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8年,上海市进行城市人民公社的试验,里弄公共食堂应运而生。"大跃进"时期的里弄公共食堂旨在解放妇女劳动力,服务于工业生产。从1959年开始,为应对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上海市大量关停经营不善、浪费严重的工厂食堂,里弄公共食堂的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调节粮食供给的工具。由于自身的经营困境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上海里弄公共食堂在经济困难时期结束后逐渐解散。诞生于特殊时期的上海里弄公共食堂体现了人民政府组织发展生产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积极尝试,在社会动员、资源分配和协调社群关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思朔 《旅游纵览》2011,(3):156-156
<正>上海老房子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里弄住宅。沿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探寻,就会发现里弄是上海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弄是什么?就是上海人通常所说的弄堂。说起上海弄堂的诞生,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的签订让英国用炮火轰开了满  相似文献   

3.
“田子坊”的前世今生田子坊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10弄,其建筑实体的前身为上世纪初在街区内逐渐聚集起来的弄堂工厂建筑,现在已经汇集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家视觉创意公司。田子坊所在的街区由各式里弄住宅、花园住宅和里弄工厂混杂组成,  相似文献   

4.
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 1 0年 ,中国共产党对上海基层社会的治理卓有成效 ,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 ,与这个历史性的变化伴随始终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基层社会的政治运动。而 2 0世纪 5 0年代前半期波及上海每一条街道、里弄、每一个家庭的政治动员 ,则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对都市社会的统合提供了最初的范本。与家族聚居的村落不同 ,上海里弄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静止的空间 ,生活在其中的大量人口处在迁移之中 ,且居民间社会关系模糊 ,因此中共对上海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活的安排是 :单位为主 ,里弄为辅 ;单位先行 ,里弄后续。但非单位人群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5.
阮仪三  柯昌礼 《世纪》2023,(5):42-43
<正>我常常和人说,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是我的娘家,它丰富了我一生孜孜以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我对文史馆的感情很深,这份感情,也包含了对《世纪》杂志和《口述历史》一书的感情。我是2010年加入文史馆大家庭的,进馆不久,文史馆就召开了一次新聘馆员座谈会,当时的沈祖炜馆长向我们介绍文史馆的情况,特别介绍了馆里有一本公开发行的文史刊物,并向我们发出约稿邀请。那个时候我正带领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团队,在做上海石库门建筑和里弄保护调查,并成功将上海杨浦的聂家花园和位于外滩外白渡桥附近的划船俱乐部从推土机下保了下来。  相似文献   

6.
过去,中国的赫鲁晓夫及其在上海的代理人为了复辟资本主义,拼命地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在里弄里,有些居民只讲邻里关系,不讲阶级关系。楼上阿姨、隔壁好婆、前  相似文献   

7.
汤光明 《旅游》2004,(10):36-39
假设有一天,你路过上海的里弄,看见一群人围着观看挂在围墙上的画作时,你千万别以为是在拍电影,你大可直接上前和他们理论一番,因为这才是打动人的展览。  相似文献   

8.
“三恒”的楼可以给老人们带来舒适的居住环境,却无法解决老人对亲情关怀的需求。在今天,居住区已替代街坊里弄形成中国现代化城市主要居住规划空间结构,而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在规划设计中的配比标准却远远地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9.
上海田子坊所在里弄初为石库门建筑与里弄工厂共生的街区。进入21世纪后,其居住功能逐步弱化,演变为居住、商业、文创、休闲等多种功能互相交融的状态。在这期间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合力角逐,政府、开发商、艺术家、居民等各利益相关方不断进行博弈,最终使该街区得以完整保留,并呈现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多元价值相互交织的特点。田子坊是近百年来上海城市更新与发展的缩影,其同类城市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更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综合而复杂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0.
西坡 《文史博览》2007,(6):43-45
“吃食堂”要让现在的人理解,就是在单位的餐厅吃饭。但在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的上海,这句话却是另有含义,“吃食堂”,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在里弄、街道开办的食堂里就餐,俗称“搭伙”。  相似文献   

11.
毕舸 《华夏地理》2003,(5):43-49
1976年,弄堂里的叹息声 1976年9月18日下午3点45分,我出生了.对于上海无数不起眼的里弄中的一个人来说,老大沽路五十六弄依旧在沉默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昼与夜的循环,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2.
向小园  陶钧 《中华遗产》2010,(5):118-125
张爱玲曾十分喜爱公寓楼的“逃世”功能,除此之外,与老式里弄相比。新的居住形式,给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穿上了一件燕尾服,使他们在心理上进入了“士绅”阶层。上海的公寓楼已经成为如今中国居民住宅的典范样式,那么早期公寓楼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的主导与大力推动下,以"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口号的妇女解放运动使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上海家庭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进入企业和里弄工厂(场),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劳动力量。然而,此时的社会性解放却是以性别差异的忽略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的延续为前提的,因此,走出家庭的妇女不得不同时面临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后来随着"大跃进"、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许多已经走出家庭的妇女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重回家庭。但是,50年代后期上海家庭妇女走出家庭的经历为她们再次走出家庭并最终走向全面解放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季国良 《民俗研究》2015,(2):155-160
在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住宅,其中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占有重要地位。它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稳定的构成模式、持续而广泛存在的住民,并有特有的生活气息,这些方面足以使它成为上海文化的象征。但同时,受城市化影响,其发展过程中有突出的商品化特征,而且伦理性、宗教性淡化,商业色彩浓郁。  相似文献   

15.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20世纪仿佛还在昨天,这是个日新月异、创新的时代。而提到“遗产”,则更多让人想到传统,想到过去的古老遗迹。在这样的语境下,保护20世纪遗产的提出,无疑是对以往人们固有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在汉口繁华的江汉路上,有一条幽静、雅致的小里弄——上海村。荣获武汉市首届功勋市民的何伟庚老人就住在这里。 一个周日下午,我走进上海村一栋三层小楼,拜访了86岁高龄的何老。何老的家干净、简朴,使用多年的老家具依然如故。我捧着一杯清茶,和何老聊起了他的历史、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金陵文化的中心。据《建康实录》记载,"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南京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和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南京地名作为历史见证,从山川、河流、街巷、里弄,到桥梁、寺庙、衙府、书院,都饱蘸浓郁的金陵文化气息,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29年,陈独秀正是“知命之年”.这一年,他早已被排斥于中共中央领导层之外,隐居于上海的一条里弄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每每想起一生的追求与奋斗,竟然还在不定之天,不免涌起惆怅悲凉的心绪.他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在使命和理想的驱使下,又在漫漫的征途上求索.  相似文献   

19.
行走在郭洞村中小小的里弄里, 会有一种恍惚从宋词中飘散出来的清丽婉转,那些氤氲在黑白分明建筑中的古意,正散发出浓浓的韵味。我真的,真的希望再稍稍逗留些时日,在这里吃点文火,慢温的竹筒饭,喝点郭洞人自酿的米酒,然后觅一处洁净、绵软的卧榻,睡一个悠然、舒畅的长觉,寻一个自在、淡然的旧梦……  相似文献   

20.
1976年,弄堂里的叹息声 1976年9月18日下午3点45分,我出生了。对于上海无数不起眼的里弄中的一个人来说,老大沽路五十六弄依旧在沉默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昼与夜的循环,没有什么两样。 虽然是家中的头一个新生命,但我的家庭没有因此增添多少喜悦,父亲依旧皱着眉头、母亲在痛苦的呻吟中则多了一声叹息:“家里以后小日子更难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