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线路:世界遗产的新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舟 《中华遗产》2006,(1):11-13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一个新类型——"文化线路"的诞生,要求人类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看待自身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重新看待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杨龙 《沧桑》2010,(4):189-190
澳大利亚自1901年立国至今,其民族政策经历了"白澳政策"、同化政策、多元文化政策这三个阶段,做到了由歧视性民族政策到包容性民族政策的转变,使民族多样性在澳大利亚无法扭转的情况下,必须以多元文化政策这个包容性的政策来调节澳大利亚内部的民族矛盾,使自己在国际关系与舆论中处于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地位。澳大利亚政府使外来移民与土著获得与白人居民同样的地位与权力,这样使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更有利于澳大利亚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使澳大利亚向更加和谐的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李永利 《神州》2021,(1):42-43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光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独特的丰碑,他如炬的目光关注着那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透视着那些在黑夜里昏昏而睡者的灵魂;他是一个孤独的夜行者,他举着猩红的叛逆大旗,一骑绝尘……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不仅仅是由于他是所谓文坛盟主、左翼领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位荷戟独彷徨于无物之阵的横站的士兵。  相似文献   

6.
古代西域是荟萃东、西化的中心和纽带,它以自身独特的建树,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超越国家、民族和地域界限,博采众长,风迎八方,海纳百川,包容丰富,这种历史化精神与现代艺术化多元陛、开放性的观念相吻合。王嵘近作《西域化的回声》正是把大量历史艺术化现象聚焦在与未来的结合点上,是着力寻求历史与未来结合部的新尝试、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冰雪风情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与韵律,它的形成与黑龙江辽阔的地域、寒冷的气候、壮美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密切相关,而它的发展有着自然的孕育,人文的基础和社会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蒙古马精神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蒙古马精神以其独特的物性、人性与神性,具有了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随着文学生态与时代的转变,蒙古马精神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且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散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童明康 《中国文化遗产》2012,(5):I0006-I0007,12-17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07,(5):151-151
继2006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沈阳将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6月9日至10月9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左永平 《沧桑》2008,(3):153-154
文化的吸引力就是生命力,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应当放在寻找文化的生命源泉,让其放射出魅力和光芒,使其传承和发展有坚强的保障。佤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并且是一个尚未完全开放的全新文化领域,佤族文化的魅力和光彩,强烈吸引着人们,她在文化上和经济上的巨大潜能正待释放。  相似文献   

12.
罗俊芳 《沧桑》2009,(1):49-50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而红色资源开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诸多价值:红色资源开发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培育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红色资源开发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个实践体验式教育的天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余伟民 《史学集刊》2013,(1):112-117,121
20世纪的世界体系经历了从"解构"到"局部重构"、再到"全面重构"的历史过程。冷战处于世界体系的"局部重构"阶段。这种特殊的国际关系形态既反映了世界体系结构的内在矛盾,也反映了世界体系与国际体系的张力与互动。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冷战后的历史运动表明,冷战终结并非人类社会在发展道路选择上的最后结果。后冷战时代世界体系结构性矛盾的升级和深化使国际社会面临诸多现实的挑战和风险。由于世界体系层面全球治理机制的滞后,缺乏公共产品支撑的国际体系面临失范的风险,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正呈现出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杨洋 《风景名胜》2021,(8):0021-0021,0023
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保护两者看似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也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使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因素,只要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其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详细地概述,并提出了处理两者关系的有效对策,从而达到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一、史学研究应强调“化视角” “化热”从80年代开始,至今不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化的前所未有的热忱和广泛的关注。但化市场却不尽如人意。粗制滥造的东西到处充斥,真正有价值、有份量、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另一方面,一些专家型的人才依然故我地从事其专门之学的研究,对这种“化热”冷眼旁观。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中国土族》2012,(4):54-56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有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伴随着人类古文明的诞生而繁荣至今.  相似文献   

17.
刘辉成 《攀登》2008,27(1):132-134
颓废美以丑恶为美的原则不仅在美学上有别于传统的美学理念,在道德上也有悖于传统的道德观念。由颓废美表现出来的颓废道德观也很难为众人所接受。如果我们从文化道德的角度而不是从实践道德的方面去审视颓废美的道德性,就能发现其存在的真实性、丰富性和现代性的特性,颓废美的道德观因之而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谁,当然首推自治区主席,他不仅是地区的行政长官,而且应该成为这个少数民族精神和品格的体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和感念的心情,想起了首任的老主席,是情有所至又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19.
王祥本 《岭南文史》2010,(4):I0001-I0001
<正>亚运,亚洲为之欢呼、世界为之瞩目的体育盛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再次放射出体育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20.
马琼莹 《神州》2014,(17):37-38
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看,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回族的形成及发展史正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开启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的核心观点是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伊斯兰教正是回族最主要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本文浅谈甘肃省临夏州回族文化的伊斯兰教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