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宁市斯拜都拉清真寺是穆斯林盛大的宗教节日,其节庆时间为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空间宗教晨礼、会礼分别在大小清真寺举行,游坟在节前夕各大队墓地,世俗活动则在家里。节前要做诸多准备。节日活动主要由封斋、会礼、宰牲、家庭聚会。饮食保持着传统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节庆活动激发太原旅游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本质是寻找差异,差异包涵诸多内容,而文化的差异则是诸多差异之中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因之一,作为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节庆对旅游者潜在的旅游动机有着显著的激发作用。节庆活动能直接展现民族习俗文化、服饰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能将城市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节庆为主线,把城市的人文、自然资源全部带动起来,从而发展城市旅游。节庆活动———激发城市旅游活力的兴奋剂节庆活动被人们称之为“有主题的节日庆典”,“平民参与的节日”,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为旅游者…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的3月30日至4月7日,节庆之都南澳大利亚将迎来美酒美食盛事"芭萝莎葡萄酒节"(Barossa Vintage Festival)。芭萝莎的美酒佳酿和饕餮美食,彰显创意的游行,竞争激烈的踩葡萄比赛,各种品酒和烹饪课程,大型复活节彩蛋游戏以及现场音乐表演等,定会让你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当然还有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的3月30日至4月7日,节庆之都南澳大利亚将迎来美酒美食盛事"芭萝莎葡萄酒节"(Barossa Vintage Festival)。芭萝莎的美酒佳酿和饕餮美食,彰显创意的游行,竞争激烈的踩葡萄比赛,各种品酒和烹饪课程,大型复活节彩蛋游戏以及现场音乐表演等,定会让你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当然还有  相似文献   

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庆文化,在节日的时空里,它显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节日是人类得以展现狂欢性的载体.是人类生命本真的体现。我国的节庆拥有深厚的民俗积淀,体现了传统的和谐之美。中国节庆文化是民间底层焕发的一种蓬勃生命力,也是一种新生、自由、快乐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西藏人文地理》2006,(5):i0001-i0001
每年藏历七月初一到初五是拉萨传统的雪顿节,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已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获得“中国十大节庆”,“中国节庆50强”称号。今年的雪顿节从8月23日开始,到29日结束。这是青藏铁路通车后  相似文献   

7.
《山茶》2011,(4):205-205
冬去春来,绿意悄然爬上枝头。接踵而来的节日携着活泼的生气与热闹劲儿,在阳春季节里盛情邀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千红万绿的繁花摇曵枝头,奇妙多姿的娱乐活动精彩纷呈。赶快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开启欢乐的节庆之旅吧。  相似文献   

8.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6,(12):110-115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要在驯鹿拉的雪橇轨迹中,向我们驶来,圣诞主题的各种装饰霓虹将冬夜渲染的格外迷幻美丽.除了商业街的节日气氛,各大酒店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着自己的特色圣诞,从点灯酒会的重头到节日美食的制作,满足味蕾充满创想的同时,更为城市平添了一份温情. 岁月流光溢彩,一张张声情并茂的电子贺卡,一条条美好温馨的圣诞祝福……圣诞老人尽管还在远渡重洋的路上,但我们的目光却已经被圣诞的朱红碧绿所包围.  相似文献   

9.
张琪 《风景名胜》2009,(4):76-79
常熟旅游四季节庆活动 春有尚湖牡丹、夏有宝岩杨梅、秋有秀水美食、冬有古刹钟声,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唱响虞山尚湖旅游“四季歌”。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0月14日至15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及文化部的20余位学者,围绕"节日的分类与意义""节日的神圣与共享""传统节庆与公共文化"三个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乌日贡”大会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以赫哲族传统民间文化与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与节庆活动。在当代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散存于民间并面临濒危之际,"乌日贡"大会已成为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抢救、保护和传播赫哲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燕  李良杰 《旅游纵览》2013,(10):164-165
文章基于江西省旅游资源,立足于江西省节庆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西省节庆旅游产品的数量、主题、举办地点、时间等方面,研究发现江西节庆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但整体节庆旅游活动水平不高,目前仍处于节庆活动的初级阶段,无论活动规模,还是主题、立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节庆旅游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举办意在增强地方吸引力的各种节日、活动,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想采风异域,而非被"鸭子团"搞抑郁,则推荐深入参加各地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这里我介绍旧金山1969年以后才兴起的一个节日——Gay Pride(同性恋自豪  相似文献   

14.
临海美食     
《风景名胜》2009,(11):132-134
月节美食 临海的美食与当地风俗和节日有关,大多为当地特有,因此,当地人称之为"月节美食"。正月十四过元宵节,吃糟羹临海人的元宵节是正月十四过的,除了汤圆之外,家家户户还要搅糟羹。相传戚继光抗倭时,守城将士在风雪天守城,即便过节将士们也不能饮酒。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节庆起源于民间节日,经历了十数年的开创与调整,无论从人文学角度还是从管理学角度而言,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如何针对其特点发展中国旅游节庆,笔者的观点是“重在设计,难在管理”。 一、中国旅游节庆起源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节庆虽然几乎都与某一英雄人物或事件有关,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归纳出三种起因:第一大类节庆,由天文历法而出。中国的远古时代,曾经长期使用过一岁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的太阳历。这种历法设冬夏两个新年。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三字经》《论语》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青睐,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问题。传统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幼儿生活每年都有许多传统节庆穿插在其中,每到过节幼儿就显得特别愉快、特别兴奋、特别喜欢。课堂上的讲述不能给孩子以美的感受,只有与孩子一起迈出课堂,走进自然、步入社会,通过参观与众不同的周围节日环境,欣赏富有特色的节日街景,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当代马国华人在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主要庆祝北斗九皇圣诞,到九月初九重叠重阳日,这一晚上又是庆祝斗姆诞以及举行北斗九皇送神仪式高潮。因此,马国华人虽一路保留着对于重阳节庆的模糊记忆,基本上却未能如同他们中国祖辈延续原乡的重阳民俗。他们在当代获得的重阳节概念,也多来自古文献或当代传媒而非切身经验。观察马国华人为何热衷从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的九皇大帝圣诞,以及它在与重阳节重叠之后如何有条件将后者的节日氛围极度淡化,是讨论两个同一日子的节庆如何在具体情境"碰撞"中互相消长的难得案例。尤其需要理解明末以来的南洋华人先民曾经以儒家伦理诠释"反清复明"的理念,从而神圣化也合理化其集体社会退守前明南海诸藩的异域垦荒;从中或可探索为何中国本来可能只在道观重阳礼斗,到马国会演变成大众礼斗拜祭抗清死难先辈的国殇活动,导致重阳氛围褪却。由此可以进一步深入讨论:人们是如何抉择落在同一日子的节庆,以及如何依靠实践节日去诠释社会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与节日志有关的节日叙事,关联着中国文化根底与当代精神建构的核心价值。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语境中,节日研究尽管已有较为丰赡的学术积累,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向度探索的可喜态势,但真正具有大局观、集成性、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范式却乏善足陈。近期举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立足本土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节日志》展开激烈讨论,大致呈现出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辨趋向:关注节日中独特的身心体验和文化设置,视节日为民众建构社会关系的生活交流实践,从知识生产的过程反思节日志书写中的主体间性;将类型化的抽象概括和丰富的民众交流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多元主体复调、多声部的织体形态生成节日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节日志研究成果的数字化,;深究节日中独特的生活叙事传统,探索当下国家政治、地方社会和民众主体之间的"礼俗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琉球在历史上,从节日节庆、宗教信仰、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婚丧礼俗、建筑风格等民俗文化方面,源于福建。  相似文献   

20.
杨乃运 《旅游》2015,(2):90-95
剪纸总是给人们带来喜庆欢乐的感觉,是它多用红色纸剪出,颜色喜庆热烈,红红火火,对人的心思?是它图案或繁或简,多为吉祥题材,表达着人们迎福纳祥禳灾的意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逢年过节少不了它,人们习惯用它来渲染节日气氛,宣告一年新生活的开始?它千百年来已深深地融入民间节庆民俗生活中,是年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也常常用它来点缀,它形成的文化长河世代奔流,洇润着华夏民族的每一寸土地。正因为此,它才被收藏家们所关注,所钟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