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我代表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和《五台山志》编委会,对出席今天《五台山志》首发式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五台山志》编纂出版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五台山志》编纂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和全体编、审、译、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今天首发式、准备对《五台山志》进行宣传报道的新闻媒体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台山志》是在全省和忻州市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势下诞生的。它是与旅游开发硬件建设相配…  相似文献   

2.
编纂过程《五台山志》是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的重点选题之一。2001年5月,由丛书总编委会主任、当时分管旅游工作的副省长薛荣哲在五台山召集了史志、旅游、文物、宗教、林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研究了整部丛书的编纂方案,随即就由忻州市政府和省史志院共同召开了忻州市、五台县和五台山风景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五台山志》编纂工作会议,启动了这项工作。《五台山志》的编纂工作,有十分良好的基础。首先是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特色突出,知名度极高。其次,是省、市、县一向重视五台山旅游开发,旅游产业已发展到一定规…  相似文献   

3.
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拜读了侯文正主编的《五台山志》。《五台山志》的出版,揭开了山西省编纂出版旅游景区志丛书的新篇章。这是将山西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飞跃的重要举措,所以,特别令人兴奋,特别值得祝贺!开篇的总序,从宏观上论述了山西省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总体优势和总体价值。久负盛名的人文景观和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人文遗产和自然遗产并重的格局,造就了山西省历史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统一的高品位、高格调、高价值的旅游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美、…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由于五台山的独特人文景观和北国高山自然风光及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近年兴建的优雅环境设施、旅游条件,它日益成为众多海内外游客青睐的游览胜地。因此,鉴于人们强烈的求知要求和进一步发展五台山地区经济社会的需要,亟需学术界提供一部介绍五台山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的科学著作。于是由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主持新编的《五台山志》应时出版,赢得了广大读者和旅游者的好评。这部洋洋百万字的《五台山志》,内容…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旅游景区志编纂研讨暨《管涔山志》评审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4日~ 2 9日在山西省宁武县召开 ,参会人员 12 0余人。山西省副省长薛荣哲 ,省旅游局局长王锚深 ,忻州市委书记、《管涔山志》编委会主任吕德功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专家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省史志研究院副院长侯文正同志主持了会议。这套丛书是在全省第一轮省、市 (地 )、县三级志书编纂出版任务全面完成之后 ,在第二轮修志正在作准备工作期间开设的新项目 ,是从旅游产业发展和地方志书籍的特点出发 ,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上。会议由评审《管涔山志》…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新兴的产业。旅游志要从变化中寻找旅游业的发展规律,除记述旅游景区(点)外,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也应是记述的重点。同时,要在保证志书体例的前提下,写实、写活旅游景区(点),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旅游志的特点,才能全面反映一地的旅游业,并使志书吸引一定的读者和旅游者,扩大志书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史志》2001,(6):25-25
20 0 1年 5月 1 2日 ,山西省召开旅游景区志丛书编纂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山西省旅游景区志丛书编纂工作方案》 ,议定 :山西旅游景区志突出晋北佛教古建文化、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晋南黄河根祖文化三大品牌。以十佳景点为重点 ,主要由五台山志、晋中晋商民俗文化志、北武当山志、关帝山志(含玄中寺、卦山、庞泉沟等 )、绵山志、霍山志、娘子关志、大寨风物志、酒都杏花村志、壶口瀑布志、关公文化志、永乐宫志、洪洞大槐树志、尧庙志、太行风景名胜志、历山志、小西天志、普救寺志、五老峰志等组成 (据《沧桑》 2 0 0 1年第 4期 )山西省启…  相似文献   

8.
首轮志书中的旅游志多是记载旅游资源、景区开发、旅游产业、旅游规划,但在记述时一般比较简单,内容也存在缺项,不能反映出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续修旅游志应该有一个新的面貌,正确记述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旅游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正确评估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产业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反映出旅游业的资源开发、产业建设、行业管理与体制改革。在编纂体例上,也需依据现实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江淮文史》2011,(4):172-173
一、回眸"十一五",安徽旅游书写了蕴含希望、精彩华丽的篇章"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关心支持下,我省旅游业围绕建设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推进的战略目标,以精品景区为支撑,以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为两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环境打造为基础,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造成的严重冲击,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今年旅游工作会议,对我省旅游工作的大方向进行敲定,2012年我省将集中加强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商丘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在省旅游局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商丘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促进商丘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商丘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建设商丘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能对商丘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甲午 《丝绸之路》2011,(11):20-20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更是韩城市推进景区开发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韩城市委、市政府将《加快发展旅游景区,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名市》列为全市"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和奋斗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景区的文化建设是旅游景区的重心所在,本文以历史文化为视角对旅游景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以净月潭森林公园、伪满皇宫、长影世纪城为例对长春景区提出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步骤,以促进长春旅游景区的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而旅游产业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陕西省作为我国文化的大省、旅游业大省。在新时代,推进文化与旅游促进相融合,深挖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转型与升级,有助于促进陕西省社会经济增长。对此,本文着重分析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论述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问题,提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编纂旅游景区志是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顺时而生,为旅游业服务的软件工程。设立篇目应遵循景区内在规律,突出特色,兼顾完整,体  相似文献   

15.
张涛 《旅游纵览》2015,(4):18-19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风光迥异,地理面貌多样,历史文化深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和繁荣,使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在国内旅游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研究旅游景区分布的前景发展导向,对于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区位分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旅游景区分布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其分布特点及原因,并对发展导向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淑楠  曹霁麒鼎 《旅游纵览》2022,(14):125-127+134
如何在这个大众旅游娱乐化、产业化的时代,将各地璀璨的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旅游价值,使历史名胜焕发新彩,是各地旅游业发展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河北省秦皇岛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滨海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尤其丰富。本文将从秦皇岛历史文化类景区的实地情况出发,分析现阶段各大历史文化类景区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并关联当下流行的网红打卡模式,对景区进一步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30日上午,由忻州市委、市政府、五台山管理局、省旅游局和省史志院联合举行隆重的《五台山志》首发仪式。会议由省史志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吉厚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协原主席郭裕怀、省人大原副主任李玉明、省政协常务副主席薛荣哲等领导同志。现将会议讲话和发言刊发,以期进一步推动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18.
<正> 编纂旅游景区志是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顺时而生,为旅游业服务的软件工程。设立篇目应遵循景区内在规律,突出特色,兼顾完整,体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旨在把一个行政或地理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全面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配套设施,贯彻系统营销,落实体系管理,推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自古以来河湟地区便是多民族融合共生之地,其文化旅游是河湟地区的特征之一,本文基于实地考察、访谈和全域旅游理念,为河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策略,即全域协调融合各产业发展,推动“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河湟文化传播方式;全域整合河湟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模式;全域规划景区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  相似文献   

20.
单爽 《神州》2013,(32):21-2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尔滨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域和历史造就了哈尔滨中西合璧、独具风格的特色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本文从旅游审美文化的角度,通过对目前哈尔滨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度挖掘哈尔滨特色文化内涵及开发潜力,使冰雪、金源、欧陆、音乐、红色等特色文化旅游齐头并进,加强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加快文化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