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汉代画像砖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汉代南阳郡影响而产生的许昌汉画像砖,大部分出土于许昌周边地区.自许昌博物馆建馆以来先后征集到汉画像砖2000余块,这些画像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关中地区两汉壁画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壁画墓是汉代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了解汉代社会和绘画艺术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关中地区目前所发现两汉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结合史实,探讨关中地区的两汉壁画墓的性质特点、历史地位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倍受汉代统治阶级重视。在汉代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并存关系,其中在汉代道德观念中体现着深刻的法律思想,而在汉代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同样体现着厚重的道德观念,而汉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汉代社会之中。而本文通过对汉代“劫质”案的考察就集中体现了笔者对汉代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4.
淅川赵杰娃墓地M42,经考古发掘出土五块反映汉代农业生产的画像砖,经考释分别为牛耕图、中耕除草图、牧羊图和舂碓图、扬扇图;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墓主人为县令级官吏;画像砖丰富了南阳汉画的内容和题材,是南阳汉代农业生产的真实反映,为研究南阳汉代画像砖墓和汉代社会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遗留的刻有图像的石材,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史料,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称之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的汉代史”。题记画像石,即刻有文字的汉代画像石,以最直接的方式解释画像内容,对解读画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多年来,题记画像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汉代的化博大精深,汉代的服饰又是多样化和民族化,在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服饰,我们在研究探讨这些问题时都离不开实物资料。因汉代的服饰保留下的并不多,人们只能从画像砖中的人物图案以及陶俑中的装塑中看到汉代人的服饰。成都新都区杨升庵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陶俑物,其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居成都市区县级博物之冠。这些汉代画像砖、陶俑题材广泛,具有地方特色,是研究汉代地方服饰、装饰的重要的史料。从这些物中使我们看到了四川地区汉代民间艺人、劳动以及其人的装束特征,从而使我们在研究汉代服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对馆藏的一部分汉代画像砖中的人物和陶俑的造型、服饰装饰等问题,浅谈汉代四川民间服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汉代兵力论考胡宏起弄清汉代的兵力总额,对于深入研究汉代兵制具有重要意义。可惜因史料简缺,目前对汉代兵力总额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欲就此作些论考。一、中央军之兵力汉代中央军属中央直接统辖的军事力量,主要担负保卫皇宫、中央官署和京师安全的任务,有时也奉...  相似文献   

8.
汉代体育文化的传播陈成军,王永红传播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传播就是文化的实现。汉代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乃在于中外各民族、国内各地区间频繁广泛的文化传播,使汉代能够吸收、融合中外各民族...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玉文化在继承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成为汉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礼制活动中使用的玉器称为礼玉,包括祭祀时用的玉器即祭玉,朝聘时用的玉器即瑞玉;葬玉在汉代玉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日常生活中使用玉具和佩带玉饰也成为皇室贵族流行的风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见的北大汉简的字体进行考察,考虑到其书写年代,结合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武威汉简等文字材料,总结出汉字在汉代的演变情况,指出汉代大量抄书是使汉字字体由甲骨文金文的竖长形演变为汉代隶书的横扁形字体重要因素。又结合汉代史实,探讨了"闾里书师"在汉代正字活动中起到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路沟通了我国岭南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岭南地区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所在地,对于研究汉代中西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玻璃珠饰是岭南汉墓出土器物中最为典型的一类。本工作对岭南汉墓出土玻璃珠饰的玻璃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总结,并基于化学成分和器型风格,对玻璃珠饰的产地来源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明了汉代岭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之间的交流。岭南汉墓出土玻璃珠饰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西交流提供了确凿可信的实物证据,对研究汉代中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代陶器纹饰承载着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的特征,凸显汉代社会人们的心理追求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研究汉代陶器纹饰演变及其制作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时间为脉络,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汉代陶器纹饰的演变,在此基础上,从彩绘、模印、刻画等纹饰不同制作方式的角度,对汉代陶器纹饰的分类和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汉代陶器彩绘纹饰、模印纹饰及刻划纹饰的制作方法。同时,基于当代陶艺创作视角,探讨了汉代陶器纹饰制作工艺对当代陶艺创作的启示,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汉代陶器制作工艺特色,提升现代陶艺创作水平,彰显民族风格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汉画在中国绘画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考古资料表明,大量的汉代帛画,大批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画面上的家具及陈设造型,向我们展示了汉代家具及陈设的时代特点,将汉代多式多样的家具、华丽无比的陈设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候官,是随着西北汉简的发现而渐次发展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近百年来,经过简牍学者前后不断的努力,在汉代候官的职能与性质、组织机构与人员构成、内部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成就。但是,前人的研究结论亦须要认真梳理、修正和补充。以往学界以简牍资料为主的研究,学术视野仅仅局限于汉代西北边郡候官,普遍忽视了简牍、印章、封泥等资料中反映的南部边境、内郡、诸侯国等汉朝疆域内其他候官的设置、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汉代候官的置立与兴衰变化,联系着汉帝国政治形势与策略的变化。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从简牍资料记录的候官日常工作中分析其运行机制、形态和功能,集中剖析和评价候官与汉代政治关系、候官的历史作用,对认识汉代社会历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今后研究应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深富  王仕安 《东南文化》2006,(4):I0002-I0003
西汉时的日照市东港区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海曲县,故城位于日照街道办事处烟墩岭村南,城垣至今犹存。1987年在距故城1公里处的“苗姑墩”清理汉墓3座,出土了精美的汉代漆器、铜器、铁器、木器、釉陶等,这是日照地区出土的第一批汉代实物资料,对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汉代葬制、葬俗和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汉代青铜器,均有刻铭。山都鼎、清和鼎、平都鼎、安定郡库鼎、五柞鼎盖对于汉代郡县、地理及汉代离宫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家鼎、元成家铜沐缶是汉代皇家贵族用器。元成家铜锺为汉代度量衡提供了新资料。陵啬壶,壶肩部刻铭"陵啬四斗",说明秦汉另有专管某项事务的"啬夫","陵啬"应是管理陵园之事,办理祭祀等事务。  相似文献   

17.
卤簿是体现天子身份、地位和车马等级的一项重要礼仪,自汉以后卤簿亦用于储君、诸侯王,但各有差别。汉代储君卤簿是汉代储君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储君卤簿构成、乘车规格、储君卤簿出行限制以及车马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梳理和探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汉代储君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中"国之根本"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8.
汉代画像石盛行于两汉时期,是汉代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画像石内容丰富,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社会风俗、书法以及雕刻艺术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根据笔者的理解,本文通过厚葬文化和神学化两个角度来分别阐述,汉代画像石所反映的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9.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铜镜的出土及传世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造型新颖、美感十足。其中,汉代铜镜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铭文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铭文镜上的铭文取代镜纹的主要地位而成为铜镜的重要装饰。这些铭文内容丰富、书法优美、寓意多样,反映汉代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辽阳博物馆的汉代铜镜藏品丰富,笔者选取其中六面铭文镜,解读铭文、重新命名、断定年代、修正错误,以期填补馆内铜镜研究内容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河西简牍中有大量商品价格、贸易形式、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河西地区商业贸易的情况,对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贸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