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建筑是我国各地区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传统建筑的俗称,其存在方式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建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形成乡村聚落。广义上讲,凡是带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乡土建筑。狭义的定义,就是中国古代的农村建筑,包括宅第、祠堂、寺庙、书院、作坊、商铺、戏台、桥梁等等。这些建筑是村落的基本单位,构成了乡土建筑的整体,由于它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当地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乡土建筑的着眼点不仅是单体文物,而且注重整体性历史环境及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历程回顾 我国是拥有着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等差异化产生了丰富的乡土建筑,是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各地建筑趋同性的加剧,保护自己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乡土建筑的基本概念保罗·奥立佛在《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中指出了"乡土建筑"的几个特征:本土的;匿名的(即无名者,没有建筑师设计的);自发的(即非自觉的);民间的(即非官方的);传统的;乡村的等。依此,乡土建筑即指本地的、由本地匠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功能需要而建造,并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是历史文脉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乡土建筑类型丰富,包括住宅、祠堂、书院、戏台、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  相似文献   

4.
魏萍  蔺宝钢  张晓瑞 《人文地理》2021,36(5):177-183
旅游消费文化的入侵导致了城市周边乡村发展中社会与空间的巨大变革,使其公共空间面临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缺失,进而出现异化。为深入剖析该类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机制,本文引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其三元辩证法理论框架,以西安市长安区清水头村为例,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层面对其进行解构,深入阐释城市周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机制和内在逻辑,最后从乡村公共空间生产的作用力、目标形态、机制保障等方面给出了相关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在地方政府空间表征过程中,其“使用价值”被压制,而“交换价值”被凸显,但是村民在表征空间过程中的“抵抗”态势并不明显,反而“内化”趋势更多。本文的机制分析和优化建议有助于引导城市周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生态的两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娟  王茂军 《人文地理》2017,32(2):137-144
作为乡村空间价值重现的重要形式,乡村绅士化在西方国家受到极大关注,而我国则鲜有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乡村绅士化现象为主线,选取爨底下村为案例区,采用参与式评估法和质性访谈法,对人口结构、聚落形态、居住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绅士化表征空间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绅士化前后,生活空间发生重大变化,生活群体构成逐渐多样化,住宿价格飞涨,聚落空间的相似性被打破,居住空间逐步开放化,传统公共空间趋于退化或消失,当地村民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而这些变化是绅士化过程中多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娟  王茂军 《人文地理》2017,(2):137-144
作为乡村空间价值重现的重要形式,乡村绅士化在西方国家受到极大关注,而我国则鲜有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乡村绅士化现象为主线,选取爨底下村为案例区,采用参与式评估法和质性访谈法,对人口结构、聚落形态、居住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绅士化表征空间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绅士化前后,生活空间发生重大变化,生活群体构成逐渐多样化,住宿价格飞涨,聚落空间的相似性被打破,居住空间逐步开放化,传统公共空间趋于退化或消失,当地村民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而这些变化是绅士化过程中多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郝薇 《风景名胜》2021,(6):0051-0051,0054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被确立为我国当前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 , 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实施。该战略的根本指向就是让乡村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这也是中央对其发展所设定的远大目标。乡村是我国乡土文明、自然遗产、文化历史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乡村不仅是中国农耕文化最直接的活态存在,也是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伦理道德体系,更是一部代代相传、久远悠长的纪录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面临变革的当下,面对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体系、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等深层次变化,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农耕荒废、村落生存环境质量低下、文化丢失等严峻问题。乡村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成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家出台了乡村治理方略,其中央一号文件里写到 :“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乡村建设在建筑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建筑是人居环境构成的主题要素,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一大载体。怎样发挥好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建筑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1949-1966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新博物馆建设是时代迫切的任务,但囿于国力,难以展开大规模的新馆建设,而数量众多的传统庙宇建筑因其特有的公共空间性,成为博物馆馆舍优先再利用的主要建筑类型;另一方面,在新的文化体系建构中,多数传统庙宇建筑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负面标签,被列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落后文化行列。此时段博物馆建设者虽然巧妙地利用了传统庙宇建筑特有的公共空间,将之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场域,部分完成了传统庙宇与博物馆的角色置换,但是,整体上仍然无法有效融合两种空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乡村的乡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综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潜在力量,是推进乡土文化复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传统村落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参照价值。本文通过对漳州地区的实地调查,讨论与分析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在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以期为我国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然然  董海英 《风景名胜》2021,(5):0076-0076
自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便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更是关乎乡村空间人居环境质量、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村民活动等一些重要方面 , 同时也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空间活力低、忽略村民实际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美丽乡村的相关概念、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选取龙井市东盛涌镇东盛涌村“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相似文献   

12.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先生继《街头文化:成都的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之后的另一部力作。该文既对中国近代城市史进行了深度剖析,也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深刻地反映出在20世纪中前叶"天府之国"—成都的茶馆文化和城市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乃是一部现代版和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草场面积广阔、民族风情浓厚、建筑风貌独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以拉萨市夺底乡维巴村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旅游的发展,维巴村传统的物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空间功能与属性逐渐趋向旅游场域,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被旅游生产所取代;社会权力关系发生变更,形成多元主体的社会空间格局,政府部门协调地位凸显;外来文化嵌入的影响与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强化也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4.
覃华 《文物天地》2021,(3):25-27
中国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作为广大先民在漫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过程中创造出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再到建筑装饰,无不承载着各地区各民族大量珍贵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社会、习俗、生活、生产、科学、艺术等信息资源,是镌刻并见证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状况、自然条件、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活态"遗产[1],也是人类社会最基层的、动态的、立体的单位。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草场面积广阔、民族风情浓厚、建筑风貌独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以拉萨市夺底乡维巴村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旅游的发展,维巴村传统的物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空间功能与属性逐渐趋向旅游场域,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被旅游生产所取代;社会权力关系发生变更,形成多元主体的社会空间格局,政府部门协调地位凸显;外来文化嵌入的影响与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强化也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甘青宁地区是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研究相对薄弱的地区。本文基于该区域15个村落的初步调查发现,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村落,甘青宁地区的重要特点在于游牧、农耕两种生产方式的混杂。由于商业和宗教最大限度地调和了两种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商业建筑和庙宇建筑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并常常决定了整个村落的布局。另外由于游牧民族的大范围迁徙,甘青宁地区乡土建筑融合了中原、西域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三种建筑文化传统,造成了当地多样的建筑形态。通过上述框架,本文不仅解释了甘青宁地区纷繁多样的建筑和村落形态的成因,还揭示了这一地区村落与欧洲中世纪城镇的相似之处,指出了其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是农民聚族而居的地方,是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生存的空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和源头。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传统乡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合乎地域资源环境条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总体适应性逻辑,因此千万年来农民方能世代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融共生并达至"生态自洽"。在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过程中,在自上而下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注重对传统村落生态自洽现象的发现、保护和发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葆华  杨志勇 《文博》2011,(5):73-77
本文从晋商大院建筑装饰艺术的价值入手,主要介绍了晋商大院乡土建筑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重点阐述了晋商大院建筑室内装饰艺术如何更好的的传承,要在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中很好的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格表现出来,必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我们主张结合时代的需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使设计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当代设计师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以胶东P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京波 《民俗研究》2013,(6):142-149
集市是传统乡村社会的主要消费空间,具有消费、交换、贸易等经济功能。但是传统集市又嵌入于乡土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它也具有社会交往、娱乐、社会认同等社会功能。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集市的社会功能开始减弱,经济功能则凸显,并且在传统集市之外,出现了超市、专卖店、专业集贸市场等新型消费空间。这些变迁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公共生活萎缩。在顺应农村市场化趋势的同时,如何重建农村公共空间,恢复公共生活,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20.
李华伟 《民俗研究》2008,(4):72-101
公共空间,主要是从哈贝马斯而来的一个学术概念,而对中国公共空间的研究尚有开拓之余地。公共空间,从内涵上讲,可分为物质的、可见的、有形空间和不可见的、无形的、社会与心理空间。谈论中国的公共空间,必须区分城市与乡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与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而关于中国乡村公共空间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