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个人经历、个案透视与学术建构三个方面,探讨福建学与东南亚福建学的内涵与意义。作者认为,福建学不仅是把“福建”作为一个区域地理与行政单位来研究和分析的学术范畴;更重要的是,“福建”更多地是作为地缘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单位来研究的范畴。而东南亚福建学,无疑与福建、福建学密切相关。个体层面上,它是以东南亚福建人为研究主题和主要分析单元的学问。但在更大的理论架构和学术关怀层面上,它同时有对福建学、汉学甚至东南亚研究等整体性关联和参照的终极考量,无论该关联和参照是比较性的、地方性的抑或是分析性的。  相似文献   

2.
福建的古塔     
福建多古塔。明代以前设立的县,县城附近都有塔。塔,既点缀了美好的河山,又成为县城的标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湘如 《福建史志》2005,(2):60-60
在我国历史上,福建不但出过一批文经武纬的英豪,而且也涌现出不少富有诗才的女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福建文化的发展相当晚,直到东汉,福建仍似孤悬海上的化外之地而有“闽在海中”之称。总体上町以说,包括士人在内的北方汉人的入闽,才带动了福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唐代贞元以后,福建学术文化逐步改观,至宋代,福建文化在全国已可以算是走在前列了。这可以从科举考试中窥见一二。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结束,历时1298年.全闻共举行670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102000余人(特奏名除外),其中闽人10800余人,约占九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6.
南外宗正司是宋代管理外居宗室的机构。宋金交战,为躲避战乱,它辗转迁入福建泉州。南外宗正司的机构非常健全,宗室在闽蓬勃发展。南外宗正司的入闽,对提高泉州乃至福建的历史地位以及促进福建经济文化的繁荣均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福建史志》2001,(6):37-37
  相似文献   

8.
郭鹏  李天培 《文博》2001,(6):66-67
在陕西略阳县城南7公里处的灵崖寺内,有一通南宋淳熙八年(1181)刻制的《仪制令》石碑。石碑上部刻“仪制令”3个大字,下部刻“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竖排4行。这是一通交通规则石刻,比福建省松溪县出现的一通南宋宁  相似文献   

9.
秋天,是桂花盛开的季节。然而,在我省许多地方都生长有四季桂。《闽部疏》记载:福南四郡(指福建南部四个地区)桂皆四季花,而反盛于冬。“说明闽桂在冬天其它花卉凋谢之时,它反而开得茂盛。《学圃余疏》又载:“有一种四季桂开花而结实者,此真桂也。闽中最多,常以春中盛开。”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土楼     
牟德厚 《丝绸之路》2004,(12):61-62
福建闽西南土楼,地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接地带,那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千姿百态的土楼像繁星般密集。据不完全统计,闽西南境内约35000多座土楼,主要分布于永定、南靖等县,土楼的居民大多数是客家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11.
志选 《福建史志》2004,(6):9-13
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统治危机:(一)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福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由于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封建统治开始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琉球在历史上,从节日节庆、宗教信仰、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婚丧礼俗、建筑风格等民俗文化方面,源于福建。  相似文献   

13.
《旅游》2004,(3):44-45
涌泉寺在福建省会福州市东南8公里的鼓山山腰。鼓山因山巅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当风雨大作,此石有簸荡似鼓之声传出,故名。鼓山是著名风景名胜。汽车盘山而上,一路但见林木苍翠,岩石奇峻,山洞幽深,山亭翼然……对爬山进香者来说,这8公里的森林公园山径,实乃恰神健体的登山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4.
《福建旅游》2005,(8):F0002-F0002,1
晋安,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名字。走近她,就走近了寿山石通灵剔透、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着皇帝洞大峡谷的急流飞瀑、玉佛园神秘似幻的美妙境地,更难忘世所罕见的石中王、翡翠王、榕树王、柳杉王,还有那宦溪沁人的茶香,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正式设置进士科,实行试策取士开始的。唐代充实了这一制度.考试科目大大增加,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被进一步完善,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中唯一的科目。考生来源由各州(府)选拔,将合格的考生接送礼部。礼部考试录取者为进士。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以后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相似文献   

16.
牵情闽东南     
燕平 《旅游》2000,(3):42-44
  相似文献   

17.
我省的民间谚语十分丰富,门类也相当繁多,其中有一句最为古老的谚语,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它叫“沉东京,浮福建”。这句谚语不但反映出福建地理的变迁,而且还具有考古上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福建的古塔     
《福建史志》2012,(1):24-24
福建现存各类大小古塔共231座(其中佛塔180座。墓塔51座)。按塔的质地可分为石塔184座,砖塔42座,陶塔2座,夯土塔2座,铁塔1座。另有经石幢8座。福建古塔自成系列.楼阁式居多,部分为亭阁式,少量为阿育王式、覆钵式,仿木构楼阁式的石塔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幼时性顽好动,兴趣多变,常招家中长辈呵斥;祖父却认为系出儿童天性,不必横加指责,应善加疏导,引兴趣于正事。祖父常于课弟子时命我侍于左右,或助研墨牵纸,或要求认真听讲解“永”字八法笔意。稍长,备羊毫对笔、墨碗,授东颜书《大字麻姑山仙坛记》帖,令习大字,规定每课必须完成一定数额。每课后,必抽时用朱笔认真批改,指出错误,指导正确书写方法。我不能静心临帖,  相似文献   

20.
封面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