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应是春秋晚期齐国邿邑大夫邿公典之女姜首的墓葬。姜首由于"被出",死后葬在母家。长清仙人台之邿并非灭于鲁之邿,在判断仙人台墓地五号墓的下葬年代时,当排除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鲁灭邿国之事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画像砖墓共有两处。1982年清理发掘的平安县东村画像砖墓断代为东汉时期,下限可至魏晋时期,《青海古城考辨》的作者李智信就持有这种观点。平安县东村画像砖墓为砖室结构,墓壁部分饰有带浮雕的画像砖,计有饮宴、仙人、甲骑、神鸟、力士等六种类型,主要表现墓主人生前宴乐、出行或死后成仙等内容。平安东村画像砖墓是青海境内发现的第一座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潘家庄秦墓地墓葬的分析,依据随葬品的差异把墓葬分为四类,并对这四类墓葬在墓葬形制、墓葬方向、葬式、陶文、随葬器物的类别和组合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不同类别墓葬的墓主人之间有社会阶层或身份地位的差异,同时也暗示着潘家庄秦墓地的死者生前可能是属于不同人群或不同文化系统。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社会形态,属于同一个地缘组织,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地缘政治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泗涧沟村西汉晚期墓葬出土的"百花灯"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宇宙山——昆仑山的浓缩,它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追求的"长生"和"成仙"的意识形态,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钱丹 《文史春秋》2010,(2):48-54
南宋奸臣秦桧,为官贪酷,生前曾巧取豪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古董珍玩。这些巨额财富,在他死后究竟藏于何处?在秦桧本人的墓葬里?还是在秦桧后人的墓葬里?秦桧本人的确切葬身地又位于何方?这么多年来,考古界里众说纷纭。读者不妨随着本文一起探究秦桧及其家族墓葬藏宝之谜。  相似文献   

6.
张燕 《神州》2014,(10):66-69
<正>时下,有一种说法,说死人与活人在争地皮,人实在是死不起了。死后没地儿埋,买块墓地与买一座房子一样贵,甚至更贵。为此,全国各地,墓地天价频频逼近人们的生活。天价墓地里的"活人墓"这是一辆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出发的轿车,车内两位女乘客要去的地方叫德陵公墓,在昌平区十三陵镇德陵村。她们是去看墓地的,而组织者就是德陵公墓的  相似文献   

7.
在有关秦始皇研究的文章中,学者们大多注意探讨其政治、军事思想与文化政策,而忽略其宗教思想。秦始皇具有什么样的宗教思想,其宗教思想有何特点,对后世有何影响?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秦始皇宗教思想的内容从现有材料来看,秦始皇宗教思想的内容主要由对祖先神的崇拜,对山川诸神的祭扫、对天神的崇拜、对仙人的崇拜及其成仙实践。对地下世界观的发展这五个部分构成。兹分论如下:一、对祖先神的崇拜秦始皇对祖先神的崇拜约自其亲政始。(史记·秦始皇本纪卜“(九年)四月,上宿雍,已酉,王冠,带剑”,说的就是秦始皇在宗庙…  相似文献   

8.
老人们常说:“有临安无澂江,有澂江无临安。”这话从何说起呢?要解释清楚,得读读下面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临安城里,有个仁慈的老奶在龙王庙门前卖烧豆腐,有两个仙人,天天都来光顾。两个仙人带来两个仙桃送给老奶,要老奶吃了后度她成仙。老奶随手把仙桃放在灶头上,被养着的一头老母猪偷吃了。这时,两个仙人急忙赶来告诉老奶: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传统上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 ,襄阳地方在过去也不例外 ,所谓生养死葬是为人子之道 ,尤其是对父母死后的丧葬 ,有一套冗繁庞杂的礼俗 ,以显示子女们的孝行。过去常说 :“慎终须尽三年礼” ,守孝三年 ,就是指的在老人死后 ,儿孙们必须竭心尽意地做到守三年孝道的大礼。过去襄阳对死了人办丧事 ,不叫丧事 ,叫白喜事 ;婚嫁叫红喜事 ,那时婚丧礼仪通称红白喜事。所以对老人的死 ,就叫“跨鹤西游”、“归天”、“仙游”等 ,认为人死后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去成佛成仙 ,与一个人的婚娶一样 ,是人生一桩心不可少、必须经过的路程 ,因此…  相似文献   

10.
知文明     
《大众考古》2022,(3):92-93
<正>殷墟骨笄的种类、源流与功能殷墟出土骨笄数量及种类较多,兼具实用与象征功能。骨笄仅出现在少数贵族墓葬中,且大多为女性墓葬,或可说明殷墟常见的丧葬习俗为死后不束发,随葬骨笄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居址中大量出土骨笄则说明商人对此类器物的偏爱,  相似文献   

11.
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玉器的神秘作用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的发展之后达到了巅峰。汉玉的一大特色是走向极端迷信化的葬玉,而这也是玉器神秘化在汉代达到巅峰的标志。这之后的玉器,佩玉逐渐融入了现实生活,葬玉逐渐消失,进入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阶段——世俗化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汉代是葬玉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2.
敦煌佛爷庙湾墓伯牙弹琴画像之渊源与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墓葬图像系统中,同一题材的图像反复地出现,构成了一种社会习俗,其背后当蕴涵着能为当时人所普遍认可的观念,该观念决定了此图像在墓葬中应出现的位置以及与之相配置的图像系统,是图像进入墓葬的内在依据和动力。本文以敦煌佛爷庙湾出土的伯牙弹琴画像为例,依据文献记载、铜镜铭文和图像自身的逻辑,着重考察了佛爷庙湾伯牙弹琴画像的渊源及其背后所蕴涵的观念,即图像的含义。作者指出,敦煌佛爷庙湾伯牙弹琴画像与四川、湖北及浙江等地区的图像联系紧密,认为该画像实际上起着调和阴阳的作用,暗示着升仙的必要条件,是升仙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倩影  王煜 《四川文物》2020,(2):43-50,105,F0003
成都及周边地区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有一种明显为仙山造型的陶质插座,倾向于为摇钱树的树座。其整体的三山、平台、洞穴造型及其上较为丰富的人物、羽人、伏羲、女娲、西王母形象应是当时观念中以昆仑、西王母为中心的神仙信仰的表现。将其制作为专门的丧葬用品,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丧葬文化中的神仙信仰成分和超越死亡的升仙愿望,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证了西南地区流行的摇钱树的主要内涵应与升仙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旨在了解贾湖单人墓随葬品数量与墓主人性别、年龄以及墓葬分期之间的关系。根据墓葬样本的实际情况,本工作使用t-检验、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贾湖墓葬随葬品总量与性别无关,但与墓主人的死亡年龄有关,壮年随葬品较丰富。同时,随葬品数量受到性别和死亡年龄的交互影响比较显著,女性少年儿童的随葬品数量最多,男性壮年的随葬品次之。从随葬品的种类上看,除少年儿童组最多外,女性壮年墓葬占有石制品最多;男性壮年墓葬占有骨、牙制品最多。本工作还发现陶器和骨、牙制品的数量在不同时期存在着较显著变化,第二期时骨、牙制品和陶制品的数量较多。本工作认为,女孩随葬品数量较多的情况可能与母系氏族社会重女习俗有关,不同性别的壮年侧重随葬不同质地的物品则可能暗示着贾湖先民们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工,陶和骨、牙制品在第二期时比较丰富的现象可能与这一时期渔猎采集活动较活跃有关。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中叶,汉学兴盛,汉学家每以"实事求是"标榜其治学鹄的."实事求是"与乾嘉汉学的相关度,是理解汉学家学术思想的关节问题.道成同光之际,学风丕变,汉学式微,今文经学复兴,在乾嘉学界激荡的"实事求是"学风也随之陷于沉寂.今文学家对"实事求是"的新诠释中又透露出别样的学术讯息.考察"实事求是"学风在清代学界的复兴与沉寂,梳理其中所折射出的时代学术意义,有助于深入地认识清代学术.  相似文献   

16.
汉魏墓葬中出土的壶形器包括钫和锺均象征着汉代的方仙世界,即所谓的东海三山;魏晋时期出现的魂瓶乃是归墟五山的象征。壶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象征,仅仅是用以表述汉代庞大的方仙思想体系的代表器物之一。汉魏时期的方仙世界是继承先前萨满教宇宙观而形成的,而壶所具有的方仙象征的形成,则标志着古代中国具有自身特征墓葬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秦博 《四川文物》2020,(2):23-35
黄河中下游地区40余处遗址的400多座二层台墓资料显示,生土二层台墓的数量在仰韶中晚期以前较熟土台墓多,龙山时代式微。该变化的背后是棺椁的逐渐成熟,生土台墓中小部分带有盖板或原始棺椁,同时熟土台并非判断墓葬带有棺椁的充要条件。通过生土台高度和墓葬深度的二元变量分析,墓葬开挖时预留生土台并未考虑稳固墓室,而应该与构建殓尸空间(或椁室)、进行一系列丧葬活动有关,在台面上放置随葬品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二层台墓的分布具有集中埋葬的倾向,采用二层台墓的群体并无明显的性别和死亡年龄指向,从仰韶中期以来,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占据着更为优越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8.
韩凭故事考     
姜生 《安徽史学》2015,(6):49-55
文章通过对韩凭故事原本形态的考证表明,故事的核心应是颂扬韩凭夫妇以生命复贞信,此世不可处,乃相踵讬死赴太阴,终成尸解仙。贞信守节、重义轻死,是汉代死后尸解成仙的标准。汉代画像石和铜镜等出土金石资料,说明韩凭夫妇的夫信妇贞、至死不渝品格所造就的爱情故事在汉代广为流传,并引起强烈共鸣。韩凭夫妇殉情而死及死后化作梓树、鸳鸯之说,实际上是汉晋时期盛行的以墓室为"炼形之宫"、经历"太阴炼形"、最终变形而仙的尸解信仰的一种仙话表达。图其形于古圣贤、忠孝、节义、贞烈、英雄之伦,意在示其同臻仙域,藉以讴歌春秋大义。应在汉墓画像的系统配置和更为宽广的汉代思想和信仰背景中去寻求对汉画中韩凭夫妇故事的合理认知。  相似文献   

19.
郭明 《华夏考古》2011,(1):79-86
本文通过对大南沟遗址随葬品特征等各种墓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大南沟遗址的社会结构及相关问题.分析表明,大南沟遗址墓葬群代表了一个高度复杂化的社会,其中不但出现了基于性别的分工和等级分化的萌芽,并且出现了相当复杂的的社会集团和多层级的社会组织.生活在大南沟遗址的人群属于一个有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和复杂社会组织的人们共...  相似文献   

20.
A small 2nd century AD necropolis was discovered at site N°16–28 Tuileries Street, in the 9th district of Lyon. This funerary ensemble included two secondary funerary structures, one containing cremation residues and the other an ossuary. Together, the structures have spatial, stratigraphic and anthropological particularities, which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ve chronology of certain funerary gestures applied to a single individual. Here, we insist on the necessity of detailed anthropological analyses, which allowed us to reestimate the min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 re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postulat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nerary gestur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