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来阝)(图1) 字从来从邑,前人释之为(来阝)是正确的。《古今钱略》还引《左传》,以为此字即隐十一年“公会郑伯于(来阝)”之(来阝)。《春秋》作“时(来阝)”。据杜预注,“荥阳县东有釐城,郑地也”。杜解释(来阝)即釐是可信的,因为来古音读如离。这类例子甚多,如《诗·大雅·思文》:“贻我来牟”,而《汉书·刘向传》引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2011,(1):86-86
杜可风是个情种。王家卫在《春光乍泄》的拍摄日记里这样写道:“1997年的2月,我们的摄影指导杜可风来钊我的办公室:他因为再一次的失恋而沮丧、酒醉。  相似文献   

3.
半年前,台湾《黔人》杂志总编李永久先生来信告诉我,说黔南州水电局都匀市杜润炎先生撰文《唐炯统兵援黔时间辨》,对拙作《两代风流:唐树义与唐炯》唐炯援黔时间质疑,希望我对此予以回应。信中并附有杜文。为了慎重起见,笔者重新核对史实,针对杜先生质疑的几点予以答复。由于是学术之争,加上对方是长者,我恪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尽量做到谦恭有礼,尊重对方,说明拙作的参考书目,引文的出处来源,希望杜先生看后再作定夺。2002年第9期《文史天地》有一篇《不该戏弄读者》的文章,当我看完后,不禁哑然失笑。杜文指责拙作…  相似文献   

4.
《北齐地理志》据《梁书·徐文盛传》、《梁书·杜崱传》以证南梁始建秦州于今南京市六合区时在武帝太清年间。实际上,《梁书·徐文盛传》所载"秦州"不治今南京市六合区,《梁书·杜崱传》所载郭元建攻秦州刺史严超远岁非太清二年(548年),二者皆不可为据。经考证,本文认为南梁始建秦州于今南京市六合区宜在大宝三年(552年)三至五月间。  相似文献   

5.
正《左传·文公七年》引《夏书》"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杜预注:"董,督也,有罪则督之以威刑。"旧多从杜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祭公之顾命》简12有"■之用威",整理者亦以杜注《左传》为据,将"■"读作"董"。(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页177)我们认为,"董"当读作"动",训作震动、惊惧。简本《祭公之顾命》为《逸周书·祭公解》的战国写本,与《夏书》皆属於《书》类文献语言,可相合观。清  相似文献   

6.
赵沛 《史学月刊》2006,(7):116-118
杜预的经学成就主要在《左传》注,成书《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杜预在《左传》研究方面的创获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杜预所谓“集解”不同于何休之“集众家之解”,而是“集经传而解之”之意,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称:“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  相似文献   

7.
出土于长安的《杜粲墓志》具有独特史料价值。志主杜粲身处魏周隋变革时代,其任职与行事经历丰富。《杜粲墓志》纠正了《北史》对杜粲名字记载之误、确定了杜粲出任叠州刺史的准确时间。其葬地"邑阳里"可补隋长安少陵原乡里之名。杜粲家族虽未能关联"诸杜",然其共同葬地等内容为今后发掘同姓间的联系提供了进一步考察的可能,且为我们展示了一篇不见载于《隋书》的"杜粲传"。  相似文献   

8.
杜预自称“有《左传》癖”,写成了《春秋左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著作。其实 ,杜预读《左传》成癖 ,主要原因是《左传》以礼治国、从政务实、重视武备、注重休养生息和法制思想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左传》作者兼有儒、法、兵家思想 ,但以儒家思想为主 ,杜预也是如此。他为《左传》作注 ,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即“立言”和“立功”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哀乐声中,我凝视躺在遗体告别仪式中的杜松竹同志,晚期胃癌折磨得瘦骨嶙峋,完全变了形……这就是年近耄耋仍然活跃在贵州史坛的杜老吗?不!不应是这样。这与脑海中那位满面红光,身着短裤,奔忙于市内、省内、海峡两岸,为宣传贵州而勤奋写作的杜老,是多么的不协调。杜老是累病的,是强烈的事业心耽误了治疗的。多好的一位同志走了!从80年代起,我就与杜老相识。十多年来,他为《贵阳文史资料选辑》和《贵阳文史》撰写了近百篇质量很高的稿件。他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在近现代史的花圃里到处奔忙,采集花粉酿成蜜。他把贵州过去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大事,把贵州有建树的志士仁人和光辉业绩记录下来,传诸后世,结下了丰  相似文献   

10.
明代出现了一批具有匡杜性质或内容的《左传》学著作,这些著作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读《左》札记,一类为《左传》的改编和注评。其中,陆粲《左传附注》是明代最优秀的匡杜之作。明儒无意于攻击和推翻杜注,他们补正杜注,主要出于读经和学文的需要。明儒对杜注的错误疏漏多有认识,在匡杜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不仅纠正了杜注中的大量错误,还提出了不少新解异说,并且在匡杜过程中运用了一些较好的训诂方法。明儒匡杜取得的成果多为清儒所继承,并对清儒补正杜注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杜导正担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兼《南方日报》副总编辑时,因写内参批评浮夸风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6000人的大会上接受批判。撤职后,在暨大新闻专业当老师。后来当了《羊城晚报》总编辑。70年代我在《南方目报》当记者时,他是革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樊川文集夹注》是杜牧诗集的最早注本,引用书籍文章繁多,达三百种左右,此次新辑出《唐宋诗话》《茶谱》《遁斋闲览》《吴录》《天宝传歌录》《运历图》等6书的部分佚文;揭示出《夹注》引书注释的注中带注、注释详尽、征引广博、以杜注杜四个特点;还通过引书,探索了杜牧以史学为基础、尤重汉晋史以及精熟《文选》、推崇李杜的知识世界,为深入认识杜牧其人其诗打开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明代出现了一批具有匡杜性质或内容的《左传》学著作,这些著作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读《左》札记,一类为《左传》的改编和注评。其中,陆粲《左传附注》是明代最优秀的匡杜之作。明儒无意于攻击和推翻杜注,他们补正杜注,主要出于读经和学文的需要。明儒对杜注的错误疏漏多有认识,在匡杜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不仅纠正了杜注中的大量错误,还提出了不少新解异说,并且在匡杜过程中运用了一些较好的训诂方法。明儒匡杜取得的成果多为清儒所继承,并对清儒补正杜注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0,(2)
<正>《钱注杜诗》是清初成就甚大的杜诗注本,对有清一代治杜注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1769)六月,下旨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禁书毁板。禁毁旋即波及钱谦益所有著述,辗转牵连,即使片简寸纸,亦难幸免,《钱注杜诗》当然亦在其列。幸而钱注禁毁后亦不乏暗中收藏、批校者,经清之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志&;#183;卷十六》(文化事业卷,广州出版杜1999年9月版)出版后,有朋友请我谈谈编辑该卷的情况,作为首届新志编修工作者之一员,十多年来的确深有感触。于是不揣冒昧草就此文,以请高明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春秋》名称问题是春秋学史上的一大公案,久讼未决。当今有代表性的学者周予同之《群经概论》、蒋伯潜之《十三经概论》、杨伯峻之《春秋左传注》皆采晋杜预“错举四时”说,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几成定论。实则杜说不确。本文从天文学与民族学视角出发,并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与历代学者研究成果,证明古代先有春秋二季,后出现春夏秋冬四时。年含春秋二季,春秋即代表一年。此是史书称《春秋》之源,与“错举四时”说无关。  相似文献   

17.
蔣金式(號弱六)的杜詩之論,是楊倫《杜詩鏡銓》重要的參考。通過文獻稽核、梳理,釐清蔣氏之生平、著述,以及他對楊倫杜詩學術研究上的影響,可知其批注以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爲底本,其研究性情、詩法並重,尤其注重結合自我人生閲歷和感悟去深化詩歌文本研究,此特色在楊倫《杜詩鏡銓》中得到延續。  相似文献   

18.
我写了《杜国庠传略》,叙述了杜老的生平、风谊、志节、学术成就。后死者的我仿佛可以了却一桩心事。细细想来,又似乎还没有完了。一则《传略》未必能勾画杜老的风貌、精神于万一,再则留在记忆里的杜老的点滴又如此鲜明,如果不及时追摹下来,将来遗忘湮泯,实在也可惜。这些点滴,写入《传略》不一定相宜,于是写此回忆,以为对《传略》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前两年我读过两本书,一是杜经国等写的《历史学概论》,一是陆学艺等主编的《社会学》,发现二书关于社会结构范畴的见解截然不同。前者缺少社会结构范畴,批判“力图把自然科学中产生的系统论、控制论搬用到社会历史科学中”的做法;后者则认为:“社会结构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且“从理论上说,它既是社会静态分析的终点,也是社会动态分析的起点。”这一明显的差别,曾引起过我的诧异。二者的差别表明什么,是不言而喻的。最近很高兴地读到了史学同仁关  相似文献   

20.
洛阳偃师新出土的《杜嗣俭阎夫人墓志》志主是唐代类书《兔园策府》作者杜嗣先的兄长,墓志内容可以和此前流散台北的《徐州刺史杜嗣先墓志》相印证,证实了《杜嗣先墓志》的真实性,同时对于了解唐代偃师杜氏家族有重要意义。而《杜嗣俭阎夫人墓志》的撰文者杜友晋又是敦煌发现的唐代《吉凶书仪》和《书仪镜》的作者,对于研究杜友晋的生平以及两书的成书年代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