文献   

6.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化名城,作为河南省惟一拥有世界化遗产的城市,毫无疑问,是河南省历史化资源积淀最为丰富的地区。旅游界所言“中国旅游看三南(河南、云南、海南)”之看河南,最重要的就是看洛阳。充分发挥历史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洛阳化旅游业,对于实现洛阳“旅游强市”、“工业强市”的目标,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2003,(5)
洛阳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起,先后有13个皇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2000多年,占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五分之二,号称中国的“九朝古都”。汉唐时,“城池雄伟,宫苑壮丽,为天下之冠”。那时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东都”,“诗都”、“花都”等美称。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灿烂的文化积存,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为此而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相似文献   

8.
周公东征史实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周公的历史功绩主要是在成王即位之初稳定周初局势和巩固周朝统治两个方面,而周公东征则是前的重要内容。《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时“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人们习惯上说周公东征三年,一般认为包括救乱、克殷、践奄的整个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历时亦非三年。“周公东征三年’’很可能仅指伐奄的三年而言。  相似文献   

9.
《毛诗序》说:“然则《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用公”。又说:“《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放系之召公”。对这种区分方法,人们很难理解。周南、召南是周公、召公的封地,两人都位列三公,为什么周南就是“王者之风”,召南就是“诸侯之风”?且“诸侯之风”是“先王之所以教”.那么“王者之风”是谁教的呢?先王又是指谁?孔颖达解释说:“王者之风,文王之所以教民也。王者必圣,周公圣人,故系之周公。”“诸侯之风.先王太工王季所以教化民也。诸侯必贤,召公贤之,故系之召公。”“感文王之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古人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把转动的伞一样,而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并定都洛阳,其用意是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己团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以后随…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界的“非西方中心”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义德的《东方学》揭示了西方的东方学中长期存在的“帝国主义真相”.这就是通过对中国“特殊性”的考察来证实西方的“普遍性”和“中心位置”。以后,在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域相继出现了被柯文称之为“中国中心观”的研究取向。本文认为,尽管有的学者受国际反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的鼓舞,试图建立一个非西方中心的历史研究模式。但他们在力图把西方经验局限于“地方性”的同时,也否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共同规律。因此。要真正摆脱“西方中心论”和各种形式的“地方中心主义”,必须克服各种偏见,培养一种“非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2.
九朝故都考古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淆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伊、洛、■、涧纵横其间,土质肥沃,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从事渔猎和耕作的好地方。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洛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据古代文献记载,夏人的重要活动地区,就在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一带。西周初年周公经营洛邑,建筑王城和成周两城,至平王东迁始以王城为都,后敬王徙都成周,至赧王复都王城。东汉在成周扩建洛阳城,曹魏,西晋和北魏均都于此。至隋又在洛阳城以西筑城为新都,唐更名为东都,后梁、  相似文献   

13.
释慧远是东晋后期南方佛教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是继道安之后推动佛教流行于南方,并对东晋以来我国佛教及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佛教高僧。因此,对他本人及其佛教思想的研究,是探索中国佛教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前辈学者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1〗,本文仅从慧远佛教本土化的角度重新考察慧远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一释慧远,本姓贾,山西雁门楼烦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穆帝永和元年(346)离家随舅父令狐氏南适豫州颖川之许昌、洛州之洛阳游学,主要学习儒家“六经”和老、庄著作;永和十年(354)至太行、恒山,从著名僧人释道安…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西晋左思也说:“河洛为王之里。”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洛阳是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的中心,是中国社会兴衰治乱、政治风云变幻、人间悲欢离合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过洛阳故城》云:“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在中华民族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那么,如何定位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呢?为此,洛阳市历史、文物、考古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由徐金星先生主编的《洛阳市文物志》、《河洛史话》,由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和《河洛文化论丛》第一、二卷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根在河洛”,以及“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历史文化名城”等重要学术论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这为“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圣城”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准备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育与周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公在殷周之际社会剧变的背景下 ,注重从三代兴亡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以“夏鉴”“殷鉴”为主要标志的历史鉴戒思想。而且 ,他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 ,身体力行地以各种方式对统治集团及广大民众进行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 ,从而把历史鉴戒思想与现实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周公的历史教育思想及实践真正开启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重视历史教育传统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于安君 《文博》2005,(5):96-97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葬于毕,史书记载较多,也很一致。如《逸周公·作雒解》云:“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史记·鲁周公世家》曰:“周公卒,武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但由于史书记载过于简略,只有一个“毕”字,没有说毕所在的大范围,加之古今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附近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都城遗址的南郊,有一座夯土台的遗址,这就是座落在今河南偃师县佃庄公社朱圪垱大队岗  相似文献   

19.
洛阳的丧葬礼俗王中茂洛阳为九朝古都,丧葬旧俗甚多,尤其是乡村民间更为突出。这些礼俗从侧面映照出洛阳人民对先人的无限尊崇及生者对死者的绵绵情思。本文仅就洛阳乡间的丧葬礼俗扼要地介绍于后。洛阳人对丧事的一个重要信念是“不死其亲”,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死如...  相似文献   

20.
周公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儒家的政治学说主张贤贤、亲亲,认为尚贤使能最为重要,但认为贤与能是分开的。本论文从此出发来讨论,儒家对周公的塑造,以及周公反政成王所可能产生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