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盘龙虾     
晚饭,桌上居然摆着一盘龙虾!肥硕红艳,煞是诱人,我欣喜若狂。细数,共有十个。问母亲来历,母亲轻抚我头:“你已经十四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特意托人从海边买来的,趁热快吃吧……”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动画片太诱人了,我无暇剥虾,母亲和奶奶轮番帮我剥,我只管吃。动画片播完,我惊奇地发现父母和奶奶谁也不曾吃过一个虾。问原因,母亲笑道:“我不爱吃这东西。”父亲漫不经心地说:“我也不爱吃。”我抓起一个递给奶奶,奶奶受到惊吓似地直往后躲:“我可不敢吃,一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害怕。”我暗笑: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不愿吃?吃得更…  相似文献   

2.
我最爱的人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是谁在跳健康操呢?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很可爱,我们现在都叫她“老顽童”,为什么呢? 想到火星做客的人 我的奶奶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有一天,奶奶正在看新闻,看到了坑坑洼洼的火星。她神神秘秘地说:“孙女,我100岁的时候想去火星看看。”我不敢相信我所听到的一切,嘴巴弯成了“O”型,心里全是问号!奶奶竟然想去火星做客?奶奶说:“我要活到100岁。”说做就做,奶奶天天拉我去公园晨练、跑步。我在想,或许真的有一天,奶奶真能到火星去呢,我为奶奶加油。  相似文献   

3.
小军是一个在部队大院里生长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很逗人喜爱。今年上幼儿园不久,向老师告他状的孩子就越来越多:“老师,小军抢我的玩具。”“小军玩滑梯不排队。”“小军抢我的东西吃,还打我。”“小军说要拿枪毙了我。”小军在幼儿园表现“霸道”,如果老师批评他,强制他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出来,给其他小朋友玩,小军就会又哭又闹,耍赖。小军的爷爷是一位军人,戎马一生,自觉儿子小的时候他未能尽到作父亲的责任,深感内疚,因而孙子小军出生后,他把他视若掌上明珠,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相似文献   

4.
我上高中时,有一个星期天,回家本想补充一下“油水,”可父亲放在抽屉里的100元钱不见了,父亲怀疑是我偷拿了,他见我不承认,就对我吼道:“滚出去,你这个逆子。”我委屈极了,一气之下,饭也没吃,就去了学校。后来事实是父亲把钱放错了地方,但他却不向我解释一下。我觉得很冤,从此不再理会父亲了。父亲见我不理他,也以同样的法子反击我。但我的经济没有独立,还得依赖父亲,母亲在家时,事情要好办一些,但母亲偶尔不在家时,我的事虽还要办,但程序相对要复杂多了。父亲和我也不知什么时候达成了默契,竟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办法予以解决。那次,我要交学…  相似文献   

5.
女人与烟     
对于吸烟女人的记忆,不能不提到我的童年时代,给我留下印象的吸烟女人是奶奶。那时家境不好,奶奶抽的烟都是一毛五分钱一盒的“大婴孩”、“丰收”、“黄金叶”之类的牌子。奶奶是个旗人,有些规矩、有些懒惰。她每天早晨差不多8点钟才起床,醒来之后的头一件事就是躺在被窝里点上一支烟,慢慢吸着。等这支烟吸上一半的样子,她便将烟叼在唇上,慢条斯理地穿上衣裤。奶奶到了70开外的时候,常常咳痰,为人孝顺的父亲有时就劝奶奶少抽烟,吃些营养品。可已有50多年烟龄的奶奶最终也没能戒掉这口嗜好。77岁那年,奶奶肺部生了癌,然后积水,然后窒息,然后……完了。奶奶的痛苦维持了将近半年。用这半年的痛苦来交换她50多年吞云吐雾的快活,奶奶可能觉得值了。  相似文献   

6.
年少时施永青和父亲走在香港的路上,不只一次看到放在街头的弃婴。“听到他们的哭声我就想过去看看。”但被父亲一把拉开:看什么?我们家的生活都成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是,一个幼小的生命,可能就这样死去,社会不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孩子是在寻找父爱,是寻找父亲过去给她的爱,代表是24万唐山人的亲属在牵挂死去的他们。它不像SARS过去了就风平浪静,它是一辈子的追思和记忆,这是五六岁的孩子要牵挂一生的事我在唐山市展览馆工作,“唐山孤儿”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本身是孤儿,我记录的是唐山地震以后三十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的爹娘离婚以后,把我推给了爷爷和奶奶,就各忙各的事去了,一年到头也难见上一次面,更不用说给生活费和学费了。我上小学的学费都是靠爷爷奶奶的积蓄支付的,现在上了初中,所需的学杂费增加了许多,爷爷奶奶再也无力支付。没有办法,爷爷就带着我去找父亲要,父亲黑着脸摔给我200元后,就撵我们走。去找娘要,还没见上娘的面,就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撵了出  相似文献   

9.
“民国13年,你爷爷带着疲惫,冷淡淡地把我和你奶奶送到沈阳,就像离开树枝飞向天空的鸟,头也不低返回井陉。那里有他的事业,有他的女人,又和段家子弟混在一起,为普鲁士人挖煤。”父亲抿了一口“板城烧”接着说,“窗外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你奶奶搂着我,一边嗑着炒香的葵花子,一边轻轻地打开尘封多年的一幕一幕。”  相似文献   

10.
1948年沈阳解放,父亲被任命东北轻工业管理局计划科科长,成为“奉天满清宗室”中在新政权为“吏”的第一人。当时我家住在闹市十一纬路一幢3层楼的二楼.亲戚们闻讯投奔。满族尚往来,重礼节,极好面子.父亲将院内一溜4间车库,盘炕立灶,供老人们享用。“我家的奶奶数不清,有事没事都登门。关东烟子管个够,絮絮叨叨说不停。”大奶奶、老奶奶是我去世奶奶的姊妹,跟我们在一起。经常串门子的有大北关的依奶奶,小河沿的富奶奶,铁西的卢奶奶……我玩儿累了。就到后院找吃的。  相似文献   

11.
美人石     
登上苍山佛顶峰,可以看见一块洁白晶莹、光滑明亮的大石块,远远望去活象一个白玉雕成的睡美人。当地人叫它“美人石”。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起可敬、可爱的阿翠姑娘来。古时候,在靠近洱海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聪明、美丽、勤劳的白族姑娘,名叫阿翠。阿翠出生不久,母亲就病死了。父亲是个穷渔民,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只有一张破渔船。父女俩就靠这张渔船打鱼为生。每天早晨,阿翠跟随父亲驾船出海打鱼,鱼打得多,还能吃上一顿饱饭;鱼打得少,或是打不着,就挨饿肚子。日子虽说过得艰难,但阿翠在别人面前从来不叫一声苦。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高凳     
母亲日益苍老,花白的头发,深深的皱纹,但她的爱似乎永远年轻,无声无息又铺天盖地。常和母亲谈起我小时候吃饭的事情,谈起她喜欢的那张高凳。我七岁的时候死去了娘,十岁时母亲走进我们的家门,成了我的后妈。俗语说“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失去母亲的生活够困难的了,但乡亲们说,晚娘的心是六月的太阳——毒透了。他们的眼睛似乎告诉我,更悲惨的生活还在后面。其实,即使乡亲们不说,书籍电影中关于“继母”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在母亲走进我家门的一刹那,我就把敌意的目光投给了她。父亲在乡村小学做代课老师,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母亲来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临走前,跟我们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他亲眼见到的,就是我堂伯死得很奇怪。他死前做了个梦:妈妈要来接他走,几月几号几点钟都告诉他了。结果真的按照梦里讲的,在那一天举办葬礼,请很多人来吃饭、玩麻将。差不多到点了,人家问他:你不是讲你要走了吗?结果时间一到,他说了句“妈妈来了,接我走了”,就倒下去了。 “父亲说,如果没看到,你是不会相信的。他15岁起就跟伯父闯南洋,最后亲眼见到伯父死得那么舒服。  相似文献   

14.
1打我记事起,就没有父亲的影子。1972年,他因为类风湿瘫痪,那个时候我只有四岁。一直到我八岁,他都在外面求医。大部分时间是在驻马店住院,因为那儿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亲戚——他的舅舅我叫舅爷。如果没有舅爷,恐怕父亲也活不到今天。由于无人看管,我六岁时便被送进了小学。在七十年代的农村,六岁进小学是绝无仅有的。老师们常常把我带到办公室,象逗弄一个玩意儿,当然也怀着善意的怜悯。还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里,在厨房的草堆里睡着了,恰好妈妈那天回家,心疼得抱着我哭了好久。去学校附近的国营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常常会错误地多给我些…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一课     
十六岁那年,父亲送我去山城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我一有空便溜到相邻的一家叫“创世纪”的网吧去上网玩游戏,微机知识没有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往往玩得通宵达旦。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的网民中,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  相似文献   

16.
家父劳健白(字远融)从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后,即进入军统局工作,与沈醉先生交往笃深,他们有八拜金兰,用沈醉先生的话说:“……我与你父情同手足。”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内迁至当时的陪都──四川重庆,以缫丝厂一带作大本营,我家则住在沙坪坝。沈醉先生时常来家,当时我还小,仅三、四岁,沈先生一来,就得将我抱在怀中,又是逗、又是哄,我只知道这是父亲的兄弟,我得喊叔叔。谁又知道他就是后来在《红岩》一书中所描写的“杀人不眨眼”的军统头目之一的“严醉”。在我六岁时,父亲奉调至四川宜宾,并于次年再次奉调北上去了东北。至…  相似文献   

17.
魔法鹅卵石     
那年我16岁。一天,我告诉父亲自己不想上学了,问父亲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工作?父亲问我为什么不想上学?“太累人了,整天学习,你看很多人都在外打工挣钱,谁还上学呀!”我满不在乎地说。于是,父亲没有说什么,就带着我到了一个职介中心。我填了一张履历表,交给了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看了看,告诉我和父亲回家等消息。可是一个月过去了,职介中心始终没有打电话来。怎么了?这个工作的要求不太高呀!难道履历表上没有联系电话吗?我多次问父亲。父亲看看备存的一份履历表,一句话也没有说。吃饭时,父亲问我还知道职介中心为什么不打电话来?我说:“不知…  相似文献   

18.
从小培养责任感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点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  相似文献   

19.
父亲马连良曾严肃地对我说:“你可别小看这跑龙套的,这同样是学本事的好机会!”父亲接着就谈起他刚出科班时想观摩好角儿演戏的困难。当时,父亲还没有钱买票看戏,可是为了学戏,尤其是向好角儿学戏,真是煞费苦心。一次,余叔岩先生演《打棍出箱》。父亲也演过此戏,很想看看余先生是怎么演的,但他没钱买票。于是,他就带着一个干馒头,白天进剧场不出来,躲在包厢里藏着,直至夜场开戏时他才出来找地方站着看余先生演出。父亲说:“你看,想看好角儿演戏多不容易。如果你能抢上一个龙套站在台上,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要用心站着看,用心学。你是学老生…  相似文献   

20.
一包咸菜头     
上高中时的第一个端午节到了,同宿舍同学的好多家长都来校给孩子送些过节吃的东西。我也在不时地往校门口看着。离家这么久了,很想念亲人。心想我的父亲也一定会来的,自从我上高中以后父亲还没有来看过我呢!我是一个生长在偏僻农村的孩子,16岁之前从来没有坐过汽车火车,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初中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重点高中,进城的那天,没有人送我,是我自己搭坐我们村的四轮子拖拉机来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虽然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奶奶又常年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但父亲把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