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南昌不去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绝对是件憾事。该馆位于南昌市内洗马池,是座灰色的五层大楼,原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打响了武装起义的枪声,也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中国革命从此走向了曲折蜿蜒、不断胜利的征程。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2.
寻找纪念塔     
贵阳人对于"纪念塔"这一地名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到了我们这几代人,大都只是耳闻其名、身临其地却未见其塔。那么"纪念塔"之名究竟是如何得来?这还得从上世纪那场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中,为守土抗战做出重大贡献与牺牲的贵州籍师团——"国民革命军102师"说起。纪念塔建于1941年5月27日,原位于新华路、环城南路、市南路及青云路的交叉口,是为了纪念"国民革命军102师"在抗战中舍身成仁、以血卫国的抗日将士而修建。  相似文献   

3.
寻觅纪念塔     
本刊于2010年第六期刊发何光沪先生的《贵阳的纪念塔国人的历史观》一文后,引起不少贵阳市民的关注以及对纪念塔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一卷史书就屹立在太阳岛的对面。一轴画图就高悬在松花江的岸边。在哈尔滨,聚拢在这里的人最多,胜过太阳岛上的游客,多过江面游艇上的人影。在松花江,这里飞出的笑声最响,压住轰然作响的涛声,赛过满天飞鸽的哨音。我们是被这卷高耸的史书紧紧吸引住了,目光、闪光灯和敏感的镜头都在凝神盯望。我们是被这轴雄壮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泪花、心潮和沸腾的热血都在迸溅激荡。1998年那场惊天骇地的洪水,溢满了长江,撑破了湖泊,也放纵了松花江。1998年那幅防洪抗险的画面,雷鸣电闪,红旗漫卷,人墙保卫了长江大堤,意志抵住了鄱阳湖的水位。共和国主席…  相似文献   

5.
狼牙山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易县境内,因山势险峻,状似狼牙而得名。 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9月25日拂晓,日军陆空配合,分五路围攻狼牙山,妄图  相似文献   

6.
林言 《炎黄春秋》2022,(8):14-19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南昌起义诞生了七名元帅、三名大将、五名上将、七名中将和六名少将。202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诞辰,本文回顾了28位开国将帅在南昌起义中的功绩。  相似文献   

7.
我张北县人民,为永远纪念帮助我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而壮烈牺牲在我县狼窝沟战斗中的六十名英勇的苏联红军和蒙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座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北端的松花江畔。它是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全市人民战胜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经市人民政府决定而修建的。1958年7月动工,同年11月1日落成,已成为哈尔滨市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家迁居纪念塔,住房离纪念塔原址估计不到8米。儿孙们问我,纪念塔在哪里?我俯身指给他们看,就在窗子底下。他们又问,纪念塔是什么样子?我把儿时曾经目睹过的塔描述给他们听。但由于语言的描述不直观,他们听了也还是很难想象出塔的雄姿。  相似文献   

10.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于1924年建成,是20世纪20年代南昌城内最高最豪华的建筑。该处革命旧址体现了民国建筑艺术之美,是研究我国民国建筑艺术特点的代表建筑之一,也是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的见证物之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因地制宜,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科学研究民国建筑艺术和相关历史史料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保护利用革命文物新路径新方法,达到发挥革命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从贵阳市区经新华路去贵阳南郊,要经过一个五路汇合的繁忙道口,这里有一个听起来似乎名不符实的地名“纪念塔”,因为这里已是通衢大道,见不到有一点塔的影子。在四十年代,这道口中央确有一座底宽顶窄,三棱刺天,白绵巨石砌成的高塔,围绕塔基有一圈白石浅雕围栏。塔高十余米,三面都有竹叶捲阴刻贴金的  相似文献   

12.
我不禁愕然:"敌人"?一个人?二万人呢?党派?民族呢?政府?历史呢?这里有连串的混乱,巨大的混乱!我不禁想起,前几天一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对我说:国人的历史观,需要彻底反思!  相似文献   

13.
纪念塔是为纪念贵州人民英雄儿女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保卫祖国作出重大贡献而建立的塔而得名。塔原位于中正路(今新华路)、环城南路、市南路及青云南路的交叉路口(已拆除)。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7日是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70周年,笔者不禁想起周素园应柏健儒的聘请,于1940年撰写的《陆军第四军第一百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铭》中的这些名句。在“国难日深,强敌相对”的最危急的时刻,“执事敬,与人忠,颇吸中国文化之精髓,而生活环境又养成习劳耐苦之天性”的黔籍军人,不惜“以血肉与钢铁相拼”、  相似文献   

15.
在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中段偏东,道里区中央大街北端,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防洪胜利纪念塔,它是哈尔滨市的象征和骄傲。  相似文献   

16.
张道藩轶事     
张道藩陪同蒋介石参观画展自从电视剧《徐悲鸿》上映以来,街头巷尾不时听到一些有关张道落为人的评论,也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现就我们耳闻目睹的有关张道藩的事实写出供人们当作一份参考的资料。与徐悲鸿的友谊1919年的秩天,张道藩离开天津南开学校赴法勤工俭学,因所乘轮船不能在法国靠岸而改驶英国,于1920年一月抵伦敦。他先在曼彻斯特中学和克亲菲姆学院学习,白天上学,晚上在一家化工厂当临时小工。次年考进伦敦大学美术部,专学绘画。当时博斯年正在该校攻读哲学和文学,张氏与傅结识受到影响,乃兼习文艺理论。1924年毕业,…  相似文献   

17.
张作霖轶事     
张作霖(1875—1928年),奉系大军阀,辽宁人,土匪出身。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驻北平时杀害李大钊;1928年与蒋介石斗败退回东北,不甘受日本人长期利用,于同年6月4日被日本人炸死于沈阳。下面奉上几则轶闻。大办“赛珍会”显现经济头脑1918年的东北,称满洲政府。在这一年的春天,  相似文献   

18.
旅行轶事     
A.我是干部,家里没牛 为了搭便车我们在距离拉萨600多公里的一个乡足足等了三天。与我们同住的还有一个叫王先的人,他是从内地来的。第四天,乡文化站扎干事来了,他戴了一顶亲友从拉萨捎来的大沿毡帽,这顶帽子挺适合他,使他显得比昨天神气多了。扎干事说起话来与别的草原人一样的大噪门,从他说话的声音里可以感受到他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乘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高级中学)。在中学里,小秋白对史哲的兴趣尤为浓厚,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饮冰室集》、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和有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内容的书籍都是他所钟爱的。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轶事     
张恨水是20世纪30年代颇负盛名的通俗小说家。他是安徽潜山人,早年学农,曾经就读于蒙藏垦殖学校,从青年时代就酷爱文学,辍学后曾从事话剧活动。1919年他去北平求职,先后担任过《益世报》、《世界晚报》编辑。“五四”运动后新文学蓬勃发展起来,张恨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早期作品有《紫玉成烟》、《南国相思谱》等,代表作有《啼笑因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八十一梦》、《魍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