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文物在整个中国文物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甘肃文物事业和真正意义上的文物工作 ,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甘肃文物事业的全面回顾 ,总结了甘肃文物工作50年的发展、成就以及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题写书名,甘肃省副省长李重庵作序的《甘肃文物工作五十年》于1999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甘肃省文物局、丝绸之路杂志社编,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汇集了三十多篇回忆录。文章的作者有的是曾在甘肃主管过文物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如前甘肃省副省长刘恕、张学忠、陈绮玲,有的是曾来甘肃考察文物工作或长期在甘肃从事文物工作的专家,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黄克忠先生、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先生等。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50年来甘肃文物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治军 《丝绸之路》2012,(12):113-114
陇西是甘肃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本文简单论述了陇西县文物现状以及如何加强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玉门花海西晋墓群出土木牍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河西地区出土文物特殊的高盐碱埋藏地质环境,造成画像砖、木质文物、丝织品等文物埋藏期间大量盐碱的渗入。文物出土后,随着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使得文物内部盐碱重结晶,直接导致了画像砖画面脱落、木质文物崩裂及丝织品脆化。本工作针对甘肃玉门花海西晋墓群出土木牍的损害状况,进行了表面清理、渗透填充加固、脱盐及对个别器物进行了回软整形等保护,保护处理后状况良好,保护方法对同一地区出土其他木质文物的保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肃文物工作的寻思与断想贾若楠甘肃是一个文物大省。甘肃的文物古迹是系缀在丝绸之路上的颗颗珍珠。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认真地严加保护。但是文物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各种困难和阻力。除了文物管护任务不断增大和无法抗拒的自然力带来的困难外,主动...  相似文献   

6.
甘肃有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迹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条件的制约 ,文物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较多。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甘肃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物部门将在有效保护好文物资源的前提下 ,更加充分地进行合理利用 ,使文物保护与旅游紧密结合 ,为发展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7.
前沿资讯     
甘肃召开全省文物局长会议2009年1月20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了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传达贯彻了2008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2008年全省文物工作,研究部署了2009年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甘肃平凉地区100多件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介绍了该地区的青铜文物保存现状,论述了在现场进行青铜器保护修复使用的方法,为今后保护处理青铜文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甘肃新发现文物精华展”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全省各级文博部门参加,甘肃省博物馆承办。这个展览是70年代“甘肃历史文物展”和90年代初“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之后的又一个大型的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就甘肃考古和史学研究而言,该展览的学术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赵涛 《文物世界》2011,(6):71-73
2006以来,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陆续在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家塬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墓葬,清理出了大量的金、银、铜、错金银铁、包金铜、陶、骨、玛瑙、玻璃、锡质文物数千件。经过一番论证,专家认为这批墓葬当属战国时期。也有学者进一步认为随葬品中包含有北方草原文化、西方文化、秦文化、西戎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这批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战国中晚期甘肃东南部的文化特征以及秦和西戎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甘肃彩陶以在历史悠久、类型丰富、花纹精美而著称于世。1922年,在甘肃一带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彩陶,即引起世人重视,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近三十年来。甘肃一带大规模发掘了含有彩陶的古文化遗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考古成果,对于甘彩陶文化价值的认识在不断加深。随着对甘肃彩陶喜爱者的增多.在文物市场出现了许多彩陶伪器,制作彩陶伪器的手法也在不断变换.因此甘肃彩陶的辨伪成为文物鉴定的新课题。一、甘肃各文化类型彩陶的特点要准确地对甘肃彩陶进行鉴定,首先要了解甘肃各文化类型彩陶的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甘肃远古文化彩陶的发展过群、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繁盛期和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沉淀了无数璀璨瑰丽的文化珍宝,堪称中国文物的宝库。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甘肃省共发现野外不可移动文物13284处,其中古遗址8594处、古墓葬1919处、古建筑1187处、石窟寺337处、石刻750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43处,其他文物122处。甘肃全省馆藏文物42.93万余件(组)件,一级文物3240件(组)。其中以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遗址墓地、长城遗址、简牍、石窟遗址和汉代到宋金时代的城址数量最多,保存也较为完好。近年来,甘肃省文物部门加大文物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力度,开展了一大批专题科研性和区域性文物考古发掘项目,在中华文明探源、早期秦文化和史前文化考古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三个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丰富了甘肃省考古学内涵,巩固了甘肃文物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苏靖 《丝绸之路》2015,(4):73-74
甘肃藏区包括甘南藏区和武威天祝藏区,藏区文物遗存比较丰富,覆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型。由于地理上的过渡性、文化上的交融性、宗教上的包容性,甘肃藏区文物遗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独特优势,是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但由于城镇化发展和村民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存现状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2005,(2):55-55
“甘肃文物”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建设的基本定位是:一方面体现政府网站的特点,实现政务公开、信息透明,发挥省文物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体现政府的服务宗旨;另一方面体现文化网站的特点,藉此普及文博知识,宣传甘肃文物资源,突出丝绸之路文物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前沿资讯     
2006年甘肃文物工作十件大事1.甘肃省博物馆新展览大楼经过七年持续建设,于2006年12月26日正式落成开馆,推出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彩陶”三个基本陈列。  相似文献   

16.
张维萍 《丝绸之路》2022,(3):174-177
陶器是我国出土文物的重要类型,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逐渐形成了能够代表不同时代特征的陶器文化。作为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的玉门火烧沟是出土陶器数量较多的遗址之一。做好玉门火烧沟遗址陶器文物的保护工作,对研究陶器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陶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甘肃玉门火烧沟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文物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玉蕻 《丝绸之路》2011,(15):10-12
2011年6月25日,由甘肃书院主办、甘肃省文物商店承办的建党90周年"马鹏飞书画作品展"在甘肃省文物商店展览馆举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有清、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原兰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刘玉斋、甘肃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刘宝珍、甘肃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范志斌、  相似文献   

18.
肖桔 《神州》2011,(3):151-151
博物馆文物获之不易、保管困难,是当前地方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博物馆文物工作中存在着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本文主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甘肃是文物大省,文物保护工作是继承 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几十年来,敦煌 文物保护工作为中国文物的有效保护、综合利用树立了 典范。本文对敦煌文物保护事业所走过的历程作了系统 的回顾与总结,以期推动全省文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0.
张英 《丝绸之路》2012,(10):40-41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个孰体,馆藏文物是载体之一,文物的保存是通过设立博物馆、建立遗址保护等方法,通过文物与史料对照,使我们了解到古代的灿烂文明。位于丝绸之路东线路段上的甘肃拥有很多家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通过一代代博物馆人的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使得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焕发出新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