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除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之外,绝无第二条道路,如果我们还想阻止气候变化的话。一项新研究认为,所谓减少除二氧化碳之外的其它温室气体排放也可以延缓全球变暖的说法,至少有一部分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俄罗斯递交加入《京都议定书》的文件,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为"这是全世界迎战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挑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意在国际社会能通过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阻止  相似文献   

3.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展看当前国际环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缔结了为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全球合作提供法律框架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国际上已经历六次缔约方大会。虽然1997年其第三次缔约方会议签订了具有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和时间限制具体目标的《京都议定书》,取得了该领域的一个关键性进展,但最近在荷兰海牙召开的旨在就《京都协定书》的目标与措施达成具体协议的第六次缔约方会议却以失败而告终。纵观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问题上的后续行动进展,可以充分看出当前的国际环境关系具有环境问题政治化、环境关系复杂化、环境合作艰难化以及环境斗争激烈化的特点。这使中国今后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尽早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内     
《中国国家旅游》2012,(9):39-39
北京市旅游委启动“碳中和”绿色环保游活动 7月17日,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举办了“携手低碳旅游。呵护绿色家园——碳中和绿色环保游”活动启动仪式。据介绍。从全球来看,旅游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重并不大,但对气候变化的人为“贡献”却超过10%,超过了全球航空业。如果能够改变现有的发展方式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南非海滨城市德班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濒临“死亡”的《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此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期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诺明年到期,第二期承诺能否存续。  相似文献   

6.
默南鑫 《风景名胜》2021,(1):0277-0277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关联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本文首先介绍了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作用关联,其次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主要影响,最后则结合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现状,对其解决应对策略进行了解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外交实践中,中国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气候变化战略及与之相应的外交政策。中国的气候变化战略中最核心也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是坚持在现阶段不承担任何减排义务,并始终反对将气候变化与其他问题挂钩。同时,中国的气候变化战略也有所调整,主要是对清洁发展机制的态度从质疑犹豫转向积极参加;开始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技术开发和合作机制;加大力度,推进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国内政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工作流程为遗产地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需要采取更多样化的方法来帮助确定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事项,将遗产保护视为可持续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驱动力。特别提出使用数字技术来记录易受气候变化现象影响的遗产地的必要性,这些遗产地由于缺乏世界范围的重视和传统遗产保护框架的认可而未被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9岁末,高调开启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以一纸无约束力的协议草草收场,表明地球人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意愿、能力和智慧为改变全球变暖趋势而承担各自的义务。然而,气候变化对这个星球的影响一刻也未停止。会议结束不久,世界部分地区随即遭遇了一系列的灾害性天气事件。在应对国计民生所受各种危害影响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极端气候给世界遗产带来的冲击。早在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就发布了《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案例分析》报告,汇集全球50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通过实例检视了气候变化对冰川、海洋及陆地生物多样性、考古遗址和古城等世界遗产带来的影响。本文整理出其中的部分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世界遗产所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园方  赵媛 《人文地理》2010,25(5):27-31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随着低碳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对国内外低碳旅游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低碳旅游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以宏观定性分析为主,而国外则利用问卷调查、构建模型等方法多方面收集信息和数据,侧重于定量分析。通过对低碳旅游研究进程、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总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低碳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生记 《沧桑》2014,(6):233-234
《近六百年来山西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一书,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山西地区近六百年来气候变化的轨迹。以严谨的逻辑,科学的论证,透过气象灾害这种极端气候事件的现象,全面系统地认识山西地区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史春秋》2009,(7):F0003-F0003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场危机隐伏在前方:为了喂饱地球上急增的人口,我们要让粮食产量加倍,然而眼下庄稼的表现不够给力,气候变化和新的疾病又威胁着我们已过于倚重的有限的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的最大挑战。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极端的天气,它的出现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为此,世界各国展开了包括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等在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城市规划也是一个关注和讨论的重点领域。但是,目前这些方法仍旧延续了原有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现实指导作用较为有限。特别是对于快速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调整规划原则和方法,编制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或区域规划,仍是亟待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快速城市化地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原则与方法,并将其深入落实在南京新一轮城市规划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旅游》2016,(1):20-21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来自全球195个国家以及欧盟的代表出席,探讨气候变化及减排措施。不少环保人士和旅行社建议各国政府加强推广极地旅游,让更多人见证气候变化的影响,为全球减排发声。  相似文献   

16.
吴耀琨 《攀登》2010,29(2):17-22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影响着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其紧迫性要求各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然而,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会议并未实现普遍的预期目标,国际社会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仍在继续。本文旨在此基础上提出部分建议,即中方作为发展中大国,未来应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以积极的姿态和务实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以争取自身的发展权益,维护核心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总的来说,虽然气候变化是不是社会演变的最主要推动力仍有争议,但其作为影响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因子之一是没有问题的。相对于其他因子,如政治、经济、宗教等,气候变化可能是最有科学根据以及明确解决方案的因子了  相似文献   

18.
别管那些燃煤火力发电厂喷吐出来的蒸汽了,真正成问题的是你看不见的东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像这样的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人类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追逐新芽     
《山茶》2009,(7):23-23
年逾八句的琼·库姆斯谈起英格兰春日的橡树时说:“我太爱那些最先来到的小绿叶了。”她从11岁就开始简要记录冬季结束的迹象。她觉得年少时的稚气笔迹见不得人,扔掉了头十年的记录,这真太可惜了。此类数据对物候学(研究自然节律的学科)至关重要。气候变化模糊了季节更替的界线,这门学问便获得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武薇 《神州》2012,(29):57-57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也大幅增加,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机动车污染控制管理需要全面掌握机动车污染发展趋势和分布特征,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战略,这都需要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提供大量数据支持。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建立方法的解析,得到其计算原理及设计思路。然后阐述了确立我国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的必要性,使用国外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并不能反映我国机动车污染现状和排放水平,必须建立适合我国的模型。文章最后对我国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