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巩固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远古时候起,我国各族人民的祖先就共同劳动、生息和繁衍在祖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缔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祖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建立了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伟大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和睦共处,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构成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新疆现有4O多个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包括曾经在这块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各民族人民不仅共同开拓和保卫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也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抵御外侮、同仇敌忾、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各民族人民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23):38-39
回族宴席舞主要流行于甘、青、宁地区和新疆昌吉回族聚居区,它是广大回族人民在喜庆佳节时所跳的一种舞蹈。  相似文献   

4.
陕锦风 《攀登》2007,26(5):113-115
婚姻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手段,各民族在婚姻观念、制度、形式及习俗方面都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回族婚姻观的介绍和探讨,来领略回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花儿"是回族民间艺术的奇葩,它以回族文化为底蕴,以回族大众为载体,通过民间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新疆回族"花儿"作为新疆典型的民歌艺术,依托于它特有的功能。本文就新疆回族"花儿"的情感表达、认知、文化整合、教化等功能进行必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回族历来尚武,素有练武习武的习惯.“习武”、“尚武”,不仅用以作为“防身健体、惩恶扬善”的手段,而且早已成为回族人民的共同心理感情和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武术也早已成为武汉回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几百年来世代继承,显示了民族的活力,造就了一批武林精英.  相似文献   

7.
甘肃、青海二省,地处黄河上游,幅员广阔,山河壮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从很早的石器时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大地上。甘肃、青海自古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汉族和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共同装饰了甘、青大地的锦绣河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九八四年九、十月,我有机会前去甘、青二省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参观了一批考古发掘工地、文物古迹和博物馆,使我  相似文献   

8.
赵书 《北京文史》2006,(2):13-1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北京的文化历史上,各民族人民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回族是在北京世居的古老民族,好求知,善学习,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在北京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回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劳动,为祖国文学宝库提供了许多珍品;许多诗人的作品,在北京文学史上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诗是文学的灵魂,人们思想的结晶。北京历史上的回族诗人有的是几代人生长在北京,有的是客居过北京,有的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的诗作丰富了北京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9.
马寿千的回族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寿千在回族史研究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曾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回族》条目所撰写的条文中,反映了回族在祖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世纪之交,他任《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中国民族百科全书》的回族卷副主编,做了一些工作。在纪念白寿彝先生时,突出地论说了回族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对于古代回族史研究,马寿千有一系列论著,在《回族人物志》等著作中,他的贡献是突出的。他的近代回族史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近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和辛亥革命中的回族人民。此外,他和白寿彝先生一起,在回族家谱等的研究上也取得相当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新疆回族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回族概况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一个民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市(县)都有回族,主要同汉族和其他各民族杂居在一起。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本上都自成街道、自成村落,形成了大分散和小聚居的分布格局。2005年,新疆有回族人口89.35万,占全疆人口总数的4.44%,仅次于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在新疆各民族人口中占第四位。主要分布在北疆,为79.17万人,占全疆回族人口的88.61%,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4.87万人,占全疆回族人口的39.03%;昌吉回族自治州18.49万人,占全疆回族人口的20.69%;乌鲁木…  相似文献   

11.
1934年9月成立的新疆回族文化促进总会,是群众性文化团体。该团体在首府迪化(乌鲁木齐)成立总会,在回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成立各地分会。回文会成立后,发展回族文化教育,抗战时期积极组织抗战募捐,发挥过进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修纂新疆的地方志,应该注意突出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新疆是维吾尔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同时还有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乌牧别克、达斡尔、锡伯、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满族等十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其它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为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过去新疆各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道共同努力建设新疆那样。目前在实现把新疆开发建设成为我国重要工农业基地的雄伟目标中,也要共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郑威 《丝绸之路》2010,(10):52-53
回族婚礼作为一种回族民俗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本文就新疆回族婚礼中的传统习俗作了简单分析,并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回族婚礼个案来探讨新疆回族婚俗在现代化中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疆粉汤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阿布都黑孜,是回族人,他邀请我去他的家乡新疆昭苏大草原旅游。在他家里,我第一次吃到了新疆回族风味的粉汤。制作粉汤似乎是新疆回族人的拿手烹艺,尤其是回族妇女,烹制技术颇为娴熟。生活在新疆的回族姑娘待字闺中这段时间里,母亲都会向她们传授烹制粉汤的技艺,因此,回族姑娘个个称得上是烹制粉汤的能手。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疆的回族人口在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特征:从地理分布来看,其分布极不均匀,以伊塔道所属的各厅、县居多,喀什噶尔道的回族最少;从性别比例来看,以男性回族人口为主;从回族迁徙地域来看,以关内回族移民为主;从移民特征来看,以政府主导性的回族垦荒移民为主。清末新疆各区域的回族在其经济特征上呈现明显差异:镇迪道、伊塔道的回族以耕种为主,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的回族以经商为主。与陕、甘等地的回族相比,清末新疆的回族人口在空间分布及经济特征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新疆地方志》2013,(2):56-58,64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新疆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同全国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迁居新疆的回民大多聚居在清政府兴办屯垦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新疆农业生产的一支主力军.他们在新疆近现代社会历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近现代新疆社会的发展、政权的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斯兰教著名经师──马良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良骏是近现代西北著名的回族学者,也是中国回族历史文化界及伊斯兰教文化界品位极高的大师。他在新疆近半个世纪的宗教生涯中,爱国爱教,处处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大业,与新疆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促进新疆和平解放,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新组回族文化教育事业和伊斯兰教文化研究,卓有成效,受到各族人民的赞誉和爱戴。马良骏阿句子1957年7月14日归真(去世),他离开我们已近四十年了,但是,他的英名业绩,却随着历史的年轮,载入史册,流芳百世,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去追思,去奋进.(-)马良骏,字善堂,经名穆罕绿…  相似文献   

18.
张爱斌 《江淮文史》2003,(4):158-163
爱国爱乡,勤于笔耕,胆识过人,一心一意为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号,这是年逾古稀的旅台回族人民团体常务理事、台湾祖国统一人民战线辅导长、台湾社会主义研究室研究员李诗亮先生给人的最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9.
象任何一场革命给文化带来的深刻变化一样,1944年9月,随着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响起的反对国民党在新疆统治的隆隆炮火声,新疆三区的文化艺术也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其后伴随着革命的进程,文化汇入了民主运动的洪流,在历时五年的革命风云中,不仅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亦锻炼造就了一代杰出的民族文艺工作者,谱写了新疆新文艺发展的绚丽篇章。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位于抗战大后方的新疆的社会生活和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步步进退的严峻局面,大片国主相继沦陷,全国人民同仇敌汽。动荡纷…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的新疆正值多事之秋,伊犁武装起义的成功震撼全省。新疆巡抚袁大化因省军军力不敷使用,饬令杨增新招练回军马队五营。杨增新却借机网罗了一批回族豪杰之士,将回军马队打造成近似于私家军队,并在回队和穆斯林政治集团的鼎力支持下,使用灵活的政治手腕,最终夺取新疆都督的宝座,由此拉开了杨增新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