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我当即进行了学习,感慨万千,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祖国统一,势在必行。"一、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的正确性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  相似文献   

2.
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制度述评钟安西1895年5月,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将台湾割让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凡50年。在这半个世纪中、台湾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的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该岛的...  相似文献   

3.
地缘文化与爱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日庆 《福建史志》2001,(2):56-57,62
福建省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份。早在远古时代福建与台湾是连在一起的,台湾海峡在那时是陆地。台湾的文明最早源头及发端均来自大陆。据考古证明,台湾出土新石器时代遗物和福建省新石器文化同属一个类型。即使大陆与台湾之间出现了海峡,福建省凭借距台湾最近的地理优势,仍与台湾保持着千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但是,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  相似文献   

5.
一个学贯中西、满腹经纶的著名博士,一个翻云覆雨、变幻无常的国民党党魁,他们晚年在台湾的交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台湾政治生活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6.
简讯     
20 0 2年 8月 9日 ,中国侨联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在北京举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谴责‘一边一国’言论”座谈会 ,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的台独言论。中国侨联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兆枢指出 ,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法理上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台湾同胞大部分来自大陆 ,台湾地方文化源于大陆 ,与大陆的其他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 ,因此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台湾的前途应由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共同决定。林兆枢会长进一步指出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是分裂中国的台…  相似文献   

7.
由于美国武力介入朝鲜战争,使本可以一举解决的台湾问题被暂时搁置起来。美国政府出于反共反华立场和推行亚太战略的需要,炮制出一个又一个分离台湾的论调。对此,国共两党不约而同地站在了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上,进行了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8.
孙晟  舒萍 《神州》2011,(8X):24-25
《海神家族》是台湾女作家陈玉慧基于自己对家族真实情感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透过一个台湾女子的寻根溯源,融贯民俗、宗教、历史与人物回顾,记录了一部男性不断缺席的家族史,通过小“我”的描摹,影射整个台湾的命运,糅杂了三代人近百年的台湾历史和认同。  相似文献   

9.
<正>开罗会议后,为打击日本,并开辟新战场,美国海军曾草拟了一个攻打台湾岛的秘密作战计划。美国千方百计搜集台湾外海的日军防御阵地的情报,但成效不大。为了切实了解台湾东海沿岸日军情况,美国海军参谋部决定派遣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与福建一衣带水,曾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地缘相近,血脉相连,两地人员往来十分密切。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翌年设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后改名嘉义)三县,雍正元年(1723年)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新竹)。在祖国统一的政治局面下,台湾文教事业全面发展。笔者查阅了乾隆《永春州志》(永春于雍正十二年由县升格为直隶州)、民国《永春县志》、同治黼建通茬窃、光绪《台湾通志》及众多永春族谱,查找到清代永春文人到台湾游历的大量记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清代闽台两地频繁的文化交流。其情形主要可以分为游宦、游学和教书三种。  相似文献   

11.
许正 《文史月刊》2014,(2):52-57
1948年底,蒋介石将退守台湾的战略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密令将"中央银行"上海金库里的黄金秘密抢运到台湾。从1948年12月起到1949年5月,数百万两黄金被源源不断地从大陆运到了台湾。国民党政府究竟运走了多少黄金?这些运到台湾的黄金、银元及外汇是如何使用的?1949年之后大陆还有多少黄金库存?诸多事体,说法纷纭,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2.
尹全海 《史学月刊》2007,(4):133-136
郭廷以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边疆史、中外关系史诸多领域多有建树,而且对台湾地方史之研究也卓有贡献,他还是第一位在大学开设台湾历史课的学。抗战胜利前夕,郭廷以即在重庆率先讲授台湾历史;1947年和1948年,曾两度到台湾大学开设台湾历史课,帮助国人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他关于台湾历史的第一篇论《台湾的国际关系——一个历史的说明》,于1948年在复刊后的《新中华》(六卷六期)上发表,表达了一个历史学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欢欣与鼓舞。他的《台湾史事概说》一书,可谓台湾历史研究之先驱拓荒之作,影响台湾史学近30年。他关于台湾“内地化”的观点,成为1970年代以来台湾史学界“内地化”理论的先驱。总之,郭廷以对台湾历史的研究,不仅展示了一位历史学家的卓远史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台湾人民迫切了解台湾的历史、现实和将来的强烈愿望。1949年郭廷以去台后继续研究台湾历史,特别是他的系列论《历史的台湾——历史上的台湾与中国》,自1950年7月在《自由中国》杂志(第三卷)连续刊登,在岛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台湾史事概说》一书于1954年出版。至是,郭廷以的台湾历史观业已形成。鉴于人们对此书所反映的台湾历史观及其价值关注不够,笔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初步梳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唐雅君是一个兼具美丽、智慧与财富的女人。作为一个创业者,她与台湾绝大部分的企业家一样,都是白手起家。所不同的是,她并不是贩卖台湾过去热销的纺织品,也不是经营台湾现在最有名的高科技电子产品,而是"贩卖美丽"——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仲春我在台湾访问了一个月。这段日子正值民进党开始其第二次执政,人们的选战激情渐趋平静,两岸关系处于新的敏感期。台湾知识分子在思考什么问题?台湾学者与普通民众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台湾民主转型有什么经验教训?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尽管海峡两岸都进入了信息社会,但人们关于对岸的理解,仍经由既存观念的不自觉过滤。在台湾的日子里,我有意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尽可能聆听他们的想法。即使晚上12点返回寓所,我也会把当天的感受记录下来,有时要写到凌晨2点,因为第二天还有新的思想交流在等着我。日记记下的是我对一个真实的台湾的观感,包括自己在台湾的讲演与交流中表达的思想以及台湾朋友的反应。可以说,本文并不是一般的台湾观光日记,而是一份访学者的思想实录。两岸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交流与碰撞,在四年后的今天,或许仍然会引发读者的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台湾义勇队(也称台湾抗日义勇队)是抗战期间由在大陆的台胞组织起来的一个人数最多的抗日团体。它活跃于东南战场,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台湾义勇队光辉业绩永载史册。《台湾义勇队队歌》前几年被收入新出版的《抗战歌曲精选》  相似文献   

16.
贾军霞 《沧桑》2011,(1):169-170
蒋介石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失败后,撤退到台湾。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围绕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经过了一个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杜鲁门总统支持台湾反对大陆,尼克松总统则逐渐改变杜鲁门的对华政策。在尼克松及其继任者的努力下,中美关系逐渐融合。  相似文献   

17.
台湾道台是台湾方志修纂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他们在台湾方志序言中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台方略。在台湾道台的描述中,台湾是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教育日渐兴盛的地方。透过台湾道台之眼,我们也可以窥探台湾之"实",即清政府对台湾的管辖不断深入完善、台湾社会在曲折发展中步入近代等重要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台湾是我国东南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自古以来它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二世纪南宋时,澎湖已隶属于福建晋江县,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十三世纪中叶,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泉州路的同安县。从此,台湾正式列入我国版图。明代以来,台湾、澎湖已成为我国东南的海防要地。1624年,欧洲的殖民国家荷兰开始侵入台湾,我国领土台湾从此沦入外国侵略者之手,荷兰在台湾建立野蛮的殖民统治,使台湾人民长期受尽了苦难。一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19.
中法战争后,清廷才认识到台湾岛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遂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五日,正式下诏将台湾由福建省的一个道上升为台湾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事改由闽浙总督兼管,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在台湾巡抚设置之先,吴赞诚以福建船政大臣和福建巡抚的身份,于1877年和1878年两次往台湾巡察,对宝岛台湾的保卫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史月刊》2013,(4):5
他们,有官,有兵;有的是被抓了壮丁,有的是自愿从戎;有的独身一人,也有的分娶两地……他们人生境况各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台湾老兵。因了这个共同的名字,在他们的灵魂之上,镌刻了一种共有的、永远的痛——思乡。烙印永恒。作家于秀遍访现居北京、上海、青岛、台湾、夏威夷等地的台湾老兵,记录了台湾老兵半个世纪以来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经历,著成《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