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逸丛书》收书二十六种(含《日本国见在书目》,为东流日本之中国佚存书,在学术资料性、目录版本学方面均值得重视。本文拟考察黎庶昌、杨守敬刊印《丛书》之始末,并以刻工木村嘉平为例,由《古逸丛书》》的刊刻说明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断面,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曹书杰,纪小平《中国丛书综录》(下简称《综录》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初版)作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最重要参考工具书之一,早已弥声海内外。但于书名之异同、板本之刊刻、子目之数量、辑著者之姓名等著录的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讹...  相似文献   

3.
叶霜 《贵州文史丛刊》2003,200(4):70-72
《古逸丛书》是由贵州遵义黎庶昌于光绪十年甲申刊行于日本东京。丛书共200卷26种。它在版本目录方面具有类目广、对我国古籍献的收集贡献大、版本精良,堪称古籍整理与刊刻的楷模4个特点。丛书得以刊刻,既得益于黎庶昌杰出的版本目录学方面的素养,也是他历经周折寻访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春晖堂丛书》是晚清道光咸丰年间由上海人徐渭仁汇辑刊刻,同治间由其子徐允临(大有)补刊印行的一套丛书。本文在简要介绍徐渭仁及徐允临生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及特点,并对该书的版本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
焦桂美 《文献》2005,(1):160-168
清乾嘉学者孙星衍(1753-1818)刻《平津馆丛书》,问世以来一直以精善著称.但对该丛书的刊刻地点及版本流传,学术界尚缺乏明确认识,甚至存在错误记载,有必要作出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明代为选拔和培养高级文官后备人才创设了庶吉士制度,而翰林馆课作为对庶吉士和同时进学之鼎甲三人的课业方式,是制度的核心内容。明代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书籍刊刻市场繁荣,在民间士子、高级士大夫和书商等多方面的合力下,翰林馆课集获得了大量的纂辑和刊刻。虽然在逐利风气影响下,翰林馆课的刊刻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其刊刻和出版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现如今研究明代的时政现实和庶吉士制度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0,(11):94-94
为抢救、保存和整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古籍文献,《千年藏书大典》近期陆续出版。此书系前期先行推比6种:《知不足斋丛书》、《藏修堂丛书》、《文学山房丛书》、《海山仙馆丛书》、《平津馆丛书》、《功顺堂丛书》,均为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知名藏书家刊刻稀见丛书。这些藏书家多具学识,他们将私家典藏的孤本、珍本,按类汇编成书,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  相似文献   

8.
现存《孔丛子》版本,皆明代以后刊刻。大致有两种情况:没有删节的全本、删节或节录本。全本《孔丛子》的篇卷分合,与北宋宋咸所见七卷本、三卷本一致,且明代以后的版本,多出于宋咸注本与程荣《汉魏丛书》本。删节或节录本,多为明清赏萃、点评需要而刊刻。  相似文献   

9.
《滹南遗老集》是金代著名学者王若虚的文集,这部著作编订于作者去世前后,初刻于金元之交,主持者为其子王恕与槁城县令董彦明、县丞赵寿卿。稍后疑有官刻本。初刻本传世甚少,元大德三年江西兴贤书院重新整理刊刻。明代仅有少量抄本流传,未见刊刻。清人吴重熹据明代淡生堂抄本收入《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此前已有《四库全书》,此后又有《四部丛刊》、《畿辅丛书》等收其文集。比较而言,《四部丛刊》本校勘最精,而《畿辅丛书》本收条最全。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目前学界关于古籍的定义,传统中国古籍的下限为中华民国成立前的1911年。那么,民国以后的线装古籍特别是古籍丛书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呢?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崔建利《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对此类问题做出了回答。全书除了绪言和余论两部分外,正文内容主要对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相对繁荣的历史背景、编纂出版状况、编纂及刊刻主体、编纂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17,(1)
《董解元西厢记》现存的九种明清版本,皆为明代嘉靖年间张羽整理本的衍生。直接来自张羽整理本的刻本,目前有"风逸人本"和"适适子本"两种,前者应为嘉靖年间刊刻,极有可能是张羽的原刻本;后者应为万历年间刊刻,根据八卷的分卷形式,其刊刻时间当早于同属万历年间的黄嘉惠刻本、《新刊合并》刻本。《董解元西厢记》的版本经历了一个卷数演变过程,由最初的八卷本分化为二卷本,后来形成二卷本和四卷本两个版本系统。这种演变既包含编撰者统一丛书体例的需要,亦包含商业出版趋新逐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叶德辉是清末民初的文献学家,其所致力包括藏书建设,藏书目录编制、读书题跋撰写、书史研究、藏书经验总结、前人书目考证纠正和订补等,并延伸到图书刊刻领域。叶德辉一生共刊刻超过百种图书。除刊刻内容严肃及与本人学术喜好相关的图书,还刊刻游艺、房中等流传甚少的书籍,其刻书几乎没有禁区。他不仅重视刊刻个人着述与家集,也重视刊刻海内外未经传刻或罕见之本,於保存文献、羽翼学术,居功至伟。叶德辉亦精於校勘之学,一些孤本文献赖其力得以保存。故叶德辉不愧为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刻书家.其贡献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的明陈沂《金陵世纪》一书,是一部稀见的南京文献。本文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图书馆藏隆庆三年(1569)刻本,重点考察了作者陈沂的生平与学术背景、成书时间、结构、内容及其价值,对编校刊刻者及作序者的生平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版画艺苑中,清代内府刊刻的铜板画,镌刻之精细、刷印装璜之考究、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在中国及世界版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属奉赐制品,印刷数量有限多为宫廷园囿陈设物品,外界流传较少整套作品鲜为一见。而且各种书目如清内府编辑《萝图荟萃》、《石渠宝笈续编》、民国年间故宫编辑的《故宫善本书目》、《故宫普通书目》近年出版的《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台湾故宫善本书目》及其它类目录,对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品种数量等著录都不尽详。有些作品未见著录。有关研究印刷史、绘画史、版画史论及铜板画时  相似文献   

15.
杭州是明末清初传教士在华刊刻书籍活动的重镇,刊刻书籍数量约占全国刊刻本总量的22%,杭州刊刻活动的兴衰与天主教教务的发展有关,也受到江南地区如何"正人心"思潮的影响。国人在传教士的刊刻书籍活动中扮演着促进和制约的双重角色,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刊刻的数量和内容。明末清初发达的刊刻活动既是对部分阳明后学空谈学风的纠偏,又为清代的考据风气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出现了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章水康,诗、词的造诣都很高。当时有人称他“天才绵丽,冠绝时流,有骚人之遗风焉。”黎庶昌《章子和墓志铭》引吴承修语)。他只活了三十三岁,写有大量诗文,可惜大都散失。死后三十来年,黎庶昌搜得四十余首诗和几阕词刊刻问世;直到一九三六年,后人才陆续搜得四百多首诗、一百多首词,收编入《黔南丛书》中。其诗词作品流播不广,评介者寥寥,致令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7.
杭州是明末清初传教士在华刊刻书籍活动的重镇,刊刻书籍数量约占全国刊刻本总量的22%,杭州刊刻活动的兴衰与天主教教务的发展有关,也受到江南地区如何"正人心"思潮的影响。国人在传教士的刊刻书籍活动中扮演着促进和制约的双重角色,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刊刻的数量和内容。明末清初发达的刊刻活动既是对部分阳明后学空谈学风的纠偏,又为清代的考据风气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牛继清 《文献》2001,(4):273-287
历代正史成书以后,在各自的传抄、刊刻过程中,均出现了大量的讹误,后世学者尤其是乾嘉以来的学者对其不断进行校勘考辨,成果不小.  相似文献   

19.
沈俊平 《中华文史论丛》2012,(1):361-389,399,400
葉德輝是清末民初的文獻學家,其所致力包括藏書建設,藏書目録編製、讀書題跋撰寫、書史研究、藏書經驗總結、前人書目考證糾正和訂補等,並延伸到圖書刊刻領域。葉德輝一生共刊刻超過百種圖書。除刊刻内容嚴肅及與本人學術喜好相關的圖書,還刊刻遊藝、房中等流傳甚少的書籍,其刻書幾乎沒有禁區。他不僅重視刊刻個人著述與家集,也重視刊刻海內外未經傳刻或罕見之本,於保存文獻、羽翼學術,居功至偉。葉德輝亦精於校勘之學,一些孤本文獻賴其力得以保存。故葉德輝不愧爲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刻書家,其貢獻應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经书流传源远流长,历代解经之作层出不穷.就解经著作类型来看,亦不断翻新,从汉魏之注解,到南北朝之音义、义疏,再到唐宋的新疏.各种解经之书,不仅有单独流传之作,如单注本、单疏本;还有像滚雪球一样,层层迭加复合之作,如经注附释文本,注疏合刻本等等.宋代是经学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经书刊刻繁荣昌盛的重要时期,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整理、刊刻成果,流传后世,影响久远.关于宋代经书注疏的刊刻情况,前人虽然有所研究,但缺乏总体性的全面考察和论述.张丽娟博士本书以宋代经书注疏版本为主,兼及其它,对宋代经书的各类刻本及刊刻源流作了全面研究,取得开创性成果,不仅有助于指引对传世宋本经书的具体使用,也有利于经学、版本学、刻书史研究及古籍整理的参考,具有重要、切实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