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志龙 《世界历史》2007,(4):92-100
本文认为,巴列维时期伊朗与以色列结成“外围联盟”,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和激进阿拉伯国家的挑战。伊朗伊斯兰教革命后,尽管霍梅尼从意识形态出发强烈反对以色列,但因各自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两伊战争期间伊以仍然保持着秘密武器交易。随着冷战后苏联的解体和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被削弱,共同的敌人消失了,伊以为争夺在中东地缘政治中的优势地位展开了激烈竞争甚至对抗,伊朗以反对中东和平进程和支持阿拉伯激进组织来对付以色列;而以色列则竭力把伊朗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大力渲染伊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伊核计划对中东稳定及世界和平的威胁,以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关注、制裁,甚至军事打击,保持以色列在中东的强国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一个看似动乱,但比任何人都珍惜和捍卫和平的国家;以色列,一个沙漠覆盖三分之二,但创造了沙漠农业奇迹的国家;以色列,一个被周边国家制约,但经济发达的国家;以色列,上帝应许之地,犹太人的皈依地;以色列,一个想不到如此美丽,如此和平,如此神奇的国家.以色列,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地方,是犹太人的诞生地和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精神中心,是现代与古代,历史沉淀与当代生机奇异风光与多彩文化的完美融合地.  相似文献   

3.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破了中东和平僵局,也加快了美国调停阿以冲突的步伐。为达到主导中东和平进程的目的,美国对交战双方推行了两条似乎相互矛盾的外交政策:既确保以色列不被打败,但又阻止它取得类似六日战争的胜利,迫使其具有谈判的压力和意愿;阻止阿拉伯国家军事上获胜,但确保其国家尊严。通过审慎又坚定的外交活动,美国基本实现了保护以色列、维护阿拉伯国家尊严以及实现军事停火的直接外交目标,这为它主导战后中东和平进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两千年流亡史、一百年复国主义史和五十年建设史的犹太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历经五次中东战争,缺乏和平的周边环境;同时,国内资源短缺,水资源不充裕,有近一半的国土面积为沙漠或半沙漠地区。然而,就是在这种困境中,以色列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1990—1995年间,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西方国家(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中达到最高水平,这几年平均达到6%。  相似文献   

5.
马帅 《黑龙江史志》2013,(15):122-123
中东政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民族主义的嬗变。20世纪七十年代末,埃及在萨达特的领导下奉行埃及民族主义,与以色列走向和谈,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阐述了埃及民族主义的内容及其对埃及外交政策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它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作用,为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寻求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因提法达与巴以和平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提法达与巴以和平进程赵克仁1987年底,在以色列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爆发了持续两年之久的巴勒斯坦民族大起义。巴勒斯坦人称他们的这次起义为“因提法达。”因提法达不仅沉重地打击了以色列的占领政策,还可以说是促使巴以和谈的契机。然而这次起义并没有...  相似文献   

7.
1980年,埃及和以色列都相继发行了“埃——以和平条约纪念币”。其中埃及共发行了5枚,面值分别为10皮阿斯特(发行量100万枚)、1镑(发行量9.5万枚、含银万枚,含金1.1254盎司,成色为0.875,重40g)。以色列共发行了两枚,面值分别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作为军人在战场上的冷酷,还是作为政治家在谈判桌前的妥协,沙龙传奇的一生部充满着对以色列的国家之爱,这在客观上助了中东和平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9.
萨达特作为埃及的第二任总统,这一时期的埃以关系是由对抗走向和平的分水岭。埃及作为历次阿以战争的主力,由于长期的对以战争,使得埃及元气大伤,而且离消灭以色列的目标越来越远。萨达特上台后,纵观各方面的考虑,开始调整与以色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联盟对以色列的政策经历了由武装斗争到支持和平谈判,由拒绝承认到含蓄承认的过程。这种转变有利于中东和平的早日实现。同时,巴以问题的最终解决,既需要国际社会的努力,也需要巴以双方和阿拉伯世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犹太恐怖主义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与犹太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密切关联,并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近代以来,犹太恐怖主义经历了不断强化的三个阶段:以色列建国前“以暴制暴”的“抵抗型恐怖主义”;建国后,犹太恐怖主义开始步入“国家化”轨道;2000年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恐反恐”的“定点清除”不断强化。“定点清除”作为以色列安全政策正式出台表明,以色列业已实现将“以恐反恐”的措施与国家安全战略的有机结合。尽管犹太人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与巴勒斯坦局势的变化和以色列所处的安全困境有关,但以色列“以恐反恐”的“定点清除”对中东和平进程所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基督教锡安主义是影响美、以关系和中东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基督教主流一自由派主要出于世俗的、人道主义的考虑而支持或反对锡安主义,美国基督教福音一基要派则主要出于“神定时代论”的末世信仰而支持锡安主义和以色列。美国基督教锡安主义是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的社会文化基础。其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分加剧了中东的文明冲突,阻碍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3.
巴勒斯坦民族经历了从“潜在民族”→“自在民族”→“自觉民族”的过程。在思想领域,巴勒斯坦人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转变。在完成了这一转变后,美国、以色列和国际社会才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重心从阿拉伯国家转移到巴勒斯坦人身上,才使中东和平进程步入了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4.
选举,是希望还是肥皂泡?生活在恐惧、动荡和穷困中的巴勒斯坦人,更希望它是一根稻草,牵引两个陷于水火的民族寻找和平乐土,把亘古的仇怨点点散去。1月25日至1月28日,巴勒斯坦大选,曾被以色列及西方国家看作暴力组织的哈马斯获全胜,掀起了“一场震撼巴勒斯坦政治版图的绿色大海啸”。不过担忧随即而来,“巴勒斯坦人选择了刀而非橄榄枝”。其实不尽然,普通的巴勒斯坦人不是以色列人天生的敌人,他们不会把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浇铸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15.
毕健康 《安徽史学》2021,(4):117-129
埃以和平在埃及国内和阿拉伯国家激起强烈争议,反对者指责萨达特背叛巴勒斯坦人民事业.本文认为,萨达特弃守而非背叛巴勒斯坦人民事业;贝京政府控制巴勒斯坦的谈判底线不容动摇;地位脆弱的卡特政府不能迫使以色列让步;萨达特维护巴勒斯坦事业立场不坚定,埃及内部存在重大分歧,最终无奈弃守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世界对待沙龙的态度很矛盾:有人视他为不共戴天的仇人,沙龙生死未卜,他们欢呼雀跃;也有人黯自神伤,因为他们断定,除了强人沙龙,以色列没有其他人有能力把中东带向和平。  相似文献   

17.
陈天社 《世界历史》2005,(6):113-121
1970年萨达特总统执政后,埃及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埃及由亲苏联转向亲美国、与以色列由战争走向和平、与阿拉伯国家由合作转向对抗。1981年起执政的穆巴拉克总统继承了其前任的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调整了与阿拉伯、苏联的关系。本时期埃及对外关系的曲折复杂性,不仅引起国际政治界的高度关注,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发表了大量成果。从总体上看,国内外有关这一时期埃及对外关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类。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大学张倩红教授新著<以色列史>①近期与读者见面了,仔细拜读了这部52万字的学术专著,感慨颇多,受益匪浅.本书包括前言和八章内容.第一章,王国浮沉与异族统治;第二章,流散时期的犹太人;第三章,通向建国之路;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以色列国的诞生;第五章,巩固与成长;第六章,起伏跌宕的岁月;第七章,"利库德革命"与"动荡年代";第八章,和平与冲突.本书在学术视野、结构布局与写作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0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中东和会的召开标志着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终于坐到同一谈判桌上,通过谈判来结束双方长达43年之久的尖锐对峙状态,谋求媾和。以前,阿拉伯国家拒绝同犹太人国家举行面对面的谈判,因此,中东和会召开的本身就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件大事。那么,中东和会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大屠杀"话语的传播引发了美国犹太人对族群命运的担忧。在"六日战争"前,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反犹宣传及其对以色列的重重围困,美国犹太人担心"再次大屠杀"会发生,从而促使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生存产生深度忧虑。美国犹太社团逐渐把维护以色列的特殊利益和争取美国社会对以色列的同情与支持,作为游说活动的主要目标。美国犹太游说组织通过舆论引导、公开呼吁、经济动员等方式积极进行游说。"六日战争"后,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迅速发展。美国犹太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提升,并自觉地将以色列与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在归属意愿、宗教情感、对以色列的文化兴趣、青年群体族群意识等层面表达对以色列的认同,以色列在美国犹太人族群认同中发挥的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