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友情篇陆文夫喝酒,可以找到许多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是:为了友情。在一次"酒与文学"的笔会上,陆文夫说,"世上唯有一样东西能一下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那就是酒。"(《扬子晚报:本报发表一组江苏作家怀念陆文夫文章》)他这样说,是有依据的。陆文夫经历过20年的政治风雨,人生两落三起,在高压下能够生存,晚年又传奇般荣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与老友们之间的相濡以沫、情深义重、一路呵护,有着密切关系。民间喝酒,有句俗语:"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抿一点。"不  相似文献   

2.
在陈独秀晚年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个叫杨鹏升的忘年交。正是由于杨鹏升的真挚友情和无私援助,才使陈独秀在维持生计之外,得以著书立说。陈独秀也因此在人生垂暮之年发出了"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的慨叹。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和逆来顺受人物周刊:据说《生正逢时一屠岸自述》被您删了许多,是否为了笔下留情? 屠岸:也有。比如有位大诗人,我非常敬重他。他的夫人和我也是很好的朋友,我在书中都写到了。当年他们刚结合不久,诗人就被划为右派。他夫人没有因此而离开他,一直跟着他去了黑龙江、新疆。他住在地窨子里面,无援无助,几度想自杀,如果没有他夫人,他可能就死了,也就没有他晚年的复出与一段辉煌。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于是,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可以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担当的。后来,他虽然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殊途同归。他一生救助过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他的不朽功德。  相似文献   

5.
牧惠 《文史天地》2003,(1):40-41
入党50多年,在我认识的人中,吴有恒是我认为最有党性的共产党员。我有缘在他领导下工作,并在他晚年成了他的小朋友,可谓三生有幸。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岁月》一文作者,曾与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同住一个宿舍院,经常听他讲述周总理晚年的一些往事。他近期回忆、搜写的《周恩来生命的最后岁月》一文,为我们披露了周恩来晚年的工作生活细节和病逝前后的详情,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谢泳 《文史精华》2002,(11):60-61
周一良去世后,我把他晚年的回忆录《毕竟是书生》又重看一遍,感慨颇深。 周先生晚年的回忆录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完成的,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注意到,一是时间,一是地点。在美国完成自己晚年的回忆录,对于周先生来说,也真是人生的一次巧合。他40年代从哈佛学成回国,正是一生最好的时间,然而这一阶段,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又最不堪回首,他早年的学术生涯与美国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哈佛7年的经历,就没有学  相似文献   

8.
杨飞 《文史博览》2009,(11):32-33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独秀一生坎坷。也正因为如此,饱尝人世辛酸的陈独秀才对亲朋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暮年甚至发出“世无朋友更凄凉”的慨叹。他轻钱财,重感情,十分珍视亲朋友情,其与皖籍同乡、著名诗人潘赞化的交往,堪称一段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9.
杨飞 《湖南文史》2009,(11):32-33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独秀一生坎坷。也正因为如此,饱尝人世辛酸的陈独秀才对亲朋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暮年甚至发出“世无朋友更凄凉”的慨叹。他轻钱财,重感情,十分珍视亲朋友情,其与皖籍同乡、著名诗人潘赞化的交往,堪称一段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晚年很少过问政治,他在埋头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时常外出讲学。在1921年底到1923年初,他曾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巡回讲学,足迹踏遍天津、北京、济南、南京、武汉等地。其中,光在南京他就讲学达二个多月,为南京增添了许多绚丽的光彩。梁启超之所以能来南...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第3期《炎黄春秋》刊有《"异化"问题的讲座和周扬的遭遇》一文,追叙了周扬同志晚年的一些遭遇,读了令人感慨万千。文中插了一张照片,文字说明是"1983年4月8日周扬与人民日报同志交谈"。我初看时有点诧异。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在报社文艺部工作,除十年动乱时期外,同周扬同志常有接触。多次听到他在大会小会上的报告和讲话,报纸文艺宣传计划和重要的文艺评论请他审阅,在他晚年也有不少  相似文献   

12.
章士钊与《甲寅》月刊和《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近代人物中,章士钊先生是一位久为人所“知”,而未为人所“深知”的历史人物。人们通常知道他早年参加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革命活动,晚年为两岸和平统一而奔走,以身殉职;也知道他曾做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教育总长,在20年代,是一位有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人们还知道他在学术上有许多贡献,如早年传播西方逻  相似文献   

13.
崔自力 《史学月刊》2003,(8):124-125
历史伟人毛泽东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其伟大功绩举世公认。但在他晚年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毛泽东的成功与失误 ,正确与错误 ,固然有一定的历史机遇和历史性客观原因 ,但也与他的独特的治国理念与法制观有很大的联系。认真分析总结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得失 ,无疑对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未来 ,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毛泽东晚年的法律思想作一探讨。一 实用主义的“工具论”法律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对法制建设还是比较重视的。在红色政权的建设中 ,他主持制定过…  相似文献   

14.
杜顺安  王丰 《文史博览》2009,(11):13-17
如果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少了杜月笙,少了青帮、军统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蒋介石果真递过“红帖子”,拜在青帮门下吗?杜月笙究竟何事与蒋介石渐行渐远?为何大骂蒋介石拿他当夜壶?为什么1949年不愿意跟随蒋介石父子到台湾?对于昔日被称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其长孙杜顺安(其父即为杜月笙长子杜维藩)回忆他的祖父晚年种种,并解开几许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古代,信息的来源一是官方公报,二是来往信件,三是士大夫宴饮交游,四是诗歌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得到信息,量少,速度也慢,特别是对于许多高官大吏,面对处处惊雷的险恶官场,这些又慢又少的信息,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时局判断和自身安危把握的需求。因此,他  相似文献   

16.
回忆在陈云身边工作的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11月我从上海调到北京,在陈云同志领导下的中财委财经计划局工作,所以常有机会得到他的教益。短短4年所受到的教诲,对于我后来在工作中紧跟党的路线,少犯错误,大有神益。可惜当年许多笔记本,在十年动乱中散失了,现在只能就记忆深刻的陈云同志对当时工作的一些指示和做法,也就是在下述他的一举一动、一  相似文献   

17.
余玮 《神州》2004,(12)
他性和蔼,胸宽广,有海纳百川之气度,谈吐也不失风趣幽默,既不失武将的威严, 又颇具儒将的风采。在他的晚年,他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人。  相似文献   

18.
余玮 《神州》2006,(11)
他性和蔼,胸宽广,有海纳百川之气度,谈吐也不失风趣幽默,既不失武将的威严,又颇具儒将的风采。在他的晚年,他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人。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晚年怕死怕到了极点。他对医生,就像乖小孩对父母一样听话;而毛泽东越到晚年越是固执,即使身体不适,也不愿意看医生,说他就是"不信邪"  相似文献   

20.
晚年的程维高,很大的怨气是中纪委对他定性“违纪”,而在舆论上,他被刻画为一个腐败分子——“许多媒体发表了不少文章,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时间之长,远远超过对高级干部中一些经济犯罪分子的揭露和批判。”“如果是事实,我也无话可讲,但许多媒体的文章中90%是伪造、编造的,凭主观臆断炮制出来的……”这种说法,有些武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