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人物周刊》2012,(31):57-57
近日,三星电子推出GALAXYNote系列全新产品GALAXYNote101。中国的平板电脑市场从此迎来一位非同凡响的引领者,它将彻底颠覆以往平板电脑给人的“玩具”印象,力掀掌上智能的“工具”革命。  相似文献   

2.
《世界》2012,(10):98-98
自平板电脑出现的那一刻起,就被人们冠以“玩具”、“休闲娱乐”之名。而如今,三星GALAXY Note10.1成为平板电脑市场的引领者,它将彻底改变以往平板电脑给人的“玩具”印象,为用户发挥个人的创作潜能、辅助学习和提升工作效率带来颠覆性的体验风潮,掀起掌上智能的“工具”革命。  相似文献   

3.
没能欣赏到艾未未那间包豪斯风格的住所。自然也没能见成那屋中央没有遮掩的著名马桶,因为他——没空。此刻,艾未未,诗人艾青之子, 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项目设计方案中标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设计公司的中方项目顾问,正抱着一台电脑忙着呢。两只肥胖的大黄猫时不时在他脚下逡巡,他时不时抬起头来,冲你笑笑,“不好意思,马上就完。”看他使用电脑,你会产生联想:以为是《岳家将》里牛皋闯进了现代美学的工作室。因为他的发型太特别了,中央全部剃光,留下两点厚厚的圆窝各占一边,再配上那张不甚温柔的脸……“呵呵,是不是更像铁拐李?”得空后,清茶一杯,他说明儿就全剃掉。“铁拐李还没用过电脑呢。”他摸摸大脑袋,“我就可以谈谈我与电脑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康熙皇帝在中国历代君主中出类拔萃。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稳健卓识。这与他自幼勤学不辍密不可分。康熙除了具有雄厚中国传统化知识外,对“西学”也很有掌握和了解,诸如天、数学、地理、几何等都有一定成就,这是因为在他身边始终有一个称之为“外籍教师团”的西方传教士当他的教师。这些传教士想得到康熙对传教的支持,因而殷勤地向康熙传授“西学”,康熙从他们那里学习接受了西方科技化,对他勤政治国,了解西方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声称中国的飞船、导弹、留学生甚至电脑,都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在美国国会山,有一个名头很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就是拉里?沃策尔??众议院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对他的介绍是:在中国和亚洲事务、国家安全及军事战略领域,沃策尔是绝对的“权威”人士。但是,这个家伙对中国可不善。今年上半年发生的“联想电脑风  相似文献   

6.
《世界》2013,(1):192-193
完美“中国商务派”E人E本T6发售 近日,商务平板领军厂商壹人壹本推出了新一代商务平板电脑T6。E人E本T6凭借商务亦惊艳的外观设计,自然的手笔双控技术,原笔迹数字书写与商务应用的紧密结合,提供了“软件+硬件+云服务”的一体化商务办公解决方案,再度升华E人E本“手写为形,商务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翟文涛  邢峥摄 《世界》2012,(3):158-159
在汽车圈中,饭田健治是出了名的“中国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以语言研修生的身份被派驻台湾学习两年中文,从而说得一口流利的“台湾式”普通话。自此之后。也开启了他与中国市场的不解之缘:早先曾就职于三菱总部汽车事业本部负责中国业务,直至今日身为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按他的话来说,“其间我人生中将近1/2的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  相似文献   

8.
“我收藏中国老股票,就是想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世界了解中国!”席建清10年前的这一愿望,在他撰写的珍藏本《中国老股票》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后得以实现。每一枚股票都有一段历史,席建清每“次淘宝”也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邓小平向美赠送“小飞乐”启发了他收藏老股票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0,(6):12-13
iPad与电子书: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发布了新品iPad,一款触屏操控平板电脑。iPad可以用来看视频、玩游戏和浏览网页,当然也可以从苹果的iBook书店里无线阅读书籍和报纸。  相似文献   

10.
东西     
"林疯狂"的商标之争纽约尼克斯队给了林书豪在NBA崭露头角的机会,但中国江苏的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日升却早在一年半前就看到了这位哈佛毕业的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商机,并惝悄地以700美元把他的名字注册成了商标。这只是近期西方体育明星和公司在中国发生一连串商标争议的一个例子。这些争议的涉及对象从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到苹果的iPad平板电脑。在中国,谁先注册,商标权就归谁。你可以为自己的想法注册商标,永不使用也没关系。相比之下,在美国申请商标之前,必须首先说明实际用途或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11.
磐安大山深处的平板长溪,被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称为“天下一绝”,赞叹“此地风光三吴无,平砥清流世间殊”。果真如此吗?我们在这平板长溪上踏行时,情不自禁入了仙境似的, 猜想当年米芾在这平板长溪上行走时,真不知聊发了多少“少年狂”呵! 传说潭边的岩刻“斤丝潭”大字,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笔迹,不知是否出于“名人效应”的考虑而杜撰的? 不过伯虎嗜游,他到过花溪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12.
美良传奇     
年轻企业家——南源永芳集团董事长姚美良局绅于去年7月22日走完其人生道路。由于他走得那么快、那么悄悄,令人难以接受,难以置信。美良的幼年是在我国度过,后被送到中国受教育。并经历过“化大革命”。他到了香港后不久就投入商界,经一番努力,成功将永芳化妆品打入中国市场,随后不只将业务多元化,也扩展到多个国家。在商余之暇。他除了积极参与社乡团工作外,也深受其父己故姚永芳局绅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遗训的影响,在过去10多年来,他拨出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约5千万零吉)充作发扬中华化教育及公益用途。他生前一直是我会的名誉会长,热心和支持郑和研究事业。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及敬佩的。  相似文献   

13.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是电脑界的一位奇才,是“人机交互”领域里的大师,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在人机交互方面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而这位“鼠标之父”却仍默默无闻。恩格尔巴特在PC方面的贡献卓越,全世界每天有上亿的人在使用他发明的鼠标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画派”和“西藏”相继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热宠的时候,他曾亲密接触却又无憾地擦肩。 他至今记得当代艺术大师劳申勃格对他说:中国艺术家的胆子可以更大些。 他自言学会了西藏这位师傅的“意”而非“皮相”。是西藏一个最本原的符号,开启了他纵贯人类历史的探寻之旅。 西藏留下了他大把的理想与热爱,而他却说:我只是选择了将自己的一段生活放在那里盛放。  相似文献   

15.
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新谦 《史学月刊》2003,2(3):13-18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费正清。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用来作为其解释中西文明冲突的工具。多年来,史学界对此多有争论,对他的中国史观也褒贬不一。对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以及他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的背景及其实质进行一些理性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个始终关心国际政治的学者。早在民国初年,他还在美国留学时,就预见到处理对日关系将是中国的最大难题。他曾因此想到日本作深入的观察,只是他还想不清楚,是作为传道者去呢,还是作为一个学道者去。这种不确定的心态,他似乎始终不曾完全摆脱。因此也可以说,他对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始终未能彻底了解。这既同胡适个人的教育背景有关,也同中日两国间充满悲喜剧的历史有关。我们在他的言论著作中可以看到,他对  相似文献   

17.
梁衡 《炎黄春秋》2001,(10):46-49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揭开近代史的第一人。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硝烟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功与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其扭曲再造,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封建皇帝作为最大的私有者,总是以天下为私。道光在禁烟问题上本来就犹豫,大臣中也分两派。我推想,是林则徐那篇著名的奏折,指出若再任鸦片泛滥,几十年后中原将“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狠狠地击中了他的私心。他感到家天下难保,所以就鞭打快牛,顺手给了林一个禁…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美国一名七年级学生通过互联网救了7000英里以外病危的20岁的芬兰大学生。荧光屏上的怪现象12岁的希思·雷登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七年级学生。1997年4月14日下午,他放学回家,刚下校车,就背着书包奔向电脑,妈妈夏朗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小小房间,立刻响起电脑键盘的清脆声音。夏朗和丈夫肯尼斯都是县税务局的雇员,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但还是紧缩开支,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夏朗问:“希恩,你在玩什么?”希思移动鼠标说,“我正进入塔维恩。”“塔维恩”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娱乐之窗,特别受青少年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马云自称不懂电脑,却在IT业“混”得无人不晓;自称不懂管理学,却当上了大老板;自称“像阿甘一样简单”,却开创了世界互联网的第四种模式。如今的马云,掌控阿里巴巴、雅虎中国和淘宝网三大网站,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的经营管理实践收录到MBA案例中。  相似文献   

20.
王芃生(1893—1946),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将主任。在抗战期间的陪都重庆,人们往往把他与“日本问题权威”联系在一起。王苋生曾五次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曾因准确预测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及日本投降等事件而闻名于世,因此有人将之称为“日本通”,也有人将之喻为“中国的王牌间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